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37千字
字数
2009-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传媒治理与社会治理关系探讨
内容简介
本书借鉴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的相关知识,着重从传媒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即传媒治理与治理传媒角度,特别是就传媒如何参与社会治理进行了具体探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言 社会风险语境、传媒与社会治理
- 第1章 社会风险语境概说
- 第一节 风险及风险社会
- 第二节 中国社会风险语境
- 第2章 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的可行性
- 第一节 媒介化社会的形成
- 第二节 传媒中介化的契机和动力
- 第3章 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
- 第一节 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的目标
- 一、社会治理的概念
- 二、渐增的社会治理性
- 三、构建弹性社会结构
- 第二节 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的机制
- 一、传媒吸纳
- 二、传媒评论
- 三、传媒动员
- 第三节 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的主要议题
- 一、传媒与民意表达
- 二、传媒与风险共识
- 三、传媒与风险分配正义
- 第四节 一点经验:传媒与重大灾难性事件
- 一、传媒在重大灾难性事件中的行动历史
- 二、震灾中的中西传媒行动比较
- 第五节 一点反思:关于“小产权房”风险报道
- 一、分析的社会背景
- 二、“小产权房”媒介话语分析
- 第4章 传媒与其他社会治理主体
- 第一节 传媒与政府
- 一、传媒与政策风险的控制
- 二、媒介施政:传媒与行政的有限结合
- 第二节 传媒与公众
- 一、传媒与风险启蒙
- 二、传媒与弱势群体:增权理论的观点
- 第三节 传媒与企业
- 一、企业:风险制造主体还是风险治理主体
- 二、传媒促进企业参与社会风险治理
- 第5章 治理传媒
- 第一节 警惕传媒风险
- 一、三重现实下的双重误读
- 二、事件逆向报道的风险后果
- 三、传媒保守主义
- 第二节 重构传媒
- 一、双重实践下的传媒问责管理
- 二、传媒如何有效报道社会风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著作
- 中文期刊
- 外文图书及期刊
- 附录
- 案例一 《焦点网谈》“最牛钉子户”事件讨论
- 案例二 《阳光热线》:河北省烟草专卖局参加河北电台节目录音
- 案例三 《南方周末》:《“绿色”汽车席卷欧洲》
- 案例四 《新京报》专刊:《逝者》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