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用户推荐指数
历史
类型
8.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9千字
字数
2025-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百年激流,给我们当代中国人的启示。
内容简介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没有五四,谈何革命?中国革命的许多秘密,都可以从晚清激进知识人那里,找到最初的基因。
纵观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可以看到有两条脉络、三次世代更替和四个内部分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时代更替和内部分化,反映了其内在的精神世界的深度和广度,也折射出近代中国历史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从精神世界考察知识分子的“前与后”
-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三次世代更替
- 从晚清到民国知识分子的四次分化
- 第一章 晚清官僚士大夫的自改革
- 从理到势:经世致用的出现
- 洋务VS.清流:讲利害还是讲是非
- 边缘人:口岸知识分子
- “制”的变革,究竟是体还是用?
- 第二章 晚清的文人士大夫
- 文人士大夫以及精神世界
- 两代士大夫的比较
- 保中国,不保大清
- 道不同,不相为谋
- 争夺变法的领导权
- 保国、保种、保教
- 戊戌维新是失败还是成功?
- 第三章 晚清一代激进知识分子
- 从体制中分离出来的新游士
- 走上革命道路的外部因素
- 排满复汉的族群民族主义
- 无政府的破坏主义
- 虚无主义的志士精神
- 第四章 五四运动中的“旧派中的新派”
- 什么是“旧派中的新派”
- “老新党”与“新青年”所争的,只是一个态度
- 两代知识分子争夺话语权的论战
- “都市青年”与“小镇青年”的不同态度
- 第五章 从怀疑到信仰:“五四”两代知识分子
- 虚无主义的出现
- 四种不同的纵欲与虚无
- 以行动解决虚无
- 运动之后的第二波虚无
- 第六章 从“五四”到“创党”:“五四”的激进知识分子
- 问题与主义论战背后的两种“主义”之争
- 从“态度的同一性”到“主义”的分裂
- 从“柔性的主义”到“刚性的主义”
- 复调的马克思主义,还是一元的列宁主义?
- 第七章 五四后期知识分子的内战
- 出身、场域以及与体制的关系
- 绅士与名士:“文化惯习”的对立
- “语丝派”文人内部的名士与斗士
- 狂飙一代的“新流氓主义”
- 第八章 五四时期“新派中的旧派”
- 留美学生的分化
- “学衡派”的新古典主义情怀
- 理学知识分子VS.文人知识分子
- 行为与观念的相悖
- 第九章 “大革命”和“一二九”两代革命知识分子
- 家庭与少年经历
- 学校、学潮与运动
- 通向革命的四大精神气质
- 信仰与组织
- 致谢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