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33千字
                       字数
                        2017-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详细叙述了张乾二院士的学术成长历程,史料丰富,有很强的学术价值。
内容简介
张乾二,1928年出生于福建惠安,195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8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4年任厦门大学化学系系主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本书属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
目录
- 版权信息
 -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
 -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组织机构
 -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介
 - 总序一
 - 总序二
 - 总序三
 - 序
 - 导言
 - 第一章 从崇武少年到集美学生
 - 崇武古城与“霞田张”
 - “永源居”宗祠
 - 童年与启蒙教育
 - 小学教育
 - 辗转跋涉 求学集美
 - 第二章 就读厦门大学
 - 升学志愿的选择
 - 紧张而充实的大学生活
 - 参加学生爱国运动与兼职中学教员
 - 大学毕业
 - 师从卢嘉锡
 - 言传身教 潜移默化
 - 第三章 走上高校讲台
 - 留校任教 走上讲台
 - 研制X射线衍射仪
 - 海防前线大学的教学
 - 尝试在水溶液中培养晶体
 - 独当一面挑大梁
 - 指导年轻教师讲授“物质结构”
 - 参加“共振论”学术讨论
 - 编写“物质结构”讲义
 - 建立温馨小家庭
 - 第四章 赴长春进修
 - 赴吉林大学听唐敖庆讲“群论”
 - 课程学习与科研并重
 - 科研找到突破口 师生竞相推导公式
 - 集中攻关“配位场理论”
 - 讨论班既出成果又出人才
 - 第五章 历尽劫难志犹坚
 - 厦大的“文化大革命”风暴
 - 大难临头 妻亡子散
 - 为工农兵学员上课
 - 《初等数学》讲义精益求精
 - 业余时间偷搞科研
 - 再次组织家庭
 - 第六章 喜迎改革春风
 - 拨乱反正 冤案获平反
 - 开始招收研究生
 - 赴日美考察
 - “多面体分子轨道”研究
 - 名师带高徒
 - 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 第七章 两重担一肩挑
 - 主持化学系 培养年轻学术带头人
 - 勇担科研重担
 - 兼任中科院物构所所长
 -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 组建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配合国家建设需要成立化工系
 - 键表酉群方法研究
 - 第八章 在物构所大显身手
 - 努力建设结构化学实验室
 - 参加原子簇化合物的科研
 - 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研制
 - 在物构所招研究生
 - 物构所坚持三结合
 - 赴德科学考察
 - 候选中科院院士
 - 第九章 为保护知识产权而战
 - 物构所成立福晶科技公司
 - 为保护知识产权而不懈斗争
 - 担任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
 - 第十章 专攻科研难题
 - 为“211”工程出力
 - 与学生“比赛”搞科研
 - 再谈《共振论》
 - 既抓科研又抓教学
 - 建设重点学科 加强薄弱学科
 - 开展国内、国际学术交流
 - 用对不变式方法简化N!难题
 - 在家中被劫匪刺伤
 - 价键理论新方法获奖
 - 第十一章 新世纪 新挑战
 - 研究“低维纳米体系”
 - 整合福建研究力量 探索国际前沿课题
 - 邀请专家来厦讲学
 - 因材施教 注重人才培养
 - 因公遭遇车祸 大伤元气
 - 海峡两岸学术交流
 - 获福建省科技重大贡献奖
 - 第十二章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 关注学风 呼吁净化社会风气
 - 庆祝从教六十周年
 - 家庭和睦 子女长成
 - 饮水思源 怀念恩师
 - 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
 - 学术传承 新人辈出
 - 结语
 - 附录一 张乾二年表
 - 附录二 张乾二主要论著目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是中国科协直属的出版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以编辑出版各学科不同层次的科普图书、科技专著和科普期刊为主要任务,是中国出版科普图书历史最长 、品种最多、规模大的出版社。旨在向读者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