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详解道路交通纠纷。

内容简介

本书紧扣需要,用丰富案例和疑难解答,帮读者轻松掌握纠纷,解决法律知识;文本标准,所收录的文件皆为国家颁布的法律、行政法规等正式文件,并标明公布文号及实施日期;内容实用,由专业人士精心编辑,通过图表、应用脚注等方式为纠纷解决提供全方位信息;快捷有效,实用附录和图书内容完美搭配,有效避免读者在解决纠纷过程中走弯路。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辑说明
  •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流程图
  •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流程图(一般程序办理案件)
  • 一 综合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 第一章 总  则
  • 第二章 车辆和驾驶人
  • 第三章 道路通行条件
  • 第四章 道路通行规定
  • 第五章 交通事故处理
  • 第六章 执法监督
  • 第七章 法律责任
  • 第八章 附  则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 第一章 总  则
  • 第二章 车辆和驾驶人
  • 第三章 道路通行条件
  • 第四章 道路通行规定
  • 第五章 交通事故处理
  • 第六章 执法监督
  • 第七章 法律责任
  • 第八章 附  则
  • 机动车登记规定
  • 第一章 总  则
  • 第二章 登  记
  • 第三章 其他规定
  • 第四章 法律责任
  • 第五章 附  则
  •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
  • 第一章 总  则
  • 第二章 机动车驾驶证申请
  • 第三章 机动车驾驶人考试
  • 第四章 发证、换证、补证
  • 第五章 机动车驾驶人管理
  • 第六章 法律责任
  • 第七章 附  则
  •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
  • 第一章 总  则
  • 第二章 经营许可
  • 第三章 教练员管理
  • 第四章 经营管理
  • 第五章 监督检查
  • 第六章 法律责任
  • 第七章 附  则
  • 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
  • 典型案例
  • 1.覃某甲等诉广西某某运输有限公司等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
  • 2.殷某甲等诉柴某甲、柴某乙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
  • 疑难问题
  • 1.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应当如何处置?
  • 2.依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相关规定,交通事故按照什么流程处理?
  • 3.在哪些情况下,当事人应当立即报警,而不能自行协商处理交通事故?
  • 4.机动车单方面原因发生交通事故,造成道路等设施损毁的,可否不报警而驶离?
  • 5.好意同乘引发交通事故构成侵权的责任承担?
  • 6.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怎么办?
  • 二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
  •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
  • 第一章 总  则
  • 第二章 管  辖
  • 第三章 调查取证
  • 第四章 行政强制措施适用
  • 第五章 行政处罚
  • 第六章 执法监督
  • 第七章 其他规定
  • 第八章 附  则
  • 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 第一章 总  则
  • 第二章 行政处罚的管辖
  • 第三章 行政处罚决定
  • 第四章 行政处罚的执行
  • 第五章 附  则
  • 交通行政复议规定
  • 公安部关于下发《交通违法行为代码》的通知
  •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关于增加交通违法行为代码的通知
  • 公安部关于调整部分交通违法行为代码的通知
  • 公安部关于增加交通违法行为代码的通知
  •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关于调整部分交通违法行为代码的通知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通知
  • 交通部运输部关于加强道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源头治理工作的通知
  •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
  • 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车辆违法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通知
  • 公安部关于驾驶和乘坐小型客车必须使用安全带的通告
  •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 19522-2010)
  • 前言
  •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
  • 附录A(规范性附录)人体平衡试验
  • 典型案例
  • 廖宗荣诉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第二支队道路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决定案
  • 疑难问题
  • 1.交通警察违规为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办理登记的,如何处理?
  • 2.非法安装警报器、标志灯具的应当如何处罚?
  • 3.生产、销售拼装的机动车或者生产、销售擅自改装的机动车应当如何处罚?
  • 4.转让拼装或者报废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由谁来赔偿?
  • 5.改变机动车型号、发动机号、车架号或者车辆识别代号的,应当如何处罚?
  • 6.交通警察违规为非法拼(组)装的机动车办理登记的,应如何处理?
  • 7.伪造、编造或者使用伪造、编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驾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应当如何处理?
  • 8.套牌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由谁来赔偿?
  • 9.机动车驾驶人未随车携带驾驶证或行驶证上道路行驶的,应如何处罚?
  • 10.公路客运车辆载客超过核定乘员、货运机动车超过核定载质量时,如何处理?
  • 11.对违法行为处罚的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 三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
  •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 第一章 总  则
  • 第二章 管  辖
  • 第三章 报警和受理
  • 第四章 自行协商和简易程序
  • 第五章 调  查
  • 第六章 认定与复核
  • 第七章 处罚执行
  • 第八章 损害赔偿调解
  • 第九章 涉外道路交通事故处理
  • 第十章 执法监督
  • 第十一章 附  则
  •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
  • 第一章 总  则
  • 第二章 报警的受理与处理
  • 第三章 简易程序
  • 第四章 现场处置
  • 第五章 现场勘查
  • 第六章 调  查
  • 第七章 检验、鉴定
  • 第八章 交通肇事逃逸查缉
  • 第九章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
  • 第十章 复  核
  • 第十一章 处罚执行
  • 第十二章 损害赔偿调解
  • 第十三章 结案和档案管理
  • 第十四章 其他规定
  • 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勘验(GA 41—2005)
  • 1 范  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4 勘验原则和一般要求
  • 5 勘验的具体要求
  • 交通事故勘验照相(GA 50—2005)
  • 1 范围
  • 2 术语和定义
  • 3 要求
  • 4 交通事故照片
  • 5 视频图像贮存
  • 6 入卷归档
  • 公安部、司法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推行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道路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工作的通知
  •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
  • 二、加强工作指导,完善工作制度
  • 三、加强队伍建设,落实工作保障
  • 四、明确适用范围,规范工作程序
  • 五、完善保险理赔制度
  • 六、加强社会宣传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
  • 典型案例
  • 王某某诉郑某甲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案
  • 疑难问题
  • 1.如何正确对待交通事故认定?
  • 2.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具体有怎样的要求?
  • 3.对交警的认定书不服的,还要申请复议吗?
  • 4.交警的事故认定是否等同于法院赔偿责任的划分?
  • 5.交警事故认定书的效力认定?
  • 6.如何区分道路交通事故中的民事责任与交通事故认定书中认定的“责任”?
  • 7.发生交通事故时,未在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当事人应当在十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交通事故证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事实无法查证的,如何处理?
  • 8.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哪些情况下适用推定?
  • 9.在什么情况下,肇事司机构成交通肇事罪?
  • 10.什么是“交通肇事逃逸”?
  • 11.什么是“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
  • 12.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的事实或原因有争议时该如何处理?
  • 13.当事人拒绝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签名如何处理?
  • 常用文书
  • 1.事故认定书的样式
  • 2.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样式
  • 3.当事人自行解决交通事故协议书
  • 四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及损害赔偿
  •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节录)
  • 第一章 一般规定
  • 第二章 责任构成和责任方式
  • 第三章 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
  • 第四章 关于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
  • 第六章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疑难问题
  • 1.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责任分担?
  • 2.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需要明确哪些内容?
  • 3.损害赔偿协议书的具体内容?
  • 4.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受理当事人的调解申请后,应该按照怎样的法定程序对交通事故进行调解?
  • 5.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过程中,一方当事人退出调解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怎么办?
  • 6.当事人之间没有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当事人没有履行的,当事人应当怎样进行救济?
  • 7.交通事故双方当事人自行达成赔偿协议,一方不履行协议,另一方提起诉讼的,应当怎样处理?
  • 8.哪些人应当承担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义务?
  • 9.交通事故人身损害就医治疗的赔偿项目和标准有哪些?
  • 10.无法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时,如何对车上乘客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 11.车辆(负事故主要责任)为避让行人而紧急避险时采取措施不当,造成第三人损失,并撞死行人(负事故次要责任)的,行人是否应对第三人的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 12.交通事故致人伤害后,受害人不配合治疗而死亡的,民事赔偿责任如何承担?
  • 13.后继治疗中的二次手术费在判决中应否予以支持?判决后执行前,受害人死亡的,是否还需执行二次手术费?赔偿后,受害人死亡的,是否应予返还?
  • 14.因交通事故致残或者死亡的受害人的被抚养人是否有权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致害方赔偿?
  • 五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
  •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流程图
  •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 18667-2002)
  • 前言
  •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
  • 附录A(规范性附录)伤残等级划分依据
  • 附录B(资料性附录)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方法
  • 附录C(规范性附录)有关伤残程度的区分
  • 人身损害受伤人员误工损失日评定准则(GA/T 521-2004)
  • 1 范  围
  • 2 总  则
  • 3 术语和定义
  • 4 头部损伤
  • 5 面部损伤
  • 6 颈部损伤
  • 7 胸部损伤
  • 8 腹部损伤
  • 9 脊柱、骨盆部损伤
  • 10 肢体损伤
  • 11 其他损伤
  • 附录A(规范性附录)损伤分级的依据
  • 附录B(规范性附录)使用标准的说明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 一、当事人举证
  • 二、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 三、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
  • 四、质  证
  • 五、证据的审核认定
  • 六、其  他
  • 疑难问题
  • 1.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如何申请?
  • 2.在选择伤残评定机构时,有几种方式?
  • 3.当事人起诉时尚未进行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对其主张的残疾赔偿金请求应当如何处理?
  • 4.不同意伤残鉴定结论的救济方式?
  • 5.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伤残鉴定一定有效吗?
  • 常用文书
  • 1.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书
  • 2.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重新评定书
  • 六 保险理赔
  • 保险理赔流程图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 第一章 总  则
  • 第二章 保险合同
  • 第三章 保险公司
  • 第四章 保险经营规则
  • 第五章 保险代理人和保险经纪人
  • 第六章 保险业监督管理
  • 第七章 法律责任
  • 第八章 附  则
  •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 第一章 总  则
  • 第二章 投  保
  • 第三章 赔  偿
  • 第四章 罚  则
  • 第五章 附  则
  •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
  • 第一章 总  则
  • 第二章 救助基金筹集
  • 第三章 救助基金垫付费用
  • 第四章 救助基金管理
  • 第五章 法律责任
  • 第六章 附  则
  • 中国保监会关于调整交强险责任限额的公告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费率浮动暂行办法》的通知
  •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费率浮动暂行办法
  •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费率浮动告知单
  • 关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调整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费率的批复
  •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费率方案(2008版)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单证和标志管理的通知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关于印发《交强险承保、理赔实务规程》(2009版)和《交强险互碰赔偿处理规则》(2009版)的通知
  • 交强险承保实务规程(2009版)
  •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费率浮动告知单
  • 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通知书
  •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合同解除通知书
  •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合同解除申请书
  •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单证、标志补办申请
  •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合同解除通报书
  •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投保提示书
  • 交强险理赔实务规程(2009版)
  • 机动车交强险互碰赔偿处理规则(2009版)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关于印发《交强险财产损失“互碰自赔”处理办法》的通知
  • 交强险财产损失“互碰自赔”处理办法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交强险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 一、要改进交强险理赔服务方式
  • 二、要加强交强险核算管理
  • 三、要加大交强险成本控制力度
  • 四、要改进交强险信息披露方式
  • 五、要做好新旧交强险切换工作
  • 六、要加强交强险重要环节监管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机动车交强险承保工作管理的通知
  • 公安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实行酒后驾驶与机动车交强险费率联系浮动制度的通知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摩托车交强险有关工作的通知
  • 一、充分认识做好摩托车交强险工作的重要意义
  • 二、切实做好摩托车交强险承保服务工作
  • 三、做好摩托车交强险业务公开
  • 四、加强摩托车交强险业务监管
  • 五、探索完善摩托车交强险费率
  •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交强险承保服务工作的通知
  • 典型案例
  • 陈某某等诉中国某某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南宁中心支公司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案
  • 疑难问题
  • 1.未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点的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会受到何种处罚?
  • 2.什么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它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有什么区别?
  • 3.购买交强险后是否不用再购买商业三责险?
  • 4.机动车上的乘员属于“第三者责任险”中的“第三者”吗?
  • 5.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实施后,应当怎样与保险公司打交道?
  • 6.车辆出险,索赔时需要提供哪些单证?
  • 7.发生事故后第三方不肯赔偿怎么办?
  • 8.驾驶人的无证驾驶行为是否可以免除保险公司在交强险和第三者商业险内的责任?
  • 实用附录
  • 附1 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程序一览表
  • 附2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金额的计算公式
  • 1.医疗费的计算公式
  • 2.误工费的计算公式
  • 3.护理费的计算公式
  • 4.交通费的计算公式
  • 5.住宿费的计算公式
  • 6.住院伙食补助费的计算公式
  • 7.营养费的计算公式
  • 8.残疾赔偿金的计算公式
  • 9.残疾辅助器具费的计算公式
  • 10.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计算公式
  • 11.丧葬费的计算公式
  • 12.死亡赔偿金的计算公式
  • 13.直接财产损失费的计算公式
  • 14.车辆停运损失费的计算公式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法治出版社

中国法治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治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