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38千字
字数
No.36
经济学
2025-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洞察金融监管逻辑,把握市场运行底线。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清华大学开设的《金融监管》研究生基础理论课程的核心内容,重点论述金融监管的理论与实践。作者从外部性、信息问题和代理问题等引发的市场失灵出发,讨论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以及同样是这些因素导致的金融监管失灵,由此阐述了金融监管的经济学原理。
不断爆发的金融危机表明,金融监管既要关注金融机构和市场的健康有效运行,也不能忽略宏观经济稳定。因此,本书除了关注银行、保险、证券、基金、金融基础设施等的审慎性监管及市场行为监管,也深入探讨了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宏观审慎监管以及金融监管体制等宏观层面的问题。
尽管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泛起,但是,金融全球化的基本格局并不会轻易逆转,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机制仍然是维护全球金融稳定的重要基础。本书不仅概述了主要国家的监管制度及其演变,还详细介绍了国际金融组织在各金融领域确立的相关监管原则。
本书虽然聚焦金融监管,但其中探讨的市场失灵和监管失灵,也普遍存在于反垄断、环境保护等政府监管领域。本书希望通过对金融监管的深入剖析,为关注政府监管议题的读者提供新的思考视角,洞察不同政府监管领域内在的共性和基本逻辑。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前言
- 第一章 市场失灵与监管
- 第一节 市场失灵与监管
- 第二节 监管措施
- 第二章 金融市场失灵与金融监管
- 第一节 金融系统及其功能
- 第二节 金融市场失灵
- 第三节 金融监管的目标与机制
- 第三章 金融监管失灵
- 第一节 监管失灵
- 第二节 金融监管失灵
- 第四章 最后贷款人与金融监管
- 第一节 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及其职能演进
- 第二节 市场的最后贷款人
- 第三节 最后贷款人与金融监管
- 第五章 宏观审慎监管
- 第一节 系统性风险的定义与监测
- 第二节 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工具及其实施
- 第三节 宏观审慎监管与其他政策的关系与协调机制
- 第六章 金融监管体制
- 第一节 金融监管的目标与体制
- 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的类型
- 第七章 银行监管(一)
- 第一节 银行的准入监管
- 第二节 资本监管的演变
- 第三节 第一支柱
- 第四节 流动性监管
- 第五节 与宏观审慎监管的结合和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
- 第八章 银行监管(二)
- 第一节 银行的代理问题
- 第二节 第二支柱
- 第三节 第三支柱
- 第四节 银行的公司治理
- 第五节 问题银行的恢复与处置
- 第六节 存款保险制度
- 第九章 保险监管
- 第一节 保险合同及市场行为监管
- 第二节 保险公司监管制度的演变
- 第三节 偿付能力监管
- 第十章 证券市场监管
- 第一节 信息与证券市场监管
- 第二节 证券的定义与证券公开发行的监管
- 第三节 信息披露制度
- 第四节 证券交易所的监管
- 第五节 证券执法
- 第十一章 集合投资计划的监管
- 第一节 集合投资计划及其治理
- 第二节 公募集合投资计划的监管
- 第三节 开放式集合投资计划的流动性管理
- 第四节 对集合投资计划管理人和托管人的监管
- 第十二章 货币及金融基础设施的监管
- 第一节 货币与支付体系
- 第二节 金融基础设施的监管
- 第三节 加密资产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 第十三章 英国金融监管体制及其演变
- 第一节 自律监管为主的体制形成
- 第二节 监管体制向正式监管过渡
- 第三节 2012年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 第十四章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及其演变
- 第一节 银行监管体制的形成与演进
- 第二节 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的监管
- 第三节 保险市场监管
- 第四节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 第五节 对2020年新冠疫情触发的金融市场动荡的应对
- 第十五章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及其演变
-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大一统银行体系
- 第二节 中央银行体制和一体化金融监管体制的建立
- 第三节 金融监管机构的分立和“机构监管”体制的建立
- 第四节 金融监管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
- 参考文献
- 常见金融监管机构名称对照表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