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用纪实文学的手法记录了1926年10月、1927年2月和3月,为配合北伐军攻占上海,上海工人先后进行了三次武装起义的历史事件。

内容简介

本书是红色起点丛书中的一本。本书正文共13章,另附后记和3个附录。作者参考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相关研究资料,从赵世炎、李伯钊、周恩来、罗亦农、黄金荣、蒋介石、车夫阿四等当时各个阶层的参与者的角度,展开了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五卅运动一周年
  • 第二章 北伐军进驻汉阳
  • 第三章 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
  • 第四章 1926年的冬天
  • 第五章 准备二次起义
  • 第六章 第二次工人武装起义
  • 第七章 重整旗鼓
  • 第八章 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
  • 第九章 大战之后
  • 第十章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 第十一章 腥风血雨
  • 第十二章 前赴后继
  • 附录1: 关于本部作品参考目录
  • 附录2: 周恩来同志在上海接见参加三次武装起义的老工人和部分劳动模范时的讲话
  • 附录3: 上海总工会总同盟罢工文献
  • 大事记
  • 后记: 不可忘却的纪念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小事件中的惊心动魄

    20 世纪 20 年代的上海,支撑起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可是这时候的上海,是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上海,并不是中国人民的上海。当时的上海租界区,在列强的企业欺凌压迫中,“上海总工会” 借着这股反压迫的工潮迅速成立,在共产党的指挥组织下,著名的 “五卅反帝爱国运动” 就此展开。随后蒋介石发动了从南向北的北伐战争,在共产党的配合策画与工农民众的支援下,不断取得胜利,对帝国主义和反动的军阀统治给予了极大打击。同时,北伐的胜利又更进一步地推动了各地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当北伐军准备攻打上海,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 1926 年 10 月到 1927 年 3 月期间,先后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特别是第三次武装起义的成功,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同北伐军实行里应外合,很快就消灭了驻守在上海的军阀部队,推翻了上海的军阀统治。作者君天善于在海量资料中提取出重要的细微末节,辅以适当的虚构人物贯穿其中,为我们描述了清末民初这段大动荡时代中的上海,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历史小节点,如何掀起人民运动的大波浪。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