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介绍模具设计软件应用,实用教学案例,适合专业技术人员及各类学校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分别涉及到Moldflow、UG及AutoCAD等模具专业设计软件,书中全面介绍了模具模流分析、模具分模、模具零部件设计、模具系统、机构设计,模具数控加工及模具结构图和装配图设计等多方面的知识。本书从教学与自学的易用性、实用性出发,基于多个模具设计软件进行实战应用讲解,对模具设计全流程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讲解,并配以大量的实战案例加深理解与练习。本书适合即将从事材料成型、机械设计、模具设计、数控加工等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想快速提高CAE、CAD和CAM软件应用的爱好者参考阅读,同时还可作为本科、大中专和相关培训学校的机械CAD制图、材料成型及模具数控专业的软件培训教材。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前言
  • 目录
  • 01 Moldflow 2018模流分析基础
  • 1.1 Moldflow 2018软件简介
  • 1.1.1 Moldflow Adviser(MPA)
  • 1.1.2 Moldflow Insight(MPI)
  • 1.1.3 Moldflow Synergy 2018用户界面
  • 1.1.4 功能区命令
  • 1.2 Moldflow 2018基本操作
  • 1.2.1 工程文件管理
  • 1.2.2 导入和导出
  • 1.2.3 视图的操控
  • 1.2.4 模型查看
  • 1.3 Moldflow建模与分析流程
  • 1.3.1 创建工程项目
  • 1.3.2 导入或新建CAD模型
  • 1.3.3 生成网格及网格诊断
  • 1.3.4 选择分析类型
  • 1.3.5 选择成型材料
  • 1.3.6 设置工艺参数
  • 1.3.7 设置注射(进料口)位置
  • 1.3.8 构建浇注系统
  • 1.3.9 构建冷却回路
  • 1.3.10 运行分析
  • 1.3.11 结果分析
  • 1.4 制作分析报告
  • 1.4.1 方案选择
  • 1.4.2 数据选择
  • 1.4.3 报告布置
  • 02 变形控制模流分析案例
  • 2.1 模流分析项目介绍
  • 2.2 前期准备与分析
  • 2.2.1 前期准备
  • 2.2.2 最佳浇口位置分析
  • 2.2.3 创建一模两腔平衡布局
  • 2.2.4 浇注系统设计
  • 2.2.5 冷却系统设计
  • 2.3 初步分析
  • 2.3.1 工艺设置与分析过程
  • 2.3.2 分析结果解读
  • 2.4 优化分析
  • 2.4.1 成型窗口分析
  • 2.4.2 二次“冷却+填充+保压+翘曲”分析
  • 03 时序控制模流分析案例
  • 3.1 模流分析项目介绍
  • 3.1.1 设计要求
  • 3.1.2 关于大型产品的模流分析问题
  • 3.2 前期准备与分析
  • 3.2.1 前期准备
  • 3.2.2 最佳浇口位置分析
  • 3.3 初步分析(普通热流道系统)
  • 3.3.1 浇注系统设计
  • 3.3.2 工艺设置
  • 3.3.3 分析结果解读
  • 3.4 改针阀式热流道系统后的首次分析
  • 3.4.1 针阀式热流道系统设计
  • 3.4.2 分析结果解读
  • 3.5 优化设计(熔接线位置)
  • 3.5.1 改变热流道直径
  • 3.5.2 分析结果解读
  • 04 重叠注塑成型模流分析案例
  • 4.1 二次成型工艺概述
  • 4.1.1 重叠注塑成型(双色成型)
  • 4.1.2 双组份注塑成型(嵌入成型)
  • 4.1.3 共注塑成型(夹芯注塑成型)
  • 4.2 设计任务介绍——重叠注塑成型
  • 4.3 前期准备与分析
  • 4.3.1 前期准备
  • 4.3.2 最佳浇口位置分析
  • 4.4 初步分析
  • 4.4.1 分析结果解读
  • 4.4.2 双色产品注塑问题的解决方法
  • 4.5 优化分析
  • 4.5.1 重设材料、浇口及工艺设置
  • 4.5.2 分析结果解读
  • 05 UG手动分模案例
  • 5.1 熟悉UG NX 12.0工作界面
  • 5.2 图层的应用
  • 5.3 模具设计辅助工具
  • 5.3.1 实体造型工具
  • 5.3.2 特征操作工具
  • 5.3.3 曲面造型工具
  • 5.3.4 移动对象
  • 5.4 综合实战——产品分型面设计
  • 06 UG模具分型设计
  • 6.1 认识分型面
  • 6.1.1 分型面类型与形状
  • 6.1.2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 6.2 MoldWizard分型面设计工具
  • 6.2.1 【定义区域】工具
  • 6.2.2 【设计分型面】工具
  • 6.3 分型面的检查
  • 6.4 UG NX 12.0的分型面设计方法
  • 6.4.1 在建模环境下利用建模命令设计分型面
  • 6.4.2 在MW环境下利用自动分型工具+建模命令设计分型面
  • 6.4.3 在建模环境下利用手动+自动分型设计分型面
  • 6.4.4 在MW环境下利用自动分型工具设计分型面
  • 6.5 分型面设计注意事项
  • 07 UG模具零部件设计
  • 7.1 整体式成型零部件设计
  • 7.2 组合式成型零部件设计
  • 7.3 综合实战——塑料垃圾桶成型零件设计
  • 7.3.1 分割出型腔零件和型芯零件
  • 7.3.2 设计型芯零件中的子镶块
  • 7.3.3 将加强筋槽从型芯中拆分出来
  • 7.3.4 创建型芯及模板上的其他特征
  • 7.3.5 型腔侧镶块设计
  • 08 UG系统与机构设计
  • 8.1 HB_MOULD模架设计
  • 8.2 HB_MOULD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
  • 8.3 MW浇注系统设计
  • 8.4 MW冷却系统设计
  • 8.5 MW顶出系统设计
  • 09 UG模具数控加工案例
  • 9.1 数控加工基本知识
  • 9.1.1 计算机数控的概念与发展
  • 9.1.2 数控机床的组成与结构
  • 9.1.3 数控加工特点
  • 9.1.4 数控加工原理
  • 9.2 面铣削
  • 9.2.1 面铣削加工类型
  • 9.2.2 面铣削加工几何体
  • 9.2.3 刀具和刀轴
  • 9.3 平面铣削
  • 9.3.1 平面铣削操作类型
  • 9.3.2 平面铣削加工
  • 9.3.3 平面铣削切削层
  • 9.4 轮廓铣削
  • 9.4.1 轮廓铣削类型
  • 9.4.2 型腔铣
  • 9.4.3 深度铣
  • 9.5 固定轴曲面轮廓铣
  • 9.5.1 固定轴铣类型
  • 9.5.2 固定轴铣加工工序
  • 9.6 可变轴曲面轮廓铣(多轴铣)
  • 9.6.1 多轴铣加工类型
  • 9.6.2 刀具轴矢量控制方式
  • 9.6.3 多轴机床
  • 9.6.4 多轴加工的特点
  • 9.7 综合实战——凸模零件加工
  • 9.7.1 数控编程工艺分析
  • 9.7.2 粗加工
  • 9.7.3 半精加工
  • 9.7.4 精加工
  • 10 AutoCAD模具制图案例
  • 10.1 LTools 2010简介
  • 10.1.1 LTools 2010系统集成面板
  • 10.1.2 LTools 2010选项卡
  • 10.2 制作涂料片模具结构图
  • 10.2.1 设计思路分析
  • 10.2.2 产品缩水设置
  • 10.3 调用标准模架
  • 10.4 模具总装配图设计
  • 封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