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介绍飞地经济的成因与发展。

内容简介

全书共八章,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介绍飞地经济的成因与发展历程;第二,对飞地园区的典型案例进行分类和总结;第三,从理论和实操两个层面对飞地经济的模式与策略作提炼和升华,为飞地经济体系的构建提供指引;第四,运用新的理论指导实践,提出发展飞地经济的合作决策和操作要点;第五,对飞地园区发展过程中要避免的问题和误区进行归纳并提出建议;第六,对典型案例进行汇编;第七,通过附录对部分地区的要素成本和优惠政策进行对比。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飞地经济的成因与发展
  • 第一节 飞地经济及其相关概念
  • 一 飞地
  • 二 飞地经济
  • 三 飞地园区
  • 四 反向飞地
  • 第二节 飞地经济的一般成因分析
  • 一 飞地经济产生的理论解释
  • 二 飞地经济产生的实践基础
  • 第三节 飞地经济的发展探索
  • 一 世界范围内的飞地经济
  • 二 具有中国特色的飞地经济
  • 第二章飞地园区的分类及典型案例
  • 第一节 飞地园区的分类逻辑及特点
  • 一 从飞出地域维度划分
  • 二 从推动主体维度划分
  • 三 从功能定位维度划分
  • 四 从投入模式维度划分
  • 五 从飞出方向维度划分
  • 六 从特别合作维度划分
  • 第二节 不同飞出地域的飞地园区典型案例
  • 一 国家间飞地园区
  • 二 省际飞地园区
  • 三 省内城市间飞地园区
  • 第三节 不同推动主体的飞地园区典型案例
  • 一 政府引导为主型飞地园区——以深圳与广东省内对口帮扶协作地区共建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为例
  • 二 市场主导型飞地园区——以临港集团上海市域外产业园为例
  • 三 企业园中园型
  • 第四节 不同功能定位的飞地园区典型案例
  • 一 生产制造飞地园区
  • 二 科创研发飞地园区
  • 三 物流贸易飞地园区
  • 第五节 不同投入模式的飞地园区典型案例
  • 一 重资产投入型飞地园区
  • 二 轻资产投入型飞地园区
  • 第六节 不同飞出方向的飞地园区典型案例
  • 第七节 特别合作层面的飞地园区典型案例
  • 一 特别合作区
  • 二 合作共建新区
  • 第三章成功飞地的特征分析与规律探讨
  • 第一节 成功飞地的特征分析
  • 一 坚实基础:地缘相契和区位优越
  • 二 强劲动力:资源互补和互利共赢
  • 三 充足保障:规划先进和机制顺畅
  • 第二节 成功飞地的基础条件
  • 一 地缘相契——合作成功的必要前提
  • 二 区位优越——合作成功的坚实基础
  • 第三节 成功飞地的发展动力
  • 一 通过资源互补实现成本降低
  • 二 通过资源互补实现效率提升
  • 三 通过资源互补实现竞争力增强
  • 第四节 成功飞地的支持保障
  • 一 规划先行——合作成功的科学引领
  • 二 机制顺畅——合作成功的重要保障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飞地园区的模式分析与构建策略
  • 第一节 平衡各方需求,选择合作模式
  • 一 重资产合作模式
  • 二 轻资产合作模式
  • 三 轻重资产结合模式
  • 第二节 因时因地制宜,完善管理模式
  • 一 从政府、企业主导角度划分管理模式
  • 二 从飞入地、飞出地角度划分管理模式
  • 三 深汕特别合作区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及经验借鉴
  • 四 苏州工业园区政企合作型管理模式及经验借鉴
  • 五 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企业主导型管理模式及经验借鉴
  • 六 基于政府、企业角度的管理模式建议
  • 七 基于飞入地、飞出地角度的管理模式建议
  • 第三节 明确分享办法,实现利益共享
  • 一 利益共享模式
  • 二 深汕特别合作区财税分享制度
  • 三 海南省飞地经济财税分享制度
  • 四 京津冀协同发展税收共享机制
  • 第四节 践行法治思维,优化营商环境
  • 一 飞出地主导模式下的营商环境全面对标提升
  • 二 飞出地、飞入地开展营商环境对口帮扶协作
  • 三 飞入地主动对标飞出地优化营商环境
  • 四 提升园区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水平
  • 第五节 坚持深化改革,加强政策保障
  • 一 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
  • 二 省级层面政策支持
  • 三 省以下层面政策支持
  • 第五章飞地园区合作决策及操作要点
  • 第一节 构建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
  • 一 要素条件选取
  • 二 评价标准制定
  • 三 指标体系构建
  • 第二节 联合尽职调查摸底
  • 一 组建调查团队
  • 二 收集资料信息
  • 三 开展实地调查
  • 四 分析数据信息
  • 五 编制调查报告
  • 第三节 双向多部门联合评价
  • 一 飞出地联合评价
  • 二 飞入地联合评价
  • 第四节 多轮多层面谈判磨合
  • 一 组建谈判团队
  • 二 制定谈判策略
  • 三 开展多轮多层面谈判
  • 第五节 政府和平台公司合作协议起草及送审
  • 一 飞地园区合作协议起草要点
  • 二 合作协议送审及签署
  • 第六章飞地园区发展的问题与误区分析
  • 第一节 注重规定落实,缺乏规划引领
  • 一 问题与误区
  • 二 对策建议
  • 第二节 注重生产制造,缺乏生态培育
  • 一 问题与误区及其原因
  • 二 对策建议
  • 第三节 注重硬件打造,缺乏软件配套
  • 一 问题与误区
  • 二 对策建议
  • 第四节 注重专干管理,缺乏专业运营
  • 一 问题与误区
  • 二 对策建议
  • 第五节 注重机遇把握,忽略机制构建
  • 一 问题与误区
  • 二 对策建议
  • 第六节 注重共建投入,缺乏共享落地
  • 一 问题与误区
  • 二 对策建议
  • 第七节 注重延续推进,缺乏持续动力
  • 一 问题与误区
  • 二 对策建议
  • 第八节 敢于跨境投资,疏于环境研究
  • 一 飞地园区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 二 对策建议
  • 第七章飞地园区的运营策略与建议
  • 第一节 园区地块选择的因素与实务操作
  • 一 宏观层面:城市发展能级
  • 二 微观层面:地块发展环境
  • 第二节 园区招商稳商工作机制与策略
  • 一 机制方面
  • 二 常见招商稳商策略
  • 三 招商稳商工作的三组关系
  • 第三节 园区融资环境与渠道
  • 一 融资环境和主体分析
  • 二 投融资模式和渠道分析
  • 三 常见的项目融资模式
  • 四 常见的融资渠道
  • 第四节 园区人才激励与保障策略
  • 一 多措并举、内外联动,解决人才“从哪来”的问题
  • 二 强化激励、全面赋能,解决人才“怎么用”的问题
  • 三 创新政策、夯实保障,解决人才“留得住”的问题
  • 第八章飞地案例选编
  • 第一节 案例1:苏州工业园区
  • 一 基本情况
  • 二 发展历程
  • 三 发展举措
  • 四 建设经验
  • 第二节 案例2:中新广州知识城
  • 一 知识城建设发展情况
  • 二 有关经验及启示
  • 第三节 案例3: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一 基本情况
  • 二 主要经验做法
  • 第四节 案例4:苏州宿迁工业园区
  • 一 建设背景及基本情况
  • 二 发展历程
  • 三 开发管理模式
  • 四 发展成果
  • 五 发展经验
  • 第五节 案例5:华东地区及上海临港集团重点产业园
  • 一 产业园开发运营情况
  • 二 有关经验及启示
  • 第六节 案例6:长三角G60科创走廊
  • 一 发展历程
  • 二 主要经验做法
  • 第七节 案例7: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
  • 一 基本建设运营情况
  • 二 开发管理模式
  • 第八节 案例8:浙江山海协作产业飞地
  • 一 浙江飞地经济发展历程
  • 二 浙江飞地经济发展的四大经验
  • 第九节 案例9:衢州绿海飞地(深圳)产业园
  • 一 背景介绍
  • 二 基本情况
  • 三 新的情况
  • 第十节 案例10: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
  • 一 合作区背景情况
  • 二 “三园一城”开发建设情况
  • 第十一节 案例11: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 一 基本情况
  • 二 发展历程
  • 第十二节 案例12:一家养殖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的科创反向飞地
  • 第十三节 案例13: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
  • 一 基本情况
  • 二 建设进展
  • 第十四节 案例14:深赣港产城一体化合作区
  • 一 规划情况
  • 二 合作模式
  • 三 建设进展
  • 第十五节 案例15:河北保定深圳园
  • 一 基本情况
  • 二 主要经验做法
  • 第十六节 案例16:深圳湾(保定)创新中心
  • 一 保定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二 保定创新中心基本情况
  • 三 保定创新中心招商运营规划
  • 四 保定招商及发展策略
  • 五 保定创新中心运营经验
  • 第十七节 案例17:白鹭湾科技生态园
  • 一 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二 白鹭湾科技生态园项目简介
  • 三 项目招商运营优势
  • 第十八节 案例18:汕尾创新岛(深圳)
  • 一 项目概况
  • 二 主要工作推进情况
  • 三 亮点及成效
  • 第十九节 案例19:江西省赣州市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科创中心
  • 第二十节 案例20:浙赣边际合作(衢饶)示范区
  • 第二十一节 案例21:川渝高竹新区
  • 一 基本情况
  • 二 发展优势
  • 第二十二节 案例22:黄石在武汉、上海、深圳等地布局科创飞地,加快融“圈”入“群”
  • 一 试点先行,武汉突破
  • 二 选城择地,沪深楔入
  • 三 几地“开花”,黄石“结果”
  • 第二十三节 案例23:利和味道(青岛)陇南利和萃取工厂
  • 第二十四节 案例24:泰中罗勇工业园
  • 第二十五节 案例25:中白工业园
  • 一 基本情况
  • 二 区位优势
  • 三 管理架构
  • 第二十六节 案例26: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
  • 附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
  • 附录2江苏南北共建产业园区历程
  • 一 发展历程
  • 二 机制设计
  • 三 发展成果
  • 附录3 广州清远产业园三大典型经验[1]
  • 一 “3+5”广清一体化模式,深化跨区域协调发展
  • 二 建设经济特别合作区,探索共同富裕新战法
  • 三 重点建设广清接合片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困局
  • 附录4革命老区产业支持政策和沿边临港、海南自贸岛、南宁优惠政策及相关对比
  • 一 革命老区产业支持政策
  • 二 沿边临港、海南自贸岛、南宁、赣州税收优惠政策对比
  • 附录5部分省市各类产业转移合作收益分享模式参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