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金融危机下,银行破产制度和跨国银行处置成关键。

内容简介

2007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使得金融机构破产与重整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课题。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银行破产制度是国家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保障。而对跨国银行的有效处置则为有效处置银行破产的重要环节,也成为解决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关键。当前国内并没有专门的关于跨国银行破产的专著,而国际上则仅有一本关于跨国银行破产的专著:即《Cross-border bank Insolvency》。该书出版于2011年,所探讨的问题都为当前国际上最前沿的课题,代表了当前国际上研究跨国银行破产的最新成果。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译者简介
  • 《金融与破产法译丛》编委会
  • 目录
  • 1 危机管理背景下的银行破产
  • 简介
  • 最后贷款人制度
  • 存款保险
  • 欧盟的存款保险
  • 政府拯救方案
  • 系统性风险的考量
  • 2 银行破产的定义和银行破产程序的类型
  • 简介
  • 银行破产是什么?
  • 为什么要适用特别法?
  • 银行破产法的目标
  • 程序的类型
  • 相关机构在银行破产制度中的角色
  • 英国《2009年银行法》与特殊处置机制
  • 结论
  • 3 早期干预
  • 简介
  • 早期干预的理论基础
  • 英国的早期干预
  • 欧盟的早期干预
  • 美国的及时纠正措施(PCA)
  • 4 程序的参与者:监督者、监管机构、管理人和法院
  • 主要参与者
  • 银行危机处置的困境
  • 方案与对策
  • 主要参与者:结论
  • 法院
  • 总体思路
  • 国内银行
  • 外国银行
  • 法院:结论
  • 5 破产处置的成本分配:形成激励措施并减少道德风险
  • 简介
  • 金融系统的基石:破产处置机制
  • 谁应当承担损失?
  • 损失分摊阶梯
  • 股东与债权人的法律保护
  • 保护系统性功能和损失分担
  • 跨境领域
  • 结论
  • 6 欧盟的发展
  • 简介
  • 信贷机构重整和清算指令(2001/24/EC)
  • 改革的磋商和建议
  • 7 跨国银行破产适用的国际法原则
  • 简介
  • 原则:普遍性原则、地域性原则和折中主义
  • 原则的实施
  • 结论
  • 8 跨国公司破产的协调:公司破产对跨国银行破产的启示
  • 背景
  • 示范法
  • 理论与政策
  • 公司集团
  • 发展合作的关键因素
  • 与银行业相关的公司经验
  • 结论
  • 9 国际发展
  • 简介
  • 国际性指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巴塞尔跨国银行破产处置组
  •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的跨国破产示范法
  • 结论
  • 10 范围问题:特别法在多大程度上适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大而不倒”的退出路径
  • 简介
  • “大而不倒”的可谴责性
  •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识别
  • 处置
  • 规制与监管
  •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其他处置方法
  • 非银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 设定界限
  • 系统性风险和“大而不倒”问题
  • 结论
  • 11 终结“大而不倒”:金融集团的替代性处置方案
  • 破产规则的重要性
  • 风险业务
  • 终结“大而不倒”的困境:金融集团处置规则
  • 准备与协调的必要性
  • 功能延续,而非公司延续
  • 公司结构改革
  • 政府的运营政策
  • 结论
  • 12 操作问题
  • 简介
  • 关于公司破产的筹划
  • 资金运行:存款与批发
  • 投资公司客户财产
  • 交易对手信贷风险对冲
  •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净额结算
  •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担保抵押
  •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清算与结算
  • 结论
  • 13 银行破产与国家破产
  • 私人债务的国家责任
  • 1931年信用危机
  • 冰岛银行危机
  • 主权债务危机的处置
  • “大而不倒”:银行规模和国家财政
  • 为金融业的隐性担保的财政成本
  • 14 英国银行破产法
  • 监管背景与北岩银行的演变
  • 《银行法》综述
  • SRR的目标及《财政部业务守则》
  • SRR的维稳权力与一般条件
  • SRR的维稳举措之一:私人买家
  • SRR的维稳举措之二:桥银行
  • SRR的维稳举措之三:临时国有化
  • 银行破产
  • 银行管理
  • SRR的保障措施
  • 恢复和处置计划
  • 结论
  • 15 美国银行处置改革
  • 简介
  • “储蓄危机”后的美国处置改革
  • 20世纪90年代改革成果在2008年经济危机的表现
  • 系统性风险与审慎监管的新视角
  • 美国的处置改革
  • 困境机构周而复始的改革
  • 结论
  • 16 雷曼破产的国际教训:跨国的“无主之地”
  • 综述
  • 简介
  • 监管漏洞与早期征兆
  • 结论
  • 附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跨国银行的处置——加强协调的建议框架
  • 内容摘要
  • 简介
  • 第一部分:现状与成本
  • 第二部分:强化协调机制的要素
  • 结论
  • 附件一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关于跨国银行处置的建议
  • 附件二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的跨国公司破产制度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