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介绍西方文学演进及其相关代表人物、作品的汇编作品。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文艺观为指导,结合习近平社会主义新时期文艺观,融会中西,面向未来,采用历时时间线索为经、共时时间线索为纬的结构体系,按照西方文学发展的主要历史时期进行整体结构建构,突出每一历史时期的经典作家作品,形成点线结合的有机结构体系。

本书编写以西方历史发展的分期和重要时间节点为参照,选取西方文学发展的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等重要历史阶段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学经典为主要内容体系,详细分析阐释文学经典的内在文化诗学价值,强调“世界文学”的整体文学史观,注重文学文化史的描述方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文学
  • 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的原欲文化
  • 第二节 荷马史诗
  • 第三节 古希腊悲剧
  • 第二章 中世纪欧洲文学
  • 第一节 中世纪的宗教与世俗文化
  • 第二节 但丁的《神曲》
  •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学
  • 第一节 人文主义思想与“人”的解放
  • 第二节 拉伯雷的《巨人传》
  • 第三节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 第四节 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
  • 第四章 18世纪欧洲启蒙文学
  • 第一节 启蒙理性与资产阶级人文理想
  • 第二节 卢梭的《新爱洛伊丝》
  • 第三节 歌德的《浮士德》
  • 第五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 第一节 浪漫主义是文学中的自由主义
  • 第二节 拜伦的《唐璜》
  • 第三节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 第六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 第一节 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再现生活
  • 第二节 巴尔扎克的《高老头》
  • 第三节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
  • 第四节 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
  • 第五节 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 第六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
  • 第七节 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 第八节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
  • 第九节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 第七章 19世纪自然主义、前期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文学
  • 第一节 为本能而艺术还是为艺术而艺术
  • 第二节 波德莱尔的《恶之花》
  • 第八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 第一节 异化的世界与人的存在价值的新探索
  • 第二节 托·斯·艾略特的《荒原》
  • 第三节 卡夫卡的《城堡》
  • 第四节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
  • 第五节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 第六节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 第七节 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
  • 第九章 20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
  • 第一节 碎片的拼接与人的本质的再审视
  • 第二节 加缪的《鼠疫》
  • 第三节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 第四节 凯鲁亚克的《在路上》
  • 第十章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 第一节 复杂多元的现实镜像的艺术呈现
  • 第二节 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
  • 第三节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 第四节 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
  • 第五节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 第十一章 新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的发展
  • 第一节 多元共生的西方文学发展新趋势
  • 第二节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盲刺客》
  • 第三节 菲利普·罗斯的《垂死的肉身》
  • 第四节 托妮·莫里森的《恩惠》
  • 第五节 米兰·昆德拉的《庆祝无意义》
  • 第六节 石黑一雄的《被掩埋的巨人》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