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讲述农民与土地、农具之间血肉相连甚至生死与共的故事。

内容简介

几千年来,被农民们世世代代拿在手上的农具,就是他们的手和脚,肩和腿,就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

“太平风物”书名来自《王祯农书》。七百年前,一个叫王祯的人看见一种农具被人使用,看见一派宜人的田园风光,他发出由衷地赞美:“每见摹为图画,咏为歌诗,实古今太平之风物也。”七百年后,李锐的农具系列小说,也是出于一种深深的打动,出于一种对知识和历史的震撼,农村、农民、乡土、农具等千年不变的事物,在现代化、全球化浪潮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书共收录短篇小说十四篇,每篇小说的题目都是一件农具,如镢、锨、锄、镰、斧、扁担等。李锐将千年农业文明史的悲怆与新生陈列在这间纸上的“农具展览馆”里,希冀着将自己的震撼和一言难尽的感慨传达给可能的读者们。这部小说之所以被称为“展览”,是因为它不止需要读,更首先需要看。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农具的教育
  • 《王祯农书》注
  • 袴镰
  • 残摩
  • 青石碨
  • 连耞
  • 樵斧
  • 耕牛
  • 牧笛
  • 桔槔
  • 扁担
  • 铁锹
  • 犁铧
  • 耧车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农民的底色,离不开悲情

    李锐的《太平风物:农具系列小说展览》是一部独特的作品,将农具与小说结合,展现了中国农村的生活与文化。这本书通过十六个短篇故事,每篇以一件农具为核心,讲述了农民与土地、农具之间的深厚情感。书中的农具不仅是工具,更是农民生活的象征。镰刀、锄头、犁等农具在作者笔下有了生命,承载着农民的汗水与希望。通过这些农具,作者描绘了中国农村的历史变迁,展现了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挣扎与坚守。作者的文字简洁有力,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能直击人心。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农民的生活状态、情感波动和命运起伏一一呈现。每一篇故事都像一幅画,勾勒出农村的风景与人情。这本书不仅是对农村生活的记录,更是对农民精神的颂扬。作者通过农具这一载体,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敬意,同时也揭示了农村在现代化浪潮中的困境与挑战。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是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翻译出版社之一,多年来致力于外国文学、人文社科、英语教育等领域的图书出版,有丰富的选题开发经验和精干的作译者与编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