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9千字
字数
2016-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高校管理专业必备的定量分析方法教材,十二章内容详尽,涵盖多个应用领域。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高等院校管理专业编写的运筹学教材,重点介绍一些在解决复杂管理问题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定量分析方法。本书共分十二章,内容包括:绪论,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与灵敏度分析,运输问题,目标规划,整体规划,动态规划,图与网络分析,CPM与PERT,决策论,排队论,库存论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五版前言
- 1绪论
- 1.1 概述
- 1.2 管理决策的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
- 1.3 运筹学的模型
- 1.4 运筹学的工作步骤
- 1.5 运筹学与计算机
- 2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
- 2.1 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
- 2.1.1 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
- 2.1.2 线性规划的图解法
- 2.1.3 线性规划的标准型
- 2.1.4 高斯迭代
- 2.1.5 基可行解
- 2.2 单纯形法
- 2.2.1 最优性的检验
- 2.2.2 无界解与基变换
- 2.2.3 单纯形法计算步骤
- 2.3 单纯形法的进一步探讨
- 2.3.1 人工变量法
- 2.3.2 无穷多最优解的情形
- 2.3.3 算法的有限步终止性
- 2.3.4 单纯形法在计算机上的实现简介
- 2.4 使用计算机软件求解线性规划
- 2.4.1 QM for Windows的使用
- 2.4.2 Microsoft Excel的使用
- 2.5 应用举例
- 2.6 案例
- 引言
- 费用分析
- 行动计划
- 分配模型的开发
- 模型的结果
- 结束语
- 讨论指导
- 3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与灵敏度分析
- 3.1 对偶问题
- 3.1.1 对偶问题的提出
- 3.1.2 建立对偶问题的规则
- 3.1.3 对偶问题的基本性质
- 3.1.4 对偶最优解的经济解释——影子价格
- 3.2 灵敏度分析
- 3.2.1 目标函数系数变化的灵敏度分析
- 3.2.2 右端项变化的灵敏度分析
- 3.2.3 多个参数变化的灵敏度分析
- 3.2.4 其他形式的灵敏度分析
- 3.3 使用计算机求解和分析
- 3.4 案例:系统优化与优化系统
- 4运输问题
- 4.1 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
- 4.2 表上作业法
- 4.2.1 求初始调运方案(初始基可行解)
- 4.2.2 最优性的检验
- 4.2.3 方案的调整
- 4.2.4 求初始方案的另一方法——Vogel逼近法
- 4.3 产销不平衡的运输问题
- 4.4 使用计算机软件求解运输问题
- 4.5 运输模型的应用
- 5目标规划
- 5.1 目标规划的概念和数学模型
- 5.2 目标规划的图解法
- 5.3 目标规划的单纯形法
- 5.4 使用QM软件求解目标规划
- 5.5 应用举例
- 5.6 案例
- 5.6.1 引言
- 5.6.2 一般的过程控制问题及其目标规划模型
- 5.6.3 一个造纸厂的过程控制问题
- 5.6.4 评论
- 6整数规划
- 6.1 整数规划问题的提出
- 6.1.1 整数规划的建模
- 6.1.2 整数规划问题的图解表示
- 6.2 分支定界法
- 6.2.1 分支与定界
- 6.2.2 分支定界的算法
- 6.2.3 软件求解
- 6.3 0-1型整数规划
- 6.3.1 0-1型整数规划问题
- 6.3.2 0-1型整数规划的解法
- 6.3.3 0-1型整数规划的计算机求解
- 6.4 指派问题
- 6.4.1 指派问题的匈牙利法
- 6.4.2 非标准型及转化
- 6.4.3 指派问题的计算机求解
- 7动态规划
- 7.1 多阶段决策问题
- 7.1.1 多阶段决策问题的描述
- 7.1.2 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最短路线问题
- 7.1.3 多阶段决策问题的计算机求解
- 7.2 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
- 7.3 资源分配问题
- 7.4 连续变量的解法
- 8图与网络分析
- 8.1 图的基本概念
- 8.2 树
- 8.2.1 树的基本概念
- 8.2.2 最小支撑树
- 8.2.3 最小支撑树的计算机求解
- 8.3 最短路问题
- 8.3.1 问题的提出
- 8.3.2 最短路算法
- 8.4 网络最大流问题
- 8.4.1 基本概念与基本定理
- 8.4.2 最大流的标号法(Ford-Fulkerson)
- 8.5 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
- 8.5.1 基本概念
- 8.5.2 求解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的对偶法
- 9 CPM与PERT
- 9.1 网络计划
- 9.1.1 网络图
- 9.1.2 网络规则
- 9.1.3 网络时间、关键路线与关键工序
- 9.1.4 CPM的计算机求解
- 9.2 网络计划的优化
- 9.2.1 时间—资源的优化
- 9.2.2 时间—费用的优化
- 9.2.3 CPM在赶工情况下的计算机求解
- 9.2.4 网络计划的线性规划求解方法
- 9.3 PERT
- 9.3.1 PERT的时间估计
- 9.3.2 PERT的计算方法
- 9.3.3 PERT的计算机求解
- 9.4 单代号网络图与搭接网络图
- 9.4.1 单代号网络图
- 9.4.2 搭接网络图
- 9.5 案例
- 10决策论
- 10.1 决策的分类
- 10.2 不确定型决策
- 10.2.1 不确定型决策的准则
- 10.2.2 不确定型决策的计算机求解
- 10.3 风险决策
- 10.4 全情报的价值(EVPI)
- 10.5 效用理论的决策
- 10.5.1 效用理论的基本概念
- 10.5.2 效用曲线的确定
- 10.5.3 效用曲线的拟合
- 10.6 层次分析法(AHP)
- 10.6.1 AHP法的原理
- 10.6.2 层次模型
- 10.6.3 AHP法的决策过程
- 11排队论
- 11.1 基本概念
- 11.1.1 排队系统的组成和特征
- 11.1.2 排队系统的描述符号与分类
- 11.1.3 排队系统的主要数量指标
- 11.2 到达间隔时间的分布和服务时间的分布
- 11.2.1 负指数分布
- 11.2.2 泊松(Poisson)流
- 11.2.3 爱尔朗(Erlang)分布
- 11.3 单服务台负指数分布排队系统的分析
- 11.3.1 标准的M/M/1模型(即M/M/1/∞/∞/FCFS)
- 11.3.2 系统容量有限制的情形(M/M/1/N)
- 11.3.3 顾客源为有限的情形(M/M/1/∞/m)
- 11.4 多服务台负指数分布排队系统的分析
- 11.4.1 标准的M/M/s模型(即M/M/s/∞/∞/FCFS)
- 11.4.2 系统容量有限制的情形(M/M/s/N )
- 11.4.3 顾客源为有限的情形(M/M/s/∞/m )
- 11.5 非负指数分布排队系统简介
- 11.6 排队系统的经济分析与最优化
- 11.6.1 排队系统的费用分析
- 11.6.2 多服务台模型中的最优服务台数
- 11.6.3 单服务台模型中的最优服务率
- 11.7 案例
- 12库存论
- 12.1 库存论的基本概念
- 12.1.1 需求
- 12.1.2 补充(生产或订货)
- 12.1.3 成本或费用
- 12.1.4 存贮策略
- 12.2 确定性存贮模型
- 12.2.1 模型一:ABC模型
- 12.2.2 模型二:不允许缺货,生产时间很短(EOQ)
- 12.2.3 模型三:不允许缺货,生产需一定时间(Economic Production Quantity,缩写为EPQ)
- 12.2.4 模型四:允许缺货(缺货需补足),生产时间很短(EOQ with Backorder)
- 12.2.5 模型五:允许缺货(需补足缺货),生产需一定时间
- 12.2.6 价格折扣模型
- 12.3 随机性存贮模型
- 12.4 啤酒游戏
- 附录
- 部分习题答案或提示
- 第2章
- 第3章
- 第4章
- 第5章
- 第6章
- 第7章
- 第8章
- 第9章
- 第10章
- 第11章
- 第12章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为“侨”而生,因“侨”而兴,砥砺卅五载,春华秋实,书香五洲,声教四海。始立以来,以“侨”为“桥”,厚植文化,秉承推动华文教育、服务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着力华文教材、华侨华人研究、岭南文化研究、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7000余种,《中文》《汉语》等华文教材发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