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破产债权制度比较研究,提出改良建议及完善逻辑体系。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破产债权制度的比较研究,除导言与结语外,共分五章。本书从破产债权的概念界定入手,探寻与论证破产债权的制度价值、立法目标与立法定位,主张我国破产债权制度立法体系与结构的重新定位;以我国破产立法为范本,采取比较分析法对破产债权确认制度与破产债权清偿顺位问题分别进行讨论,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改良建议;通过对破产债权救济模式的探讨与思考,提出建立以民事责任为主,刑事责任为辅的破产债权侵害责任模式,完善我国破产债权制度的逻辑体系。本书为我国破产债权制度立法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与理论依据。

目录

  • 目录
  • 导言
  • 第一章 破产债权的范围与效力
  • 第一节 破产债权的意义
  • 一 破产债权的内涵分析
  • 二 本书关于破产债权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破产债权的范围
  • 一 优先破产债权
  • 二 普通破产债权
  • 三 破产债权的除外情形
  • 第三节 破产债权的效力
  • 一 对债权效力的认识
  • 二 破产债权效力分析
  • 第四节 破产债权的处分
  • 一 破产债权的免除
  • 二 破产债权的让与
  • 三 破产债权的设质
  • 四 破产债权的抵销
  • 第二章 破产债权制度的价值与立法定位
  • 第一节 破产债权制度的价值理念
  • 一 破产债权制度的私法本质
  • 二 破产债权制度的价值理念
  • 三 我国破产债权制度立法价值评判
  • 第二节 破产债权制度的立法目标
  • 一 破产制度变迁对破产债权制度的影响
  • 二 破产制度多元化目标对破产债权制度的冲击
  • 三 破产债权制度立法目标的定位
  • 第三节 破产债权制度立法体系定位
  • 一 破产债权制度编制体例立法比较
  • 二 我国破产债权制度立法体系研究
  • 三 我国破产债权制度立法体系定位
  • 第三章 破产债权确认制度
  • 第一节 破产债权的申报
  • 一 申报期限的立法模式与价值选择
  • 二 逾期未申报债权行为的性质与救济
  • 三 无须申报的债权范围之界定
  • 第二节 破产债权的调查与确认
  • 一 破产债权调查权的归属
  • 二 破产债权确认范围分析
  • 三 破产债权确认异议的处理机制
  • 第三节 破产债权确认制度与我国破产立法
  • 一 破产债权确认制度的立法经验
  • 二 我国破产债权确认制度立法实践与问题
  • 三 新企业破产法与破产债权确认制度的完善
  • 第四章 破产债权清偿顺位
  • 第一节 破产债权清偿顺位立法之比较
  • 一 英美法系国家破产债权清偿之顺位
  • 二 大陆法系国家(地区)破产债权清偿之顺位
  • 三 两大法系破产债权清偿顺位制度比较
  • 第二节 破产法清偿顺位中的优先权
  • 一 破产优先权基本类型及其政策基础
  • 二 侵权行为之债优先权地位探讨
  • 三 破产优先权效力分析
  • 第三节 我国破产立法中的清偿顺位问题研究
  • 一 我国破产债权清偿顺位立法与争论
  • 二 破产立法中劳动债权清偿顺位探讨
  • 三 破产立法中税收债权优先地位反思
  • 第五章 破产债权救济机制
  • 第一节 破产债权侵害的救济模式
  • 一 侵害破产债权的行为与原因分析
  • 二 建立破产债权侵害行为责任模式的必要性
  • 三 破产债权侵害行为责任模式的构建
  • 第二节 企业集团从属公司破产时债权救济的特殊方法
  • 一 企业集团与控制公司对从属公司破产债务的责任
  • 二 国外从属公司破产时债权救济的理论与方法
  • 三 从属公司破产债权特殊救济方法对我国立法之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