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重现丝银对流盛景,揭秘大航海时代全球博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关于全球化初期东西方文明在海上交锋与交融的史学力作,再现了16—17世纪中国与西班牙之间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盛况。彼时的西班牙凭借哥伦布与麦哲伦的航海壮举,横渡大西洋,穿越南美洲,进入太平洋,最终抵达菲律宾群岛及中国东南沿海。

此后,无数商人、水手、移民按照季风和洋流的节律,乘坐大帆船,每年定期往返于中国福建和墨西哥阿卡普尔科。他们在中国澳门和菲律宾马尼拉中转,将中国的丝绸、瓷器等珍品运往美洲,再带着美洲的白银回到中国,谱写了“丝银对流”的史诗。跟随他们登船的,还有为西班牙王室服务的传教士、凶悍的海盗,以及崭新的观念、礼仪、知识和技术。

这是一个竞争与合作的动态空间,不同国家和港口城市的利益、移民、文化、信仰在这里遇合;这也是一个交融与互鉴的时代,兼收并蓄的中华文化流布四海,为东亚文化圈的建立夯实了基础。

本书引人入胜地描绘了一幅由欧亚各国的统治者、冒险家和商业移民组成的跨太平洋社区的生动画卷,驳斥了关于亚洲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所扮演角色的陈词滥调,并对当今地缘政治的背景重新进行了历史定位。季风海域的丝银对流铸就了时代开始和变革的标志,也为理解早期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观察视角。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文版序
  • 导言
  • 第一章 郑和与宝船
  • 紫禁城里的长颈鹿
  • 郑和七下西洋
  • 东西洋移民
  • 季风海域的地中海
  • 第二章 远方的岛屿
  • 丰富的丝绸和布料
  • 被征服的征服者
  • 其他岛屿和港口
  • 西潘多岛的海难
  • 两三个世界中心的相遇
  • 从总督区到东印度
  • 对天堂和猫眼的渴望
  • 第三章 一顶王冠下的两个帝国
  • 太阳降落在马尼拉和澳门之间
  • 亚洲的伊比利亚人
  • 没有香料的香料群岛
  • 第四章 中国大帆船
  • 开放海洋
  • 海上城堡
  • 白银之湖与生理人之海
  • 对大帆船贸易的过分依赖
  • 船上的无形资产
  • 第五章 吕宋的华人基督徒和异教徒
  • 在街区和海洋之间
  • 中国生理人
  • 从王城到八连生丝市场
  • 生理人的反抗
  • 第六章 海盗、走私者与海商
  • 其余皆是海盗
  • 没有海盗的50年
  • 从佛兰德到巴达维亚
  • 郑芝龙、郑成功和郑经
  • 第七章 美丽的岛屿
  • 在偏安一隅的台湾岛上
  • 遭遇海难的人与猎首者
  • 热兰遮城的荷兰东印度公司
  • 金包里社人和大鸡笼社人
  • 在台湾岛的16年
  • 第八章 语法学家、传教士与使节
  • 高母羡和隐身的、会讲西班牙语的华人
  • 罗明坚眼中远方的月亮
  • 庞迪我在北京
  • 传教士被关押在广州
  • 《华语官话语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亚洲在全球化早期阶段的主体性地位

    首先解释一下「丝银对流」这个概念。这是一专有名词,特指 16 至 18 世纪,在由西班牙主导的跨太平洋贸易中,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与美洲(主要是墨西哥和秘鲁)的白银之间形成的大规模、持续性的双向交换。这本书摒弃了习见的欧洲中心视角,将叙事重心转向亚洲 —— 特别是中国 —— 在早期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的主动角色。作者欧阳安通过细致梳理 16-17 世纪中国与西班牙之间的复杂交往,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比传统叙事更为丰富的历史图景。本书核心命题是 “丝银对流” 这一历史现象。16-17 世纪,西班牙凭借哥伦布与麦哲伦的航海壮举,横渡大西洋,穿越南美洲,进入太平洋,最终抵达菲律宾群岛及中国东南沿海。此后,无数商人、水手、移民按照季风和洋流的节律,乘坐大帆船,每年定期往返于中国福建和墨西哥阿卡普尔科。而马尼拉也因此成为这个全球贸易网络的十字路口。这座城市汇集了来自中国的丝绸、瓷器,来自美洲的白银,以及来自各方的商人与移民。作者揭示了中国商人如何利用这一网络,将中国的制造业优势与全球市场需求连接起来,形成了早期全球化的雏形。本书颠覆了关于亚洲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所扮演角色的陈词滥调。作者有力地论证了亚洲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贸易、文化、政治博弈的积极参与者。他详细描述了德川家康如何打破葡萄牙人对中日贸易的垄断,促进日本白银在东亚范围内的流通;郑氏家族如何根据具体情况在贸易、走私、海防、反清和海盗活动之间游移,成为海上贸易的重要力量。这些叙述恢复了亚洲在全球化早期阶段的主体性地位,为我们理解那段历史提供了新视角。本书值得每一个对全球史、中外关系史感兴趣的读者仔细阅读。它不仅是历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更是思考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明如何共处的重要参考。这本书也让我们看到,亚洲从来都是全球史的主体而非客体,这一认识对理解当今世界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