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杂志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2千字
                       字数
                        2024-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内容简介
                  
 2023年的AI技术热潮,让创投圈再次繁荣,让硅谷重新成为全球创新中心,更让人类可能是第一次如此认真地审视技术与自己的关系。
                    目录
                  
 - 
                          本期文章
                        
 - 
                          版权信息
                        
 - 
                          这是记录,也是预言
                        
 - 
                          全球走上淘汰化石能源之路
                        
 - 
                          COP28协议通过后,石油行业怎么看?
                        
 - 
                          超级富豪的碳排放比普通人更多
                        
 - 
                          2023年全球食品品牌价值十强
                        
 - 
                          关于通胀,有乐观声音出现
                        
 - 
                          1928年的米奇
                        
 - 
                          可口可乐公司总裁兼CFO:事实上创新的失败率高得惊人
                        
 - 
                          这些声音也值得听
                        
 - 
                          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日本经济岌岌可危
                        
 - 
                          强大人工智能的意识难题
                        
 - 
                          AI会改变好莱坞,但这不是个恐怖故事
                        
 - 
                          僵尸网络病毒Mirai背后
                        
 - 
                          全球最大规模基本收入试验的首个结果
                        
 - 
                          E3永久停办,电子游戏的旧时代画上句点
                        
 - 
                          农夫山泉“看多”东方树叶
                        
 - 
                          迪士尼:100年够久,但还须争朝夕
                        
 - 
                          没有疫情了,中国消费者的购物偏好变了吗?
                        
 - 
                          抬头看,天上有一罐汤!
                        
 - 
                          航运业的气候污染,靠绿色船舶解决?
                        
 - 
                          AI狂潮周年全记录
                        
 - 
                          人工智能的“资本游戏”
                        
 - 
                          Midjourney:先贩卖想象力,再贩卖精度
                        
 - 
                          Runway:把视频生成出来
                        
 - 
                          Character·AI:比ChatGPT更受年轻人欢迎
                        
 - 
                          Covariant:要给机器人装上同一个大脑
                        
 - 
                          Anthropic:最可能挑战OpenAI的那家公司
                        
 - 
                          生成式AI迎来中国独角兽
                        
 - 
                          定制你自己的ChatGPT
                        
 - 
                          与AGI共存,你会期待还是担忧?
                        
 - 
                          新加坡正在成为亚洲艺术商业中心
                        
 - 
                          更懂消费者,也更可持续
                        
 - 
                          东方甄选最好的选择,应该是退市
                        
 - 
                          日本内容市场为什么需要“大赏”?
                        
 - 
                          个性化AI助手来了,我们该怎么用?
                        
 - 
                          “消失的一年”
                        
 - 
                          “分羹”马面裙
                        
 - 
                          一个外国人眼里的上海18年
                        
 - 
                          2023年,你喜欢这个越来越AI的世界吗?
                        
 - 
                          兰江“小上海”往事:早茶、花船与鱼鳞图册
                        
 - 
                          周冬雨:等待好剧本
                        
 - 
                          木下孝浩:过分在意他人评价会让你变得局促
                        
 - 
                          为什么人人都想要创造力
                        
 - 
                          珍姨七十
                        
 
 
                        展开全部
                        
         
    第一财经 2024年1期
  
 2024-AI 开年;石油时代 or 石油行业;农夫山泉与东方树叶;迪士尼:百年与一夕;后疫情时代的购物偏好;AI 狂飙周年总结;人工智能烧钱大战;Midjourney、Runway、Character・AI、Covariant、Anthropic、智谱、GPTs 和 GPT Store…… 已经无法理解阅览室或操盘手了;静待周冬雨等待的好剧本;好奇富大人的素材库。
               虽然我们学习 AI 不用懂什么底层技术,但一些简单的概念还是需要大家学习并理解的。本书讲了很多 AI 相关的概念。例如:AIGC、token、大模型、transformer、预训练与微调、强化学习与对齐、多模态、基础模型与行业模型、扩散模型、通用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数字人、具身智能、智能体、世界模型。这里我分享一些相对简单容易理解的。AIGC 以前 AI 大多是判定式的,也就是你告诉他问题,它回复你 yes or no。而现在的 AI 是生成式的,也就是根据问题自己生成答案。这种答案不定是现有网络上能找到的内容,很多都是 AI 基于概率自己生成的。基于这个点,我们给别人解释 AIGC 可以这样说:用户创造内容为 UGC,平台创造内容是 PGC,所以 AI 创造的内容为 AIGC。token 模型学习、生成、预测的最小数据单位,就像人类语言的最小单位是字母、单词。一个 token 的长度可能长于一个单词,也可能短于一个单词,整体而言,100 个 token 大约相当于 75 个英文单词。大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LLMs)看英文翻译你应该就知道了,大模型的全称是 “大语言模型”,所以它原本指的只是语言模型。因为基于 Transformer 架构构建,随着训练数据增加,基于这种架构的语言模型会越来越大 —— 具体表现就是参数越来越多,像 GPT-3 的参数量达到 1750 亿,GPT-4 的参数量虽然没有公布,但据说有上万亿之多。而从结果上看,模型越大似乎就越智能。强化学习与对齐强化学习是指由人类反馈的学习。现在很多大公司会招聘 AI 训练师,就是对 AI 输出的结果进行反馈。选择那些高质量的、符合人类价值观的答案获得更高排名,未来就可能性被再次生成。反之亦然。而对齐指的用 AI 监控 AI,虽然模型能力会下降,但能保证 AI 不会毁灭人类。多模态(Multimodal)一种信息类型属于一种模态(Modal),语言、图像、语音、视频…… 分别是一种模态。一个模型(即一个神经网络)如果只能根据文字要求生成另一段文字,或者只能从文生图、从文生语音或视频,我们就说它是单模态的模型;如果一个模型既可以生成文字,也可以生成代码、图像、语音、视频…… 我们就说它是个多模态模型。聊天机器人(Chatbot)位于模型前端、可以与用户交互的界面,就叫 Chatbot,Siri、天猫精灵、小爱同学、小度、ChatGPT、文心一言等都是这样的聊天机器人。数字人(Digital Human)一种加载了 AI 大脑的数字形象。用你的声音和外形,再加上用你的日记、论文、聊天记录训练出来的 AI,就可以创造一个代表你的数字人了。区别在于,有些数字人背后的模型是生成式的,有些不是,因此不同数字人的智能水平并不一样。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图灵测试曾经是人工智能是否达到人类水平 —— 即通用人工智能 —— 的标准,但这一标准在 ChatGPT 诞生之后显然已过时。人类需要找到一个新的标准来定义什么样的人工智能才是通用。目前尚未有统一标准。有人认为达到类人或超人水平的 AGI 需要有意识和自我,但迄今学界并未清晰定义过究竟什么才是意识,更不知道如何构建意识;也有人认为即使没有意识,AI 也可以作出一些没有学习过的决策,就像 AlphaGo 下出人类棋手从未见过的 “第 37 步棋” 一样。让一些人开始担心 AI 或将失控的,正是这种不可预测性。不了解所谓” 第 37 步棋 “的,可以看看这个纪录片: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54y117ma/?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1 智能体(Agent)简单理解为智能代理人,它不光只能陪你聊天,还能根据你配置去采取具体的行动。比如,你做了一个专门订票的智能体。它获得任务后就会去特定的网站订票。智能体的智能水平介于普通 AI 和 AGI 之间,其主要标志是能够拆解任务、做规划并根据规划执行行动。
               书名:第一财经(2024 年第 1 期)作者:第一财经杂志社出版社:第一财经杂志社出版时间:2024 年 1 月字数:142 千字本书由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得到 APP 电子版制作与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书名:第一财经(2024 年第 1 期)作者:第一财经杂志社出版社:第一财经杂志社出版时间:2024 年 1 月字数:142 千字本书由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得到 APP 电子版制作与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 查看全部26条书评
  
  出版方
 第一财经杂志
 《第一财经杂志》致力于关注公司现象和商业新闻,为公司人读者群提供各行各业商业创新的信息与观点。
内容上倡导创新的观念,语言上追求轻松易懂的风格,自2008年2月创刊以来,开创与建立了一种属于第一财经周刊的商业新闻理念:为读者提供崭新而富有价值的商业新闻服务。内容上既有专业的公司现象分析,也有轻松使用的行业信息和公司人关心的各方面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