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一本探讨新中国成立的来龙去脉的著作。

内容简介

1949年新中国宣告成立,成为一个巨大的裂变和重构过程的标志性事件。本书系统梳理了这一历史巨变的来龙去脉,围绕中共建国方略的形成、新中国基本制度和大政方针的酝酿与确立、中共联合各民主党派筹备和召集新政协、老根据地和新解放区民众动员、建立巩固人民政权、推进土地改革、恢复经济和重建社会秩序等相关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研讨。透过书中的论述,可以看到昌经静止的“时间”是如何重新开始的。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编委会
  • 文前辅文
  • 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代序)
  • 第一编 建国蓝图的设计与实现
  • 一 新旧政协之间:中共建国方略的发展轨迹
  • 二 阶级关系变动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
  • 三 新政协筹备期间中共领导地位的确立
  • 四 百川归海:在港民主人士北上参加新政协
  • 五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以内蒙古为中心
  • 六 新中国外交的奠基与开局
  • 第二编 民众动员和新区域的占领
  • 七 解放全中国的伟大战略进军
  • 八 内战中的民众支前:以冀鲁豫区为例
  • 九 上海解放前夕国共两党对护工队的争夺
  • 十 人民解放军对新占城市的军事管制
  • 十一 中共的首次都市体验:北平接管
  • 十二 贵州新区:从军事占领、政治占领到社会占领
  • 十三 重现海晏河清:华东地区的剿匪斗争
  • 十四 特殊战线上的华润公司和华润人
  • 第三编 土地改革与农业合作化
  • 十五 老区土改:黑土地上的暴风骤雨
  • 十六 建国前后的“农业社会主义”风波
  • 十七 走合作之路:山东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
  • 十八 无锡农村土改的政策背景与实践效果
  • 十九 农村互助组:组织起来与互助两利
  • 第四编 社会秩序的恢复重建
  • 二十 努力建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秩序
  • 二十一 工作重心转移后的城市工作及其经验
  • 二十二 山东老区干部南下的组织调配与派遣
  • 二十三 新社会的劳资关系与工会角色定位
  • 二十四 北京建政过程中基层政权体系的形成
  • 二十五 会门末日:北京市取缔一贯道斗争的经过
  • 二十六 山东解放区教育的恢复与整合
  • 二十七 从《大公报·青年群》看上海青年的思想转变
  • 卷尾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