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中华传世藏书”系列之一,传承、弘扬中华文化。
内容简介
本册涵盖:全唐文(五)。底本来自扬州官刻本。
《中华传世藏书》荟萃了中华古代文明精华,凝聚了5000年华夏智慧与文化结晶,囊括了中国历史最有思想与艺术价值的作品,从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全方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就。《中华传世藏书》被定位为“新时代的《四库全书》”。
目录
- 版权信息
- 卷三百六十四
- 张庭芳
- 故中书令郑国公李峤杂咏百二十首序
- 赵晋用
- 赛雨纪石文
- 杜鸿渐
- 乞解职表
- 请定配享奏
- 百家岩寺碑
- 崔㝢
- 对元日奏事上殿不脱剑履判
- 对燕弓矢舞判
- 李澥
- 罔两赋以 "道德希夷仁义"为韵
- 麻察
- 弹郑远就魏元忠求离书状
- 张鼎
- 御雹赋以 "日在北陆藏冰"为韵
- 霹雳赋
- 古铜雀台赋
- 小扑满赋
- 欹器赋以 "君子用之诫盈"为韵
- 对禫服鼓琴判
- 对封君祭判
- 对为律娶妻判
- 对吏脱帻判
- 对大夫祭判
- 赵光乘
- 古井铭
- 李湜
- 唐江州冲阳观碑
- 李荃
- 大唐博陵郡北岳恒山封安天王铭并序
- 邵混之
- 元氏县令庞君清德碑
- 张孚
- 金紫光禄大夫左金吾卫将军赠扬州大都督臧府君神道碑铭并序
- 卷三百六十五
- 游方
- 任城县桥亭记
- 沈兴宗
- 对赐则出就判
- 大唐开元寺故禅师贞和尚塔铭并序
- 张思鼎
- 对城邑判
- 敬骞
- 射隼高墉赋以 "君子藏器待时"为韵
- 卢谕
- 弹棋赋
- 杨谏
- 公孙宏开东阁赋以 "风势声理,畅休实久"为韵
- 大蜡赋以 "暮冬律变,新阳载动"为韵
- 珪璋特达赋
- 月映清淮流赋以题为韵
- 南有嘉鱼赋以 "乐得贤者"次用为韵
- 新浑仪赋
- 张之宏
- 兖公颂
- 万楚
- 对粪田判
- 崔恁
- 对履亩判
- 孙愐
- 唐韵序
- 于休烈
- 请停命妇入朝奏
- 张良不合配飨太公奏
- 请搜访国史奏
- 请不赐吐蕃书籍疏
- 蔡希综
- 法书论
- 法书论
- 卷三百六十六
- 贾至一
- 元宗幸普安郡制
- 诏天下搜贤俊制
- 诫示诸道制
- 授裴遵庆给事中制
- 授崔㝢给事中制
- 授张孚给事中制
- 授高适谏议大夫制
- 授张镐谏议大夫制
- 授畅璀谏议大夫制
- 授王延昌谏议大夫兼侍御史制
- 授杜鸿渐崔倚一作猗中书舍人制
- 授裴综起居郎制
- 授韦启左拾遗制
- 授张伯禽等通事舍人制
- 授徐浩尚书左丞制
- 授李巨宪部尚书制
- 授房琯刑部尚书制
- 授韦陟文部尚书制
- 授韦绶礼部尚书薛放刑部侍郎丁公著工部侍郎等制
- 授卢正已工部尚书河南尹东都留守制
- 授李峘武部侍郎制
- 授杨绾礼部侍郎制
- 授韦环司封郎中制
- 授裴谞考功郎中制
- 授程休文礼部郎中制
- 授王玙祠部郎中兼侍御史制
- 授张禺兵部郎中邱据兵部员外郎制
- 授邢宇司封员外郎制
- 授李莘礼部员外郎制
- 授韦少游祠部员外郎等制
- 授裴荐摄主客员外郎制
- 授敬羽武部员外郎兼殿中侍御史制
- 授学士李让夷职方员外郎充职制
- 授李何忌职方员外郎制
- 授赵良弼司库员外郎制
- 授柏庭昌宪部员外郎制
- 授李岑工部员外郎制
- 授宋晦屯田员外郎制
- 授韩滉吏部郎中制
- 卷三百六十七
- 贾至二
- 授崔器御史中丞制
- 授敬昭道殿中侍御史等制
- 授第五琦殿中侍御史等制
- 授高岑殿中侍御史制
- 授卢虚舟殿中侍御史等制
- 授董晋殿中侍御史制
- 授李煜宗正卿制
- 授吴仲孺试光禄卿制
- 授马承进试卫尉卿制
- 授向昌銮试卫尉卿等制
- 授敬令琬太仆卿制
- 授许诫言检校太仆卿制
- 授李成式大理卿薛景仙少府监制
- 授李光进鸿胪卿制
- 授李椿光禄少卿制
- 授张光奇光禄少卿制
- 授向萼光禄少卿制
- 授崔器大理少卿制
- 授裴藏之司农少卿制
- 授萧晋太府少卿等制
- 授萧昕秘书监等制
- 授高忠良殿中少监制
- 授王震将作少匠制
- 授嗣道王炼云安等五郡节度使制
- 授嗣虢王巨西京留守制
- 授韩洪山南东道防御使等制
- 授窦绍山南东道防御使等制
- 授李广璨江南防御使制
- 授鲁炅襄阳郡防御使制
- 授元载豫章防御使制
- 授房琯文部尚书同平章事制
- 授郭子仪兵马副元帅制
- 遣郑叔清往江淮宣慰敕
- 遣巡抚使敕
- 收葬阵亡将士及慰问其家口敕
- 册汉中王瑀等文
- 肃宗皇帝即位册文
- 册回纥为英武威远可汗文
- 汝州刺史谢上表
- 论王去荣打杀本部县令表
- 为韦相让豳国公表
- 卷三百六十八
- 贾至三
- 议杨绾条奏贡举疏
- 工部侍郎李公集序
- 送蒋十九丈奏事毕正拜殿中归淮南幕府序
- 送于兵曹往江夏序
- 送李兵曹往江外序
- 沔州秋兴亭记
- 虎牢关铭并序
- 旌儒庙碑
- 微子庙碑颂
- 虙子贱碑颂
- 陕州铁牛碑颂
- 唐故正议大夫右散骑常侍赠礼部尚书李公墓志铭
- 卷三百六十九
- 元载
- 城原州议
- 建中都议
- 故定襄王郭英乂神道碑
- 冀国公赠太尉裴冕碑
- 故相国杜鸿渐神道碑
- 朔方河东河西陇右节度使御史大夫赠兵部尚书太子太师清源公王府君神道碑铭并序
- 王昂
- 对沈谋秘略科策第一道
- 第二道
- 第三道
- 卷三百七十
- 王缙
- 让侍中及进封郡公第一表
- 第二表
- 第三表
- 进王维集表
- 东京大敬爱寺大证禅师碑
- 奉天皇帝哀册文
- 元宗大明皇帝哀册文
- 萧华
- 谢试秘书少监陈情表
- 李栖筠
- 定常参官不到罚钱奏
- 济州谷城黄石公祠记
- 刘晏
- 奏禁隔断练湖状
- 遗元载书
- 包佶
- 罔两赋以道德希夷仁义为韵
- 公卿朝拜诸陵奏
- 张宣明
- 移益州牒
- 卷三百七十一
- 于益
- 左武卫将军白公神道碑
- 于肃
- 内给事谏议大夫韦公神道碑
- 苏师道
- 司空山记
- 李轸
- 泗州刺史李君神道碑
- 吕諲
- 蓂荚赋以呈瑞圣朝为韵
- 霍山神传
- 李揆
- 谢赐光宅坊宅表
- 请罢选羽林骑士备巡检疏
- 恭懿太子哀册文
- 裴谞
- 谏不宜置司决庶狱疏
- 彭构云
- 谢遣中使送乡表
- 李震
- 云麾将军左龙武将军彭城刘公墓志铭并序
- 卷三百七十二
- 魏璀
- 捣练赋
- 谢良辅
- 秋雾赋以 "轻散长空,寒飞迥野"为韵
- 洪钟赋
- 豹舄赋以两遍用四声为韵
- 李暐
- 拒贼盟词
- 柳芳
- 对三命判
- 食货论
- 姓系论
- 柳并
- 意林序
- 代汾阳王祭贞懿皇后文
- 严郢
- 奏五城旧屯兵募仓储等数疏
- 第二疏
- 駮太常拟故相国江陵尹谥议
- 駮论自徒已下罪人并徙边州议
- 大唐兴善寺大广智不空三藏和尚碑铭并序
- 刘秩
- 货泉议
- 选举论
- 考课论
- 李岘
- 请宥陷贼官寮奏
- 卷三百七十三
- 陈兼
- 陈留郡文宣王庙堂碑并序
- 陈章甫
- 与吏部孙员外书
- 亳州纠曹厅壁记
- 梅先生碑
- 庾光先
- 对两贯判
- 毋煚
- 对申公杜门判
- 对小吏欢言判
- 对归胙判
- 撰集四部经籍序略
- 代茶余序略
- 李玭
- 太平宫九天使者庙碑
- 苏源明
- 自举表
- 谏幸东京疏
- 元包首传
- 元包五行传
- 元包说源
- 魏颢
- 李翰林集序
- 卷三百七十四
- 杜楚宾
- 雷乡县白石鹿记
- 赵良器
- 鼎赋
- 印赋以 "王道正直,执契理人"为韵
- 履赋
- 冠赋
- 邵琼之
- 对祭七祀判
- 对百神判
- 对疈辜祭不供物判
- 张倚
- 对长才广度沈迷下僚策
- 程谏
- 蓂荚赋
- 对升高判
- 李子简
- 天晴景星见赋以 "有道之邦,德星昭见"为韵
- 卷三百七十五
- 张谓
- 进宝应长宁乐表
- 为封大夫谢敕赐衣及绫彩表
- 进娑罗树枝状
- 进白鹰状
- 宋武受命坛记
- 有夏大夫关公碑阴文
- 虞帝庙碑铭并序
- 长沙土风碑铭并序
- 韦应物
- 冰赋
- 卢庾
- 梓潼神鼎赋以 "灵瑞珍宝出"为韵
- 阎宽
- 温汤御球赋
- 孔璋
- 理李邕疏
- 韦建
- 对名田判
- 黔州刺史薛舒神道碑
- 王之贲
- 对初税亩判
- 卷三百七十六
- 任华
- 明堂赋
- 与庾中丞书
- 与京尹杜中丞书
- 告辞京尹贾大夫书
- 上严大夫笺
- 送李侍御充汝州李中丞副使序
- 送王舍人归寿春侍奉序
- 送祖评事赴黔府李中丞使幕序
- 送杜正字暂赴江陵拜觐叔父序
- 送温司马进降诞方物序
- 送宗判官归滑台序
- 桂林送前使判官苏侍御归上都序
- 送姜司户赴宣州序
- 送李彝宰新都序
- 秦中奉送前涪城贺拔明府归蜀序
- 荐福寺后院送辛屿尉洛郊序
- 送李审秀才归湖南序
- 重送李审却赴广州序
- 送标和尚归南岳便赴上都序
- 送虔上人归会稽觐省便游天台山序
- 送魏七秀才赴广州序
- 夏夜对雨饯李玕擢第还郑州序
- 随求即得大自在陁罗尼神咒经序
- 西方变画赞
- 卷三百七十七
- 柳浑
- 请禁田季羔货宅奏
- 柳识
- 为润州太守贺赦表
- 草堂记
- 新修四皓庙记
- 琴会记
- 茅山白鹤庙记
- 茅山紫阳观元静先生碑
- 吊夷齐文
- 许先生颍阳祠庭献酹文
- 李琚
- 公孙宏开东阁赋以 "风势声理,畅休实久"为韵
- 陈正卿
- 望云物赋以 "察微表象,书物备年"为韵
- 李齐古
- 进御注孝经表
- 杨谭
- 扶风郡贺庆云见表
- 进孝乌颂表
- 兵部奏剑南节度破西山贼露布
- 兵部奏桂州破西原贼露布
- 卷三百七十八
- 裴子建
- 对泽宫置楅判
- 对祭阙颁诰判
- 对复以冕服判
- 王士源
- 孟浩然集序
- 裴冕
- 贺佛见光相表
- 请以来岁上尊号奏
- 李泌
- 对肃宗破贼疏
- 议复府兵
- 刘贶
- 对学耕判
- 武指
- 刘餗
- 兰亭记
- 刘迺
- 册郭子仪尚父文
- 与宋昱论铨事书
- 段秀实
- 禁兵寡弱疏
- 卷三百七十九
- 岑勋
- 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
- 归崇敬
- 请定皇太子释奠仪注奏
- 东都太庙不合置木主疏
- 駮巨彭祖请四季郊祀天地议
- 辟雍议
- 李抱玉
- 让副元帅及山南节度使表
- 钱起
- 千秋节勤政楼下观舞马赋以 "态有余妍,貌无停趣"为韵
- 朝元阁赋以 "高抗山顶,升览清远"为韵
- 西海双白龙见赋以 "天下安乐,龙见于海"为韵
- 盖地图赋以 "圣德感通,灵仙降献"为韵
- 泰阶六符赋以 "元亨利贞"为韵
- 图画功臣赋以 "立定尔功,惟克永代"为韵
- 象环赋以 "谦德无事"循转为韵
- 豹舄赋以两遍用四声为韵
- 豹舄赋以两遍用四声为韵
- 洞庭张乐赋以 "八音克谐,天地充满"为韵
- 潢汙赋有序
- 尺波赋以 "水澹幽色,风初起波"为韵
- 晴皋鹤唳赋以 "警露清野,高飞唳天"为韵
- 卷三百八十
- 元结一
- 说楚何荒王赋上
- 说楚何惑王赋中
- 说楚何昏王赋下
- 大唐中兴颂并序
- 虎蛇颂有序
- 虎颂
- 蛇颂
- 问进士永泰二年通州问
- 贺广德二年大赦表
- 贺永泰改元大赦表
- 辞监察御史表
- 请节度使表
- 乞免官归养表
- 让容州表
- 再让容州表
- 谢上表
- 再谢上表
- 为董江夏自陈表
- 为吕荆南谢病表
- 卷三百八十一
- 元结二
- 举吕著作状
- 奏免科率状
- 奏免科率等状
- 论舜庙状
- 举处士张季秀状
- 请省官状乾元三年上来大夫唐、邓等州县官
- 请收养孤弱状
- 请给将士父母粮状
- 时议三篇并表
- 上篇
- 中篇
- 下篇
- 与韦尚书书
- 与李相公书
- 与韦洪州书
- 与吕相公书
- 与何员外书
- 自释书
- 文编序
- 箧中集序
- 送张元武序
- 送王及之容州序
- 送谭山人归云阳序
- 别韩方源序
- 别王佐卿序
- 别崔曼序
- 卷三百八十二
- 元结三
- 道州刺史厅壁记
- 茅阁记
- 右溪记
- 菊圃记
- 殊亭记
- 寒亭记
- 广宴亭记
- 九疑山图记
- 二风诗论
- 论
- 丐论
- 漫论并序
- 化虎论
- 管仲论
- 县令箴
- 自箴
- 冰泉铭并序
- 五如石铭并序
- 丹崖翁宅铭并序
- 阳华岩铭并序
- 浯溪铭并序
- 广吾庼铭并序
- 峿台铭并序
- 东崖铭并序
- 寒泉铭并序
- 异泉铭并序
- 瀼溪铭并序
- 抔樽铭并序
- 退谷铭并序
- 抔湖铭并序
- 七泉铭并序
- 窳樽铭并序
- 朝阳岩铭并序
- 卷三百八十三
- 元结四
- 水乐说
- 辩惑二篇有序
- 喻友
- 出规
- 处规
- 戏规
- 心规
- 时规
- 恶圆
- 恶曲
- 订司乐氏
- 浪翁观化并序
- 元谟
- 演谟
- 系谟
- 七不如七篇有序
- 订古五篇有序
- 自述三篇有序
- 元鲁县墓表
- 左黄州表
- 哀邱表
- 吕公表
- 惠公禅居表
- 夏侯岳州表
- 舜祠表
- 崔潭州表
- 张处士表
- 卷三百八十四
- 独孤及一
- 梦远游赋并序
- 汉光武渡滹沱冰合赋以 "上天无亲,惟德是辅"为韵
- 庆鸿名颂并序
- 阮公啸台颂并序
- 敕与吐蕃赞普书
- 策贤良问
- 策宰相科问
- 策秀才问三道
- 对洞晓元经策
- 代文武百官贺芝草表
- 贺擒周智光表
- 贺袁傪破贼表
- 请降诞日置天兴节表
- 贺栎阳县醴泉表
- 贺太阳当亏不亏表
- 贺潞州芝草嘉禾表
- 直谏表
- 为李给事让起复尚书左丞兼御史大夫第二表
- 第三表
- 第四表
- 第五表
- 第六表
- 第七表
- 为谯郡唐太守贺赦表
- 卷三百八十五
- 独孤及二
- 为张濠州谢上表
- 为江淮都统使贺田神功平刘展表
- 为杭州李使君论李藏用守杭州有功表
- 为江淮都统使奏破刘展兵捷书表
- 为江淮节度使奏破余姚草贼龚厉捷书表
- 为张洪州谢上表
- 为独孤中丞天长节进镜表
- 为独孤中丞让官爵表
- 为独孤中丞谢赐紫衣银盘碗等表
- 谢濠州刺史表
- 谢舒州刺史兼加朝散大夫表
- 谢加司封郎中赐紫金鱼袋表
- 谢常州刺史表
- 常州奏甘露降松树表
- 贺赦表
- 贺赦表
- 代独孤将军让魏州刺史表
- 为崔使君让润州表
- 代于京兆请停官侍亲表
- 谢敕书兼赐冬衣表
- 为郭令公请停亲征表
- 上陕州刺史裴稹谥状
- 卷三百八十六
- 独孤及三
- 景皇帝配昊天上帝议
- 故太保赠太师韩国苗公谥议
- 故御史中丞卢奕谥议
- 故左武卫大将军持节陇右节度经略大使兼鸿胪卿御史中丞赠凉州都督太原郡开国公郭知运谥议
- 駮太常停谥陇右节度使郭知运议
- 故江陵尹兼御史大夫吕諲谥议
- 駮太常拟故相国江陵尹谥议
- 答杨贲处士书
- 卷三百八十七
- 独孤及四
- 奉送元城主簿兄赴任序
- 送广陵许户曹充召募判官赴淮南序
- 仲春裴胄先宅宴集联句赋诗序
- 郑县刘少府兄宅月夜登台宴集序
- 华山黄神谷醼临汝裴明府序
- 建丑月十五日虎邱山夜宴序
- 冬夜裴员外薛侍御置酒宴集序
- 送宇文协律赴西江序
- 送贺若员外巡按毕归朝序
- 送长洲刘少府贬南巴使牒留洪州序
- 送王判官赴福州序
- 送薛处士业游庐山序
- 送韦员外充副元帅判官之东都序
- 送孙侍御赴凤翔幕府序
- 清明日司封元员外宅登台设宴集序
- 送泽州李使君兼侍御史充泽潞陈郑节度副使赴本道序
- 送兵部梁郎中上奏事既毕还幕府序
- 送成都成少尹赴蜀序
- 送吏部杜郎中兵部杨郎中入蜀序
- 送商州郑司马之任序
- 送洪州李别驾还任序
- 送韦司直还福州序
- 送颍州李使君赴任序
- 送屯田李员外充宣慰判官赴河北序
- 送归中丞使新罗吊祭册立序
- 送渭南刘少府执经赴东都觐省序
- 送余杭薛郡守入朝序
- 崔中丞城南池送徐侍郎还京序
- 送蒋员外奏事毕还扬州序
- 晚秋陪卢侍御游石桥序
- 卷三百八十八
- 独孤及五
- 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
- 唐故殿中侍御史赠考功郎中萧府君文章集录序
- 扬州崔行军水亭泛舟望月宴集赋诗序
- 送武康颜明府之鄂州序
- 送六合林明府清白名闻上都赴选序
- 送崔詹事中丞赴上都序
- 送李副使充贺正使赴上都序
- 送张徵君寅游江南序
- 送李白之曹南序
- 送张处士申还旧居序
- 宋州送姚旷之江东刘冉之河北序
- 送张泳赴举入关序
- 送史处士归滏阳别业序
- 送开封李少府勉自江南还赴京序
- 送陈留张少府勋东京赴选序
- 送弟愐之京序
- 送韦评事赴河南召募毕还京序
- 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
- 送孟评事赴上都序
- 送柳员外赴上都序
- 送崔员外还鄂州序
- 送朱侍御赴上都序
- 送少微上人之天台国清寺序
- 送陈赞府兼应辟赴京序
- 送司华自陈留移华阴赴任序
- 卷三百八十九
- 独孤及六
- 吏部郎中厅壁记
- 慧山寺新泉记
- 太常少卿厅壁记
- 江州刺史厅壁记
- 抚州南城县客馆新亭记
- 豫章冠盖盛集记
- 卢郎中浔阳竹亭记
- 风后八阵图记
- 吴季子札论
- 招北客文谨按:是篇《文苑英华》作岑参
- 苏州刺史兼御史大夫襄武李公写真图赞
- 尚书右丞徐公写真图赞并序
- 杨起居画古松树赞
- 张侍御写真图赞
- 佛顶尊胜陀罗尼幢赞并序
- 观世音菩萨等身绣像赞并序
- 仙掌铭并序
- 古函谷关铭并序
- 洪州大云寺铜钟铭并序
- 鹿泉本愿寺铜钟铭并序
- 琅琊溪述并序
- 金刚经报应述并序
- 卷三百九十
- 独孤及七
- 唐故扬州庆云寺律师一公塔铭并序
- 福州都督府新学碑铭并序
- 唐故洪州刺史张公遗爱碑并序
- 唐故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怀州刺史赠太子少傅杨公遗爱碑颂并序
- 唐故睢阳太守赠秘书监李公神道碑铭并序
- 唐故朝议大夫申王府司马上柱国赠太常卿韦公神道碑铭并序
- 唐故朝议大夫高平郡别驾权公神道碑铭并序
- 舒州山谷寺觉寂塔隋故镜智禅师碑铭并序
- 卷三百九十一
- 独孤及八
- 唐故特进太子少保郑国李公墓志铭
- 唐故衢州司士参军李府君墓志铭
- 前左骁卫兵曹参军河南独孤公故夫人韦氏墓志
- 殇子韦八墓志
- 唐故颍川郡长史赠秘书监独孤公第三子憕墓志
- 唐太府少卿兼万州刺史贺若公故夫人河南郡君元氏墓志铭
- 唐新平长公主故季女姜氏墓志铭
- 唐前楚州司马河南独孤公故夫人博陵崔氏墓志铭
- 唐司直博陵崔公故夫人赵郡李氏墓志铭
- 唐万年县尉崔肃冽故妻李氏墓志铭
- 唐故朝散大夫中书舍人秘书少监顿邱李公墓志
- 唐故大理寺少卿兼侍御史河南独孤府君墓志铭
- 唐故正议大夫右散骑常侍赠礼部尚书李公墓志铭
- 唐故秘书监赠礼部尚书姚公墓志铭
- 卷三百九十二
- 独孤及九
- 唐故尚书库部郎中荥阳郑公墓志铭
- 唐故吏部郎中赠给事中韦公墓志铭
- 唐故范阳郡仓曹参军京兆韦公墓志铭
- 唐故左一作右金吾卫将军河南阎公墓志铭
- 唐故商州录事参军郑府君墓志铭
- 唐故虢州宏农县令天水赵府君墓志
- 唐故天水赵琚墓志铭
- 唐故给事中赠吏部侍郎萧公墓志铭
- 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左庶子严公墓志铭
- 唐故浙江东道节度掌书记越州剡县主簿独孤丕墓志
- 舒州山谷寺上方禅门第三祖璨大师塔铭
- 唐故颍川郡长史赠秘书监独孤公第六子万墓志
- 卷三百九十三
- 独孤及十
- 唐故亳州刺史郑公故夫人河南独孤氏墓版文
- 唐故河南府法曹参军张公墓表
- 唐故朝散大夫颍川郡长史赠秘书监河南独孤公灵表
- 唐故尚书祠部员外郎赠陕州刺史裴公行状
- 为吏部李侍郎祭李中丞文
- 为元相祭严尚书文
- 为杨右丞祭李相公文
- 为吏部杨侍郎祭李常侍文
- 为明州独孤使君祭员郎中文
- 祭衢州李司士文
- 为华阴李太守祭裴尚书文
- 祭吏部元郎中文
- 祭寿州张使君文
- 祭扬州韦大夫文
- 为杨右相祭西岳文
- 祭韦端公炎文
- 祭贾尚书文
- 祭相里造文
- 祭滁州李庶子文
- 祭亡妻博陵郡君文
- 祭吴塘神祈雨文
- 禜土龙文
- 祭岏山文
- 为李峘祭纛文
- 吊道殣文并序
- 卷三百九十四
- 李叔明
- 请删汰僧道疏
- 畅璀
- 良玉比君子赋以 "精光滋色,矩绝宝图"为韵
- 路嗣恭
- 请旌表张球奏
- 贾耽
- 进九州图并别录通录表
- 进海内华夷图及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表
- 说文字源序
- 令狐彰
- 遗表
- 令狐峘
- 谏厚奉元陵疏
- 光禄大夫太子太师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墓志铭
- 尚衡
- 文道元龟并序
- 卷三百九十五
- 杜位
- 对国公嘉礼判
- 许嵩
- 建康实录序
- 刘太真
- 为陈大夫谢上淮南节镇表
- 上杨相公启
- 与韦应物书
- 顾著作宣平里赋诗序
- 送萧颖士赴东府序
- 房州刺史杜府君神道碑
- 李纾
- 享武成王不当视文宣庙奏
- 故中书舍人吴郡朱府君神道碑
- 王璬
- 石浮图铭
- 郑务
- 对卒史有文学判
- 李廷晖
- 对祭社判
- 对卒史有文学判
- 阎伯玙
- 都堂试才赋以平上去入为韵
- 射宫试贡士赋以 "试之射宫,考艺观德"为韵
- 歌赋并序
- 弹棋局赋
- 函谷关赋
- 河桥赋以 "山河魏国宝"为韵
- 盐池赋以 "天造灵物资人食"为韵
- 对诸侯祭判
- 周太师蜀国公尉迟公祠庙碑
- 唐若山
- 登仙遗表
- 沈谅
- 对贤良方正策
- 刘清
- 止水赋以 "清审洞澈涵容"为韵
- 崔镇
- 尚书省梧桐赋以 "托根得地,藏器待时"为韵
- 北斗城赋以 "池塘生春草"为韵
- 张甫
- 花萼楼赋以花萼楼赋一首并序为韵
- 陶举
- 花萼楼赋以花萼楼赋一首并序为韵
- 高盖
- 花萼楼赋以花萼楼赋一首并序为韵
- 樊系
- 对列侯实封判
- 马逢
- 西郊迎秋赋以题为韵
- 崔谭
- 对赐则出就判
- 卷三百九十六
- 汜云将
- 对吏脱帻判
- 对城邑判
- 郑少微
- 授张均等加阶制
- 对文可以经邦策
- 对佣书判
- 对围棋判
- 对小吏欢言判
- 对移贯判
- 悯相如赋
- 袁参
- 上中书姚令公元崇书
- 孟友直
- 将作监主簿孟友直女墓志铭
- 尉迟士良
- 周太师蜀国公碑阴记
- 夏侯銛
- 安定公主不得合葬王同皎墓駮议
- 宋儋
- 报友书
- 嵩山会善寺故大德道安禅师碑铭
- 崔令钦
- 教坊记序
- 教坊记后序
- 常东名
- 唐思恒律师志铭
- 杨休烈
- 大唐济度寺故大德比邱尼惠源和尚神空志铭
- 陈光
- 大唐大温国寺故大德进法师塔铭并序
- 常允之
- 重修临高寺碑并序
- 卷三百九十七
- 权倕
- 左辅顿僚西岳庙中刻石记
- 裴朏
- 大唐故朝议郎行尚书祠部员外郎裴君墓志铭并序
- 梁涣
- 对津吏告下方伤水判
- 张秀明
- 西郊迎秋赋
- 对初税亩判
- 对旄人奏散判
- 对祭五岳判
- 裴鼎
- 对陂防判
- 潘观
- 使者徵祥记
- 王焘
- 外台秘要方序
- 乳石论序
- 明堂序
- 张星
- 赠工部尚书宋庆礼谥议
- 张守节
- 上史记正义序
- 马损
- 对坐于左塾判
- 张子渐
- 对习星历判
- 邓承绪
- 对泽宫置楅判
- 对西陆朝觌判
- 张景
- 对举抱瓮生判
- 河南县尉厅壁记
- 皇甫璟
- 谏置劝农判官疏
- 李宙
- 奉和圣制喜雨赋
- 对不供祭用判
- 张利贞
- 对不供祭用判
- 王师乾
- 王右军祠堂碑
- 卷三百九十八
- 卢昌
- 对坐于左塾判
- 对吊服加麻判
- 元承先
- 对无夫修隄堰判
- 牛上士
- 狮子赋并序
- 古骏赋
- 对归胙判
- 窦翚
- 漏赋
- 对吏脱帻判
- 李黄中
- 对受田兼种五菜判
- 魏烜
- 对津吏告下方伤水判
- 王利器
- 对举抱瓮生判
- 王惟孝
- 对升高判
- 王希明
- 太乙金镜式经序
- 赵岊
- 对乡贡进士判
- 对鬯酒不供判
- 蔡景
- 述二人德道行记
- 三尊真容像支提龛铭
- 褚思光
- 对马惊师徒判
- 熊季成
- 对受田兼种五菜判
- 平超然
- 对受田兼种五菜判
- 平伾
- 对受田兼种五菜判
- 赵不疑
- 对无鬼论判
- 楚一作樊冕
- 对莱田不应税判
- 毕迁乔
- 对围棋判
- 鹿庆期
- 对城邑判
- 单有邻
- 对归胙判
- 刘仲宜一作宣
- 对清白二渠判
- 刘璿
- 对马惊师徒判
- 卷三百九十九
- 韦巡
- 对太室择嗣判
- 樊光期
- 对莱田不应税判
- 刘璀
- 对张侯下纲判
- 刘为辅
- 对赐则出就判
- 姚承构
- 对张侯下纲判
- 严回
- 对太室择嗣判
- 尹畅
- 对贤良方正策问阙
- 蒋励已
- 对城邑判
- 对夹臾合三所知哭寝判
- 朱济
- 对履亩判
- 贾廷瑶
- 对太室择嗣判
- 于儒卿
- 对越关判
- 康濯
- 对太室择嗣判
- 康子季
- 对复陶以行判
- 对孝女抱父尸出判
- 对乐请置判县判
- 常日进
- 对履亩判
- 翟禹锡
- 对小吏持剑判
- 张韩卿
- 对祭五岳判
- 张法
- 对举抱瓮生判
- 卢韫价
- 对津吏告下方伤水判
- 卢先之
- 对三命判
- 郭尚温
- 对无夫修隄堰判
- 郭立
- 对学书判
- 于岘
- 对投诸僰寄判
- 卷四百
- 武同德
- 对封君祭判
- 对为律娶妻判
- 周之翰
- 对封君祭判
- 对为律娶妻判
- 杜严
- 对舆尸谒庙判
- 王智明
- 对乐官乐司请考判
- 对不受徵判
- 阎随侯
- 镇座石狮子赋以 "今日良宴会"为韵
- 西岳望幸赋
- 员押
- 对学书判
- 对祭五岳判
- 孟楚琼
- 对无夫修隄堰判
- 韦缜
- 读春令赋
- 贾登
- 上阳宫赋
- 奉和圣制喜雨赋
- 对凶荒判
- 对太室择嗣判
- 颜朝隐
- 对驱傩判
- 对小吏持剑判
- 对凶荒判
- 虞咸
- 对太室择嗣判
- 张郊
- 对升高判
- 任璆
- 对莱田不应税判
- 对陂防判
- 卷四百一
- 田南砅
- 对升高判
- 赵不为
- 对申公杜门判
- 梁庶
- 对马惊师徒判
- 房自厚
- 对佯狂让弟判
- 马兟
- 对三命判
- 薛霁
- 对清白二渠判
- 柳同
- 对莱田不应税判
- 李仲和
- 对津吏告下方伤水判
- 苏偁
- 对给地过数判
- 廉粲
- 对春不修鉴判
- 胡瑱
- 大阅赋以 "国崇武备,明习顺时"为韵
- 赵自励
- 出师赋并序
- 时赋
- 圣人以四时为柄赋以题为韵
- 八月五日花萼楼赐百官明镜赋
- 寒赋
- 对所知哭寝门判
- 陈元伯
- 贪泉铭
- 赵子卿
- 出师赋并序
- 郑齐望
- 对归胙判
- 沈瑱
- 贺雨赋
- 张钦敬
- 仲冬时令赋以题为韵
- 对移乡判
- 对越关判
- 刘晋
- 对清白二渠判
- 刘润
- 对大斗酒判
- 对荐贤能判
- 对无夫修堤堰判
- 颜胜
- 对大夫祭判
- 对吊服加麻判
- 对父在凶门判
- 对不供夷槃判
- 屈突叔齐
- 对父在凶门判
- 裴广
- 对父在凶门判
- 卷四百二
- 刘庭诰
- 对移乡判
- 王湾
- 对清白二渠判
- 司马贞
- 孝经老子注易传议
- 史记索隐序
- 史记索隐后序
- 补史记序
- 李成裕
- 请刻梦真容敕旨奏
- 胡嘉隐
- 绳伎赋
- 王延龄
- 秋宵读书赋
- 梦游仙庭赋
- 梦五色笔赋
- 冯待徵
- 对泽中得堇判
- 张大吉
- 对牢祭有违判
- 东乡助
- 周易物象释疑叙
- 魏静
- 永嘉集序
- 冯敬徵
- 对九日登高坠脚判
- 成伯瑜
- 经义考
- 李昇朝
- 对自比管仲判
- 崔国辅
- 上何都督履光书
- 卷四百三
- 岑居中
- 石桥铭
- 刘兼
- 洛阳令李果赞
- 左光允
- 吏部尚书南曹古幢颂序
- 尹匡祚
- 吏部南曹石幢颂
- 张萱
- 灵石碑
- 薛钧
- 唐故翊麾副阙置同正员骑都尉薛君塔铭
- 窦忻
- 大唐云故云麾将军左监门卫将军上柱国彭城县开国公刘府君墓志铭并序
- 许子真
- 容州曾宁县杨妃碑记
- 边承裴
- 对太庙登歌判
- 对太室择嗣判
- 杨齐宣
- 晋书音义序
- 何超
- 晋书 《音义》序
- 裴春卿
- 对举似已者判
- 对毁濯龙泉判
- 裴幼卿
- 对藏冰不固判
- 对鬯酒不供判
- 裴腾
- 对字诂判
- 赵子余
- 对荐贤能判
- 褚廷询
- 对习星历判
- 潘文环
- 对西陆朝觌判
- 对泽宫置福判
- 敬让
- 请致仕侍亲表
- 赵良玉
- 对粪田判
- 对道路判
- 孙益
- 对西陆朝觌判
- 吴蒙
- 对西陆朝觌判
- 尹深源
- 对初税亩判
- 孙承先
- 对舆尸谒庙判
- 虞进
- 对舆尸谒庙判
- 刘廷实
- 对祭星判
- 姚重成
- 对祈田判
- 姚震
- 对官门误不下键判
- 樊晦
- 阶赋
- 燕巢赋以 "平入空极"为韵
- 对陂防判
- 严迪
- 对张侯下纲判
- 贾承晖
- 对持论攻击判
- 卷四百四
- 冯用之
- 机论
- 权论
- 李丹
- 对名田判
- 为崔中丞进白鼠表
- 任瑗
- 瑞麦赋
- 程庭玉
- 对祭星判
- 屈突滑
- 对举似已者判
- 屈突湒
- 对毁濯龙泉判
- 贺兰贲
- 对不受征判
- 薛骥
- 对家僮视天判
- 解贲
- 对元日奏事上殿不脱剑履判
- 对燕弓矢舞判
- 邵润之
- 对伏日出何典宪判
- 对增赀就赋判
- 薛彦国
- 对祭阙颁诰判
- 对复以冕服判
- 薛大球
- 对祭阙颁诰判
- 对复以冕服判
- 傅昇卿
- 对履亩判
- 苏令问
- 对毁濯龙泉判
- 薛重晖
- 对习星历判
- 万希庄
- 对乐请置判悬判
- 孔齐参
- 对初税亩判
- 杨暕
- 对学耕判
- 卫棻
- 瓮赋
- 对粪田判
- 卷四百五
- 于季重
- 对陂防判
- 张阶
- 黄赋以平上去入为韵
- 无声乐赋以 "区宇辑宁时要"为韵
- 审乐知政赋以 "善听其乐,能识于政"为韵。依次用
- 赵栖简
- 对初税亩判
- 杜挺
- 对初税亩判
- 刘光
- 对寝延部人判
- 员岘
- 妄心赋
- 对寝延部人判
- 对大匠将改厅判
- 对梦得篱粟判
- 韩极
- 对毁坏压死判
- 对为人兴利判
- 段迥
- 匡城县业修寺碑
- 张恌
- 请刻睿宗老子孔子赞元宗颜回赞奏
- 张景毓
- 县令岑君德政碑
- 章仇兼琼
- 请令吐蕃入奏奏
- 申堂构
- 唐故内侍省内常侍孙府君墓志铭并序
- 郑琚
- 济渎记后叙
- 卷四百六
- 蒋图
- 金刚经石幢序
- 张惟一
- 金天王庙祈雨记
- 哥舒翰
- 奏苏毗王子悉诺逻降附状
- 李光朝
- 新浑仪赋并序
- 陈谠言
- 对祭地判
- 张省躬
- 对祭星判
- 陈齐卿
- 对举似已者判
- 对升高判
- 对毁濯龙泉判
- 李子珣
- 对观生束脩判
- 对牢祭有违判
- 高果
- 对徵什一税判
- 高璠
- 对袭封录兄女代父刑判
- 对初税亩判
- 杜一作许泄
- 越人献驯象赋以 "辞林邑望国门"为韵
- 魏季迈
- 对登夫家判
- 司马霜
- 经幢铭
- 常无欲
- 对直讲无他伎判
- 对旄人奏散判
- 对不供夷盘判
- 对吏帻判
- 对大夫祭判
- 平冽
- 两阶舞干羽赋以 "皇风广被,夷夏谧清"为韵
- 开元字舞赋以 "全德崇文,通节声色"为韵
- 舞赋
- 李彻
- 请封西岳表
- 张万顷
- 对举方正者判
- 崔珪璋
- 对举方正者判
- 郑璲
- 对献贤能书判
- 卷四百七
- 徐景晖
- 对劳农有阙判
- 张仲甫
- 雷赋
- 梁涉
- 长竿赋
- 对马惊师徒判
- 对乐师教舞判
- 对琴有杀声判
- 石镇
- 洞庭张乐赋以 "八音克谐,天地充满"为韵
- 罔两赋以 "道德希夷仁义"为韵
- 蒋至
- 洞庭张乐赋以 "八音克谐,天地充满"为韵
- 罔两赋以 "道德希夷仁义"为韵
- 孙翊仁
- 朝元阁赋以 "高抗山顶,升览清远"为韵
- 房宽
- 泰阶六符赋以 "元亨利贞"为韵
- 沈仲
- 象环赋以 "谦德无事循转"为韵
- 韩液
- 公孙宏开东阁赋以 "风势声理,畅休实久"为韵
- 魏缜
- 梓材赋以 "理材为器,如政之术"为韵
- 汤履冰
- 对梢沟判
- 张仲宣
- 对知合孙吴可以运筹决胜策
- 卷四百八
- 张绶
- 对牢祭有违判
- 刘系
- 对牢祭有违判
- 张浍
- 对给地过数判
- 吕因
- 对字诂判
- 对行荡瓮破奴死弃水判
- 杨守纳
- 对梦得篱粟判
- 卢禧
- 对不受征判
- 卢术
- 对履亩判
- 郭休贤
- 对习星历判
- 袁自求
- 对粪田判
- 赵自勤
- 空赋
- 郑察
- 对举贤任选判
- 郑宥
- 对字诂判
- 赵陵阳
- 对燕弓矢舞判
- 李諲
- 妒神颂并序
- 左光嗣
- 对字诂判
- 任昇之
- 遗郑补阙书
- 郑钦悦
- 复任昇之书
- 张均
- 邠王府长史阴府君碑
- 魏仲犀
- 饶娥碣
- 常无求
- 对反古修火利判
- 张
- 尊胜阤罗尼宝幢铭并序
- 颜舒
- 刻漏赋以 "叶心理驰箭"为韵
- 贺兰广
- 对屯田佃百姓荒地判
- 窦公衡
- 石门山瀑布记
- 山阴述
- 郑棨
- 开天传信记序
- 山石榴偈
- 康杰
- 安天王碑阴
- 王太真
- 锺期听琴赋有序
- 朱丝绳赋
- 刘春虚
- 对不知名物判
- 张秀
- 对上生下生判
- 贺朝
- 对袭代封逃判
- 娄元颖
- 泰阶六符赋以 "元亨利贞"为韵
- 郭向
- 对选择卒史刑罚疑赦判
- 卷四百九
- 崔祐甫
- 请召对待制官奏
- 奏猫鼠议
- 广丧朋友议
- 为皇甫中丞上永王谏移镇笺
- 上宰相笺
- 齐昭公崔府君集序
- 汾河义桥记
- 穆氏四子讲艺记
- 滑亭新驿碑阴记
- 卫尉卿洪州都督张公遗爱碑颂并序
- 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铭并序
- 代宗睿文皇帝哀册文
- 祭董大使文
- 祭独孤常州文
- 裴士淹
- 对大夫祭判
- 对不供夷盘判
- 内侍陈忠盛神道碑
- 肃宗大宣孝皇帝哀册文
- 章敬皇后哀册文
- 卷四百十
- 常衮一
- 春蒐赋以 "畋狩得时,献禽合礼"为韵
- 浮萍赋
- 萧昕等分祭名山大川制
- 禁藏天文图许制
- 禁僧道卜筮制
- 禁天下寺观停客制
- 禁诸道将校逃亡制
- 停河南等道副元帅制
- 天下三等已上亲赴上都制
- 劝天下种桑枣制
- 废华州屯田制
- 授李季卿右散骑常侍李涵尚书右丞制
- 授崔昭右散骑常侍制
- 授能元皓左散骑常侍制
- 授郭晞左散骑常侍制
- 授蒋涣右散骑常侍制
- 授贺若察给事中制
- 授崔侁萧直给事中制
- 授赵涓给事中制
- 授韦谔给事中制
- 授宋晦谏议大夫制
- 授李收谏议大夫制
- 授郗昂知制诰制
- 授庾准杨炎知制诰制
- 授孔述睿起居舍人制
- 授薛兼适左补阙制
- 授赵阐等右拾遗制
- 授郎士元等拾遗制
- 授崔圆左仆射制
- 授李忠臣右仆射制
- 授令狐彰右仆射制
- 授田神功右仆射制
- 卷四百十一
- 常衮二
- 授裴遵庆吏部尚书制
- 授刘晏吏部尚书制
- 授崔涣工部尚书制
- 授崔伦尚书左丞制
- 授张重光尚书左丞制
- 授薛邕吏部侍郎制
- 授杨绾吏部侍郎制
- 授阎伯玙刑部侍郎等制
- 授王翊刑部侍郎制
- 授张谓礼部侍郎制
- 授蒋涣工部侍郎制
- 授韦元曾吏部郎中等制
- 授李规户部郎中制
- 授裴倩度支郎中制
- 授邵说兵部郎中制
- 授李深兵部郎中制
- 授杜寂职方郎中制
- 授韦翘驾部郎中制
- 授郑叔则吏部员外郎制
- 授崔夷甫金部员外郎等制
- 授褚长孺祠部员外郎等制
- 授陆海主客员外郎制
- 授房宗偃膳部员外郎制
- 授崔殷刑部员外郎制
- 授苗发都官员外郎制
- 授莫藏用比部员外郎制
- 授郑浑水部员外郎制
- 授敬括御史大夫制
- 授张献恭御史中丞制
- 授崔宽侍御史知杂事制
- 授李琄侍御史知杂事制
- 授元巽侍御史制
- 授蒋将明侍御史制
- 授崔益侍御史制
- 授孙会侍御史制
- 授盖文元殿中侍御史制
- 授王延休殿中侍御史制
- 授崔炎监察御史制
- 授源咸悌监察御史制
- 授梁裒监察御史制
- 授杨护监察御史制
- 卷四百十二
- 常裒三
- 授杨绾太常卿制
- 授李琬宗正卿制
- 授蒋涣鸿胪卿制
- 授郑贲司农卿制
- 授吕崇贲太府卿制
- 授李瀚宗正少卿制
- 授周若冰光禄少卿制
- 授韦损大理少卿制
- 授景延之大理少卿制
- 授侯希超太府少卿制
- 授李潓秘书监制
- 授鱼朝恩国子监制
- 授李永秘书少监制
- 授马锡少府少监制
- 授薛伯高少府少监制
- 授陆鼎史馆知修撰制
- 授荀尚史馆修撰制
- 授卫辉校书郎制
- 授吴凑左金吾将军制
- 授嗣吴王祗太子宾客制
- 授郭曜太子詹事制
- 授张谓太子左庶子制
- 授李廙太子左庶子制
- 授许从之太子右谕德制
- 授王寅太子左谕德制
- 授师良太子左赞善大夫制
- 授王干等太子左赞善大夫制
- 授孙履晖太子左赞善大夫制
- 授张崇俊韩王傅制
- 授卫元珪蜀王府谘议制
- 授李友信蜀王府司马制
- 授孟皞京兆尹制
- 授贾至京兆尹制
- 授京兆尹魏少游加御史大夫制
- 授张延赏河南尹制
- 授李勉河南尹制
- 授路嗣恭京兆少尹制
- 授黎干京兆少尹制
- 授贾耽太原少尹制
- 授张增凤翔少尹制
- 卷四百十三
- 常裒四
- 授韦贾万年县令等制
- 授杨晋洛阳县令制
- 授柳子华昭应县令制
- 授李抱玉河西等道副元帅制
- 授王缙侍中兼河南都统制
- 授李业节度使制
- 授路嗣恭洪州观察使制
- 授崔瓘自澧州刺史除湖南观察使制
- 授李栖筠浙西观察使制
- 加江西魏少游刑部尚书制
- 加朱希彩幽州管内观察使制
- 授辛杲京湖南观察使制
- 授杜济东川防御使制
- 授柏贞节羲忠等州防御使制
- 授辛德谦丹延团练使制
- 国韦之晋御史大夫制
- 授崔昭宣州团练使制
- 授陈少游浙江东道团练使制
- 授魏少游洪吉等州团练使制
- 授象武感叠宕等州团练使制
- 授独孤问俗鄂岳等州团练使制
- 授李昌岠辰锦等州团练使制
- 授李正已青州刺史制
- 授论惟清朔方节度副使制
- 授李抱玉开府仪同三司制
- 授锺庭光开府仪同三司制
- 授李秀璋开府仪同三司制
- 授张自勉开府仪同三司制
- 授论诚信等开府仪同三司制
- 授杜冕开府仪同三司制
- 授吴承倩内侍省常侍制
- 卷四百十四
- 常衮五
- 加田神功实封制
- 加田承嗣实封制
- 减京兆尹以下俸钱制
- 裒劳勋臣制
- 喻安西北庭诸将制
- 刘晏宣慰河南淮南制
- 李涵河北宣慰制
- 李涵再使河北制
- 臧希让使朔方制
- 宣慰岭南制
- 宣慰湖南百姓制
- 减徵京畿夏麦制
- 减徵京畿丁役等制
- 京兆府减税制
- 放京畿丁役及免税制
- 减淮南租庸地税制
- 减京兆府秋税制
- 免京兆府税钱制
- 减就畿秋税制
- 卷四百十五
- 常衮六
- 大历四年大赦天下制
- 大历五年大赦天下制
- 大历七年大赦天下制
- 大赦就畿三辅制
- 赦京城内囚徒制
- 批李夷简贺御撰君臣事迹屏风表
- 答元和南省请上徽号表
- 答请上尊号第三表
- 元宗答颜真卿贺肃宗即位表
- 册新罗王金乾运文
- 册崇徽公主文
- 贺册皇太后表
- 中书门下请册贵妃表
- 代宗让皇太子表
- 中书门下贺雪表
- 中书门下贺雨第一表
- 第二表
- 第三表
- 中书门下贺日当蚀不蚀表
- 贺岁除日太阳不亏表
- 中书门下贺庆云见表
- 中书门下贺礅原紫云见表
- 卷四百十六
- 常裒七
- 贺收泾州表
- 贺纳谏表
- 为宰相贺连理木表
- 中书门下贺芝草嘉禾表
- 中书门下贺芝草表
- 中书门下贺醴泉表
- 中书门下贺文丹国献白象表
- 贺白鼠表
- 李采访贺收西京表
- 贺剑南破西蕃表
- 贺破山南贼表
- 为崔中丞贺讨田承嗣表
- 贺张献恭破贼表
- 贺圣躬痊复表
- 百官贺佛放光表
- 中书门下贺抑情复膳表
- 李采访请驾停金牛一日表
- 为宗正卿请复常膳表
- 中书门下请进膳表
- 请入汤表
- 为代宗告谢九庙表
- 卷四百十七
- 常衮八
- 久旱陈让相表
- 代裴相公让河南等道副元帅表
- 谢让加银青福建观察使表
- 代杜相公让剑南元帅表
- 代杜相公让河南等道副元帅表
- 第二表
- 代拟宰相谢加银青并郡公表
- 代裴相公让将相封爵表
- 第二表
- 代王尚书让官表
- 第二表
- 谢除考功郎中知制诰表
- 让门下侍郎平章事第一表
- 第二表
- 代严大夫谢黄门侍郎表
- 为福州刺史谢上表
- 潮州刺史谢上表
- 卷四百十八
- 常裒九
- 谢银青光禄大夫河内郡开国公第二表
- 为李大夫谢恩表
- 谢兄授太子仆表
- 谢兄授秘书省著作郎表
- 谢赠官表
- 谢妻封宏农郡夫人表
- 为李大夫谢御制诗表
- 谢赐绯表
- 谢进橙子赐茶表
- 谢内宴赐锦彩器物等表
- 谢端午赐衣及器物等表
- 谢端午赐衣及器物等表
- 谢社日赐羊酒等表
- 谢冬至赐羊酒等表
- 谢赐宴表
- 谢敕书赐腊日口脂等表
- 为河南魏尹谢官陈情表
- 代崔公授秘书监致仕谢表
- 谢米面羊酒等状
- 谢敕书手诏状
- 社日谢赐羊酒海味及茶等状
- 重九谢赐糕酒等状
- 谢每日赐食状
- 谢赐鹿状
- 谢赐甘蔗芋等状
- 谢恩赐春衣状
- 谢赐马状
- 进贞懿皇后哀册文状
- 卷四百十九
- 常衮十
- 故四镇北庭行营节度使扶风郡王赠司徒马公神道碑铭
- 承天皇帝哀册文
- 贞懿皇后哀册文
- 册谥承天皇帝文
- 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太傅信王墓志铭
- 奉天皇帝长子新平郡王墓志铭
- 信王第七了赠太常卿邺国公墓志铭
- 华州刺史李公墓志铭
- 滑州匡城县令杨君墓志铭
- 卷四百二十
- 常衮十一
- 咸阳县丞郭君墓志铭
- 赞善大夫李君墓志铭
- 剑南节度判官崔君墓志铭
- 御史大夫王公墓志铭
- 太子宾客卢君墓志铭
- 叔父故礼部员外郎墓志铭
- 赠婕妤董氏墓志铭
- 凉王妃张氏墓志铭
- 卷四百二十一
- 杨炎一
- 灵武受命宫颂并序
- 凤翔出师纪圣功颂并序
- 大唐河西平北圣德颂并序
- 王缙兼幽州节度使制
- 杜鸿渐兼东都留守制
- 谕梁崇义诏
- 请行两税法奏
- 请留崔宁以收蜀奏
- 言天下公赋奏
- 河西节度使厅壁记
- 河西节度使社公碑
- 大唐燕支山神宁济公祠堂碑
- 卷四百二十二
- 杨炎二
- 安州刺史杜公神道碑
- 云麾将军郭公神道碑
- 四镇节度副使右金吾大将军杨公神道碑
- 云麾将军李府君神道碑
- 唐赠范阳大都督忠烈公李公神道碑铭并序
- 承天皇后哀册文
- 卷四百二十三
- 于邵一
- 玉版元记颂并序
- 降诞颂并序
- 唐剑南东川节度使鲜于公经武颂
- 中书门下请上尊号第一表
- 第二表
- 第三表
- 第四表
- 请册皇太子表
- 第二表
- 中书门下请听政表
- 第二表
- 第三表
- 劝释服听政表
- 第二表
- 第三表
- 卷四百二十四
- 于邵二
- 为京兆和五尹请车驾回西京表
- 贺郭子仪破吐蕃表
- 贺破贼表
- 谢恩写真表
- 谢赐银器及匹帛等表
- 谢恩赐春衣表
- 为福建李中丞谢上表
- 为柳州郑郎中谢上表
- 武州刺史谢上表
- 为张监谢天长节答赐表
- 为许卿谢堂弟叔冀授青州节度使表
- 为崔邺公谢除凤翔节度使表
- 为崔邺公谢敕追赴京表
- 为崔仆射谢恩赐表
- 为崔仆射谢许弟宽宣慰表
- 为崔仆射谢弟除给事中表
- 为西川崔仆射谢却赴剑南表
- 谢赠亡妻郑国夫人表
- 为商州吴仲儒中丞让起复表
- 为杨相求退表
- 为田仆射薨谢制使问表
- 谢赠姊陇西郡夫人表
- 卷四百二十五
- 于邵三
- 进画松竹园表
- 为崔仆射遗高正平论边事表
- 论潘炎表
- 为崔仆射陈情表
- 代高尚书陈情表
- 为赵侍御陈情表
- 为卫慰许卿请留男表
- 为人请合祔表
- 为崔仆射请弟宽当元载累表
- 为剑南西川崔仆射再请入朝表
- 为吴王请罪表
- 代谢赐人粮马料状
- 谢恩赐柑子状
- 谢借马状
- 为薛岌谢赐宅状
- 代谢赐永崇宅并赐酒食锦彩器物等状
- 谢内园果栽并令府县供花药状
- 代人作昭应猎谢赐弓箭状
- 贺破渭北党项状
- 贺斩逆贼仆固玚状
- 贺生擒高玉状
- 贺破高玉贼状
- 进打猎口味状
- 降诞日进马及织成红锦地衣状
- 奉投降回鹘大首领大将军安达干等状代
- 奉诛逆人等状代
- 代郭子仪请孙守亮代男行营事状
- 对夷攻蛮假道判
- 卷四百二十六
- 于邵四
- 与萧相公书
- 与常相公书
- 与元相公书
- 为崔仆射与郭令公书
- 为崔仆射兴朱泚书
- 与裴谏议虬书
- 与郭令公书
- 与杨员外书
- 与李尚书书
- 与常侍御书
- 与侯二山人书
- 九日陪廉使卢端公宴东楼序
- 晚秋陪卢御游石桥序
- 陪诸公宴京兆王参军宅序
- 春宴萧侍郎林亭序
- 游李校书花药园序
- 卷四百二十七
- 于邵五
- 华阳属和集序
- 送张都督赴嘉州序
- 送王郎中赴蕲州序
- 送李员外入朝序
- 送峡州刘使君忠州李使君序
- 送贾中允之襄阳序
- 送太子仆马公序
- 送赵评事之东都序
- 送谭正字之上都序
- 送刘协律序
- 送纪奉礼之容州序
- 送李校书归江西序
- 宴饯崔十二弟校书之容州序
- 送蔺舍人兼武州长史序
- 送蔺侍御使还序
- 春宵饯卢司马文归沣阳序
- 送前凤翔杨司马赴节度序
- 送王司议季友赴洪州序
- 送张中丞归魏博序
- 送卢侍御赴恒州使幕序
- 送高侍御还凤翔序
- 送郑判官之广州序
- 送尹判逭这江陵序
- 宴饯严判官使还上都序
- 送崔判官赴容州序
- 送房判官巡南海序
- 卷四百二十八
- 于邵六
- 送卢判官之梧州郑判官之昭州序
- 初冬饯崔司直赴京都选集序
- 送杨兵曹太祝兄弟序
- 送康兵曹入蜀序
- 送韦兵曹赴上都序
- 送孟司户赴山南序
- 送穆司法赴剑州序二首
- 初夏陆万年大楼送奉化陆长官之任序
- 送金坛韦明府序
- 送河南王少府还任序
- 送陈留李少府归止都序
- 送家令祁丞序
- 送赵晏归江东序
- 送贾九归鸣水序
- 送从叔南游序
- 送从舅赴阳翟序
- 送杨倓南游序
- 送库狄纵入蜀序
- 送盛卿序
- 送朱秀才归上都序
- 送陈秀才序
- 送冷秀才东归序
- 送窦秀才序
- 送蔡秀才序
- 送通上人之南海便赴上都序
- 送锐上人游罗浮山序
- 河南于氏家谱后序
- 卷四百二十九
- 于邵七
- 汉源县令厅壁记
- 京兆府司录加秩记
- 剑门山记
- 著龟论
- 阿弥陀石像赞并序
- 观世音菩萨画像赞并序
- 观世音像赞并序
- 杨侍御写真赞
- 秦州都督吴人写真赞
- 吴使君厅郑华原壁画松树赞
- 词场箴
- 唐检校右散骑常侍容州刺史李公去思颂并序
- 内侍省内常侍孙常楷神道碑
- 田司马传
- 卷四百三十
- 李翰一
- 苏州嘉兴屯田纪绩颂并序
- 进张巡中丞传表
- 通典序
- 崔公山池后集序
- 河中鹳鹊楼集序
- 尉迟长史草堂记
- 淮南节度行军司马厅壁记
- 卷四百三十一
- 李翰二
- 汉祖吕后五等论
- 三名臣论管乐诸葛
- 难进论
- 凤阁王侍郎传论赞并序
- 裴将军昊射虎图赞并序
- 殷太师比干碑
- 卷四百三十二
- 张延赏
- 南门记
- 张镐
- 谏招抚史思明奏
- 谏内置道场奏
- 请追谥常王傅吴兢奏
- 张镒
- 论奴仆告主疏
- 与吐蕃盟文
- 李至
- 谏贷死以流人使自效疏
- 郑叔清
- 鬻爵条格奏
- 韩颍
- 请定五官正朝冠奏
- 刘源
- 请置银川监牧奏
- 刘宽
- 谏中官打人表
- 仆固怀恩
- 陈情书
- 张怀瓘
- 书断序
- 文字论
- 二王书录
- 玉堂禁经
- 书议
- 书估
- 书断评
- 书断论
- 六体书论
- 古贤能书录
- 评书药石论
- 书断赞。仓颉古文赞
- 书断赞。史籀大篆赞
- 书断赞。史籀籀文赞
- 书断赞。李斯小篆赞
- 书断赞。王次仲八分赞
- 书断赞。程邈隶书赞
- 书断赞。史游章草赞
- 书断赞。刘德昇行书赞
- 书断赞。蔡伯喈飞白赞
- 书断赞。张伯英草书赞
- 卷四百三十三
- 张志和
- 鸑鷟
- 涛之灵
- 王契
- 桔槔赋
- 卢贾
- 请仿古举士奏
- 李遵
- 奏限官职田状
- 陆羽
- 游慧山寺记
- 论徐颜二家书
- 陆文学自传
- 僧怀素传
- 王冰
- 黄帝内经素问序
- 素问六气元珠密语序
- 刘峣
- 取士先德行而后才艺疏
- 卷四百三十四
- 萧定
- 袁州文宣王庙记
- 改修吴延陵季子庙记
- 张献诚
- 让户部尚书疏
- 韦元甫
- 谢恩表
- 谢恩表
- 为百官谢放朝表
- 为京兆尹捉贼既获谢恩表
- 谢加银青光禄大夫表
- 崔瓘
- 对驱傩判
- 崔伯阳
- 珠赋并序
- 韩滉
- 进解县安邑两池生乳盐表
- 请伐吐蕃疏
- 毁佛寺钟磬判
- 断法师云晏等五人聚集赌钱因有喧争判
- 昭德皇后哀册文
- 崔造
- 与权德舆书
- 孙蓥
- 罔两赋以 "道德希夷仁美"为韵
- 卷四百三十五
- 苏端
- 驳司徒杨绾谥议
- 姚南仲
- 谏近城为陵墓疏
- 李至远
- 唐维州刺史安侯神道碑
- 敬宽
- 对被替请选判
- 卢载
- 元德秀诔
- 王昇
- 灵石碑
- 崔秘
- 蔷薇偈
- 李聿
- 茗侣偈
- 杜倚
- 漉不囊偈
- 王延昌
- 河渎神灵源公祠庙碑
- 程休
- 封泽宫置福判
- 卢偘
- 对省官员判
- 李崟
- 对悬政象法判
- 对税千亩竹判
- 卫俌
- 对税千亩竹判
- 对悬政象法判
- 姚齐梧
- 对悬政象法判
- 对税千亩竹判
- 对舍嫡孙立庶子判
- 卷四百三十六
- 杜信
- 对舍嫡孙立庶子判
- 石倚
- 对舍嫡孙立庶子判
- 杨栖梧
- 对舍嫡孙立庶子判
- 房密
- 对举似已者判
- 对毁濯龙泉判
- 邢宇
- 握槊赋并序
- 对拜命布武判
- 李觐
- 咸阳获宝符赋
- 昆田化为金赋以 "祭祀明洁,神化之金"为韵
- 紫玉见南山赋以 "由德通祥,至如影响"为韵
- 李觌
- 对工商食货判
- 郑昭
- 对梢沟判
- 对河卒判
- 对大比判
- 何士干
- 对工商食货判
- 刘肱
- 对西陆朝觌判
- 对泽宫置福判
- 蒋准
- 对泽宫置福判
- 陶朝
- 对国公嘉礼判
- 司马滔
- 对省官员判
- 牛耸
- 对被替请选判
- 卢藻
- 对请命服判
- 对公廨供给判
- 郑昉
- 对请命服判
- 长孙宪
- 对拜命布武判
- 对反古修火利判
- 崔厦
- 驳追谥陇右节度使郭知运议
- 达奚挚
- 对国公嘉礼判
- 殷璠
- 河岳英灵集序
- 常著
- 对附贯五年复讫判
- 韩彻
- 燕昭王筑黄金台赋
- 张叔政
- 对弃农判
- 卷四百三十七
- 鲍防
- 问津台赋
- 歌响遏行云赋
- 王纬
- 代路尚书贺登极表
- 代路冀公谢旌节等表
- 代陈司徒谢敕赐麟德殿宴百僚诗序表
- 谢赐中和节御制诗序表
- 请停徵浙西杂罚钱疏
- 对庶子牲祭失礼判
- 对士祭判
- 对县令有客判
- 卢正已
- 请定杖法奏
- 史元璨
- 禘祫议上元三年十月
- 李勉
- 厨院新池记谨按:是篇一作李华
- 滑州新驿记
- 李阳冰
- 对元日悬象税千亩竹判
- 上李大夫论古篆书
- 唐李翰林草堂集序
- 缙云县城隍神记
- 恶溪铭
- 庶子泉铭
- 忘归台铭
- 龚邱县令庾公德政碑颂并序
- 卷四百三十八
- 徐承嗣
- 奏岁星太白同躔不犯状
- 陈简甫
- 宣州开元以来良吏记
- 卢迈
- 议元亘不受誓诫状
- 甯龄先
- 合浦珠还状
- 赵宗儒
- 请权罢应制奏
-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哀册文
- 窦从直
- 进善旌赋以 "设之通衢,俾人进善"为韵
- 唐故河南府司录卢公夫人崔氏墓志铭
- 孙广
- 啸旨序
- 马燧
- 谕晋隰慈州檄
- 李讷
- 授卢宏正韦让等徐滑节度使制
- 授薛元赏昭义军节度使制
- 授陈君从鄜州节度使塞门行营使制
- 纪崔侍御遗事
- 东林寺舍利塔铭并序
- 冯伉
- 科处应解补学生奏
- 路季登
- 皇帝冬狩一箭射双兔赋以题上六字为韵
- 韦夏卿
- 东山记
- 东都留守顾公神道碑铭
- 卷四百三十九
- 韦肇
- 驾幸春明楼试武艺绝伦赋以 "弧矢之利威天下"为韵
- 欹器赋
- 扑满赋
- 金剑出匣赋以 "金剑开匣,光射霄汉"为韵
- 瓢赋以 "岂徒用乃可珍"为韵
- 沙堤赋以 "隐以金椎,树之青槐"为韵
- 孙宿
- 对谶书判
- 史翙
- 仁寿镜赋并序
- 丹甑赋以 "国有丰年"为韵
- 韩述
- 奉天皇帝长子新平郡王墓志铭
- 王谏
- 为郭令公出上都赴奉天行营敕赐锦战袍并口脂等谢表
- 为刘相请女婿潘炎罢元帅判官陈情表
- 为郭令公请授亲王四节度大使及五府大都督表
- 安西请赐衣表
- 唐瀛州景城县主簿彭君权殡志铭
- 豆肤诜
- 岭南节度判官宗公神道碑
- 卷四百四十
- 阎伯瑾
- 黄鹤楼记
- 王佑
- 成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尚书右仆射兼御史大夫恒州刺史充管内度支管田使清河郡王李公纪功载政颂并序
- 王绰
- 代路冀公贺改元赦表
- 郭少聿
- 黄山三祖塔铭并序
- 郑湶
- 唐故左武卫郎将河南元府君夫人荥阳郑氏墓志铭
- 程皓
- 驳颜真卿论韦陟不得谥忠孝议
- 叔孙元观
- 仲冬时令赋以题为韵
- 徐浩
- 书法论
- 古迹记
- 雷琴铭
- 唐徐氏山口碣石题刻
- 唐尚书右丞相中书令张公神道碑
- 封演
- 说潮
- 魏州开元寺新建三门楼碑
- 窦叔蒙
- 海涛论
- 卷四百四十一
- 张叔良
- 五星同色赋以 "昊天有成命"为韵
- 郭湜
- 良少林寺同光禅师塔铭
- 许登
- 润州上元县福兴寺碑
- 萧森
- 京兆府美原县永仙观碑文
- 韩云卿
- 平蛮颂
- 平淮碑铭并序
- 故中书令赠太子太师崔公庙碑
- 河南尹张公碑
- 虞帝庙碑铭
- 李迪
- 锻破骊龙珠赋
- 对矜射判
- 卷四百四十二
- 息夫牧
- 冬夜宴萧十丈因饯殷郭二子西上诗序
- 王季友
- 商邱开泳得明珠赋
- 鉴止水赋以 "澄虚纳照,遇象分形"为韵
- 韩洄
- 请诸司于刑部检事奏
- 请裁江淮七监奏
- 潘炎
- 君臣相遇乐赋以 "圣作物睹,闻韶丧味"为韵。并序
- 李树连理赋有序
- 日抱戴赋有序
- 月重轮赋有序
- 赤龙据桉赋有序
- 嘉禾合穗赋有序
- 潞河逐鹿赋有序
- 童谣赋有序
- 黄龙见赋有序
- 漳河赤鲤赋有序
- 黄龙再见赋有序
- 九日紫气赋有序
- 神著立赋有序
- 金桥赋有序
- 寝堂紫气赋有序
- 册雍王为皇太子文
- 萧尚书拜命路尚书就林亭宴集序
- 卷四百四十三
- 李晟
- 谏赦李怀光疏
- 诛田希鉴献状
- 于颀
- 尊祀武成王议
- 程浩
- 雷赋
- 凤翔府扶风县文宣王新庙记
- 相州公宴堂记
- 卢朝彻
- 谒岳庙文
- 侯冕
- 同朔方节度副使金紫光禄大夫试太常卿兼慈州刺史王府君神道碑
- 吕牧
- 书轴赋
- 子击磬赋以 "敬明尔志,人将辨之"为韵
- 齐论
- 赵州刺史何公德政碑
- 李舟
- 谢敕书赐腊日口脂等表
- 谢敕书赐历日口脂等表
- 为崔大夫陈情表
- 为崔大夫请入奏表
- 为崔大夫请入奏表
- 与齐相国书
- 独孤常州集序
- 卷四百四十四
- 沈回
- 武侯庙碑铭并序
- 李去泰
- 资州刺史叱千公三教道场文
- 韩秀荣
- 对给地过数判
- 梁镇
- 谏罢违典左道吕祠表
- 卢虔
- 御史中丞晋州刺史高公神道碑
- 韩翃
- 为田神玉谢茶表
- 谢追赠父表
- 谢追赠母表
- 谢追赠父官表
- 谢敕书赐腊日口脂等表
- 为田神玉谢诏葬兄神功毕表
- 为田神玉谢不许赴上都护丧表
- 为田神玉谢兄神功于京兆府界择葬地表
- 为田神玉母太夫人谢男神功葬赐钱及神玉领节度表
- 为田神玉谢赐钱供兄葬事表
- 为李希烈谢留后表
- 为凤翔李尚书请使人拜扫表
- 代人至渭南县降服请罪表
- 代人奉御批不许请罪谢恩表
- 裴抗
- 魏博节度使田公神道碑
- 卷四百四十五
- 邵真
- 义井记
- 易州抱阳山定惠寺新造文殊师利菩萨记
- 卢杞
- 唐太原府司录先府君墓志铭并序
- 张光晟
- 请诛回纥表
- 王行先
- 为李尚书谢恩表
- 为王大夫奏元谊防秋表
- 为赵侍郎论兵表
- 张增
- 段府君神道碑铭
- 樊珣
- 春雷赋以 "符珍纪元,天地作解"为韵
- 绛岩湖记
- 张式
- 燕昭王筑黄金台赋
- 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彭王傅上柱国会稽郡开国公赠太子少师东海徐公神道碑铭
- 彭偃
- 删汰僧道议
- 卢景亮
- 初日照露盘赋以 "云表清露,光浮金景"为韵
- 卷四百四十六
- 张莒
- 紫宸殿前樱桃树赋以 "日月所照,荣华先发"为韵
- 放笼鹰赋以 "无育斯禽,以明恶杀"为韵
- 白鹰赋
- 陈诩
- 西掖瑞柳赋以 "应时呈祥,圣德昭感"为韵
- 唐洪州百丈山故怀海禅师塔铭
- 李融
- 对庐树判
- 张濯
- 对给地过数判
- 唐宝应灵庆池神庙记
- 吴颂
- 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
- 史延
- 汉武帝斋宫产灵芝赋
- 郑辕
- 指佞草赋以 "灵草无心,有佞必指"为韵
- 黎幹
- 十诘十难
- 姜公辅
- 白云照春海赋以 "鲜碧空镜春海"为韵
- 对直言极谏策
- 董晋
- 冠冕制论
- 义阳王李公德政碑记
- 王绍
- 请禁私藏钱奏
- 卷四百四十七
- 窦泉
- 述书赋上有序
- 述书赋下
- 窦蒙
- 题述书赋语例字格后
- 卷四百四十八
- 王涯
- 瑶台月赋以 "仙家帝室,皎洁清光"为韵
- 辞免起复太宰表
- 辞免起复太宰第二表
- 请开采铜铁奏
- 准敕详度诸司制度条件奏
- 论讨吐蕃事宜疏
- 上论用兵书
- 元和姓纂序
- 太华山仙掌辩
- 说元五篇
- 卷四百四十九
- 高郢
- 西王母献白玉琯赋以 "圣道昭格,神物呈祥"为韵
- 曹刿请从鲁公一战赋以 "大小微情,必能穷理"为韵
- 律筒赋
- 献凯乐赋以 "献兹大功,陈乐于祖"为韵
- 吴公子听乐赋以四声为韵
- 无声乐赋
- 水木有本源赋
- 佝偻丈人承蜩赋
- 沙洲独鸟赋
- 方处嵩进秩制
- 谢太常卿并举官自代表
- 谢再除太常卿充礼仪使表
- 谢恩赐锦彩绫银器等表
- 请致仕表
- 第二表
- 第三表
- 为卢相公谢恩并请罢官养疾表
- 为萧少师谢致仕表
- 谏造章敬寺书
- 再上谏造章敬寺书
- 鲁议
- 子游麻衰议
- 姜嫄公刘庙记
- 卷四百五十
- 王沼
- 对被替请选判
- 郑锡
- 正月一日含元殿观百兽率舞赋
- 长乐钟赋
- 日中有王字赋以题为韵次用
- 乔琮
- 日中有王字赋以题为韵次用
- 齐映
- 冬日可爱赋
- 贺破吐蕃表
- 请修义仓表
- 论御史台诬谤表
- 河南府论被谤表
- 进封章表
- 出官后自序表
- 为萧复让宰相表
- 第二表
- 第三表
- 卧疾辞官表
- 处州请随例行香状
- 为赵相公谢马状
- 恩赐马一匹并鞍辔及告身衣两副等状
- 卷四百五十一
- 乔潭
- 霜钟赋有序
- 素丝赋以 "贞素持质积功"为韵
- 裴将军剑舞赋有序
- 群玉山赋以 "廓功峻登,适招外游"为韵
- 秋晴曲江望太一纳归云赋以题中字为韵
- 破的赋有序
- 双瀵泉赋以 "泉水澄彻,皎镜春冬"为韵
- 饶阳县令厅壁记
- 会昌主簿厅壁记
- 中渭桥记
- 女娲陵记
- 皇甫冉
- 谢赐冬衣表三首
- 二
- 三
- 送陆羽之越序
- 卷四百五十二
- 邵说
- 筌蹄赋
- 为郭令公贺南郊大礼表
- 让吏部侍郎表
- 第二表
- 为郭子仪让华州及奉天县请立生词堂及碑表
- 第二表
- 第三表
- 第四表
- 代郭子仪谢副元帅河中节度使表
- 代郭子仪谢兼河工节度使表
- 代侯中妆谢封表
- 为王仲昇谢加兵马使表
- 为郭令公谢一子三品官表
- 为文武百僚谢示周易镜图表
- 为郭令公谢腊日赐香药表
- 谢赐新历日及口脂面药等表
- 谢墨诏赐历日口脂表
- 为田神玉谢端午物表
- 代郭令公请雪裴仆射表
- 代郭令公请雪安思顺表
- 上代宗书
- 上中书张舍人书
- 唐故同州河西县丞赠虢州刺史太常卿天水赵公神道碑并序
- 卷四百五十三
- 韦皋
- 谢政刑箴表
- 谢赐御制纪功碑铭表
- 请皇太子监国表
- 上皇太子笺
- 破吐蕃露布
- 再修成都府大圣慈寺金铜普贤菩萨记
- 窦历寺记
- 宝园寺传授毗尼新疏记
- 西川鹦鹉舍利塔记
- 誓将士文
- 邢宙
- 对教击编钟判
- 周渭
- 金精百炼赋以 "良冶所求,在于精炼"为韵
- 齐七政赋以 "明主法天,用齐七政"为韵
- 寅宾出日赋以 "大明在天,恒以授时"为韵
- 严绶
- 文武孝德皇帝册文
- 刺史韦公镌外祖信安郡王诗记
- 卷四百五十四
- 李子卿
- 兴唐寺圣容瑞光赋以 "天地澄霁,高相辉烛"为韵
- 驾幸九成宫赋以 "顺时出豫,观风展义"为韵
- 功成作乐赋
- 作乐崇德赋以 "王者顺动,殷荐趋时"为韵
- 山公启事赋以平上去入为韵
- 饮至赋以 "破敌有功"为韵
- 六瑞赋以 "俭故能广,被褐怀玉"为韵
- 昆明池石鲸赋
- 红觜乌赋以 "新飞羽未调"为韵
- 水萤赋
- 听秋虫赋
- 府试授衣赋以 "霜降此时,女工云就"为韵
- 夜闻山寺钟赋时宿嵩山少林寺
- 聚雪为小山赋
- 对国公嘉礼判
- 卷四百五十五
- 张荐
- 请赎还颜真卿疏
- 祧献懿二祖议
- 答权载之书
- 于尹躬
- 进贤冠赋以 "圣朝崇儒,服以旌德"为韵
- 张昔
- 御注孝经台赋以 "百行之本,明王所尊"为韵
- 张少博
- 石砚赋以 "山水辉映,墨妙笔精"为韵
- 王储
- 寅宾出日赋以 "大明在天,恒以时授"为韵
- 韦执谊
- 市骏骨赋以 "买死招生,腾方必至"为韵
- 与善见禅师帖
- 翰林院故事记
- 程异
- 请勒停置茶盐店奏
- 关播
- 请删去武成王庙十哲奏
- 赵憬
- 上审官六议表
- 遗表
- 鄂州新厅记
- 卷四百五十六
- 独孤授
- 师贞丈人赋以 "武有七德,师贞丈人"为韵
- 灵旗赋以 "随所指方敌必摧"为韵
- 斩蛟夺宝剑赋以 "追残水族,济彼惊涛"为韵
- 清簟赋
- 韫玉求价赋以 "韫匮藏诸,沽求善价"为韵
- 蔺相如全璧赋以 "智勇双高,功名永著"为韵
- 河上姹女赋以 "阴阳变化,灵而最神"为韵
- 燕昭王筑黄金台赋以 "殊礼钓士,克昌其功"为韵
- 白受采赋以 "苟非忠信,道不虚启"为韵
- 运斤赋以 "上下相应,其志同"为韵
- 蟠桃赋以 "高捧大明,以观环照"为韵
- 汉武帝射蛟赋以 "省括能中,清除水害"为韵
- 北溟有鱼赋以 "击水三千,抟风九九万"为韵
- 江淮献三脊茅赋以 "国有盛礼,灵茅三脊"为韵
- 寅宾出日赋以 "大明在天,恒以时授"为韵
- 海上孤查赋
- 放驯象赋以 "珍异禽兽,无育家国"为韵
- 西域献吉光裘赋以 "水火验之称异"为韵
- 竹如意赋以 "简素轻易,适手便人"为韵
- 泾渭合流赋以题为韵
- 太史奉灵旗指蔡赋以 "国家兵祷,建兹神物"为韵
- 善师不阵赋以 "圣朝威服远人"为韵
- 刜钟无声赋以 "利刃无滞,合神为用"为韵
- 贺擒周智光表
- 王武俊
- 致昭义魏博等节度书
- 齐抗
- 元日朝班仪注奏
- 更定祭日奏
- 卷四百五十七
- 孙頠
- 春傩赋
- 郑岑
- 对蜡飨不祀判
- 郭行则
- 对矜射判
- 张调
- 对莱田不应税判
- 郭英干
- 灵石铭并序
- 苗秀
- 鱼登龙门赋以 "跃白波,入青云"为韵
- 登春台赋以 "晴眺春野,气和感深"为韵
- 张何
- 蜀江春日文君濯锦赋
- 早秋望海上五色云赋以 "余霞散成绮"为韵
- 授衣赋以 "霜降此时,女工云就"为韵
- 对太守步归郡邸判
- 苏子华
- 竹如意赋以 "简素轻易,适手便人"为韵
- 卢士开
- 五色土赋以 "皇子毕封,依色建社"为韵
- 日月如合璧赋以 "两曜相合,候时不差"为韵
- 丁春泽
- 日观赋以 "千载之统,平上去入"为韵
- 杨冕
- 灵石颂并引
- 裴清
- 进金沙泉表
- 裴曙
- 祈雨感应颂并序
- 柴少儒
- 居丧惰绩判
- 对均输田判
- 柳伉
- 请诛程元振疏
- 卷四百五十八
- 张参
- 五经文字序例
- 李巡
- 浮屠颂
- 李道昌
- 祭幽独君文
- 裴孝智
- 文宣王庙新门记
- 宋少真
- 对聚徒教授判
- 梁乘
- 对祭阙颁诰判
- 对毁坏压死判
- 对复以冕服判
- 李仲云
- 对四品女乐判
- 林琨
- 驾幸温泉宫赋以 "天下安乐,明主宴游"为韵
- 象赋
- 空赋以平上去入,终而复始为韵
- 对损户茧丝判
- 韩章
- 请停新任官复赴集疏
- 韦翃
- 仙都山铭
- 李季卿
- 三坟记
- 栖先茔记
- 李竦
- 偃武修文论
- 高仲武
- 大唐中兴间气集序
- 纪苏涣文
- 卷四百五十九
- 任公叔
- 通天台赋以 "洪台独存,浮景在下"为韵
- 登姑苏台赋
- 崔淙
- 五星同色赋以 "昊天有成命"为韵
- 崔璀
- 对私习天文判
- 侯上卿
- 对蜡飨不祀判
- 成贲
- 对夷攻蛮假道判
- 史藏用
- 对夷攻蛮假道判
- 魏季龙
- 对夷攻蛮假道判
- 杨归裕
- 对夷攻蛮假道判
- 权轶
- 对夷攻蛮假道判
- 李昕
- 对夷攻蛮假道判
- 宇文赏
- 对夷攻蛮假道判
- 柳润之
- 树庐树判
- 胡运
- 珮赋
- 对聚徒教授判
- 杜确
- 许公墓志铭
- 岑嘉州集序
- 杜万
- 对名田判
- 樊光
- 对均输田判
- 李江
- 卫氏元包序
- 王延光
- 对升高判
- 齐嵩
- 谷城黄石公碑阴记
- 卷四百六十
- 陆贽一
- 圣人苑中射落飞雁赋以题为韵次用
- 东郊朝日赋以 "国家行仲春之令"为韵
- 伤望思台赋
- 月临镜湖赋以 "风静湖满,轻波不动"为韵
- 冬至日陪位听太和乐赋以 "文德光宅,天敬万寿"为韵
- 登春台赋以 "晴眺春野,气和感深"为韵
- 鸿渐赋以 "鸿渐路适之"为韵
- 奉天改元大赦制平朱泚后,改建中五年为兴元元年
- 平朱泚后车驾还京大赦制
- 卷四百六十一
- 陆贽二
- 贞元改元大赦制兴元二年正月一日
- 冬至大礼大赦制贞元元年十一月
- 贞元九年冬至大礼大赦制
- 李晟司徒兼中书令制
- 萧复刘从一姜公辅平章事制
- 张延赏中书侍郎平章事制
- 浑瑊侍中制
- 卷四百六十二
- 陆贽三
- 卢翰刘从一门下中书侍郎平章事制
- 刘滋崔造齐映平章事制
- 李纳检校右仆射平章事制
- 韩滉检校左仆射平章事制
- 李勉太子太师制
- 姜公辅左庶子制
- 崔造右庶子制
- 卢翰太子宾客制
- 贾耽东都留守制
- 崔纵东都留守制
- 普王荆襄江西等道兵马都元帅制
- 马燧浑瑊副元帅招讨河中制
- 李晟凤翔陇西节度兼泾原副元帅制
- 刘洽检校司空充诸道兵马都统制
- 浑瑊京畿金商节度使制
- 杜亚淮南节度使制
- 虔王申光随蔡等州节度使制
- 唐朝臣振武节度论惟明鄜坊观察使制
- 嘉王横海军节度使制
- 韩滉加检校右仆射制
- 马燧李皋赐实封制
- 韩滉度支盐铁转运等使制
- 李叔明右仆射制
- 李澄赠司空制
- 除邓州归顺官制
- 李纳检校司空制
- 卷四百六十三
- 陆贽四
- 诛李希烈后原宥淮西将士并授陈仙奇节度诏
- 重原宥淮西将士诏
- 赈恤诸道将吏百姓等诏
- 优恤畿内百姓并除十县令诏
- 重优复兴元府及洋凤州百姓等诏
- 诛李怀光后原宥河中将吏并招谕淮西诏
- 议减盐价诏
- 赐京畿及同华等州百姓种子赈给贫人诏
- 赐将士名奉天定难功臣诏
- 改梁州为兴元府升洋州为望州诏
- 奉天遣使宣慰诸道诏
- 收复京师遣使宣慰将吏百姓诏
- 平淮西后宴赏诸军将士放归本道诏
- 授王武俊李抱真官封并招谕朱滔诏
- 招谕淮西将吏诏
- 招谕河中诏
- 甄奖陷贼守节官诏
- 令百寮议大礼期日诏
- 令诸道募灵武镇守人诏
- 安抚淮西归顺将士百姓敕
- 不许诸军侵扰敕
- 放淮西生口归本贯敕
- 卷四百六十四
- 陆贽五
- 慰问四镇北庭将吏敕书
- 与回纥可汗书
- 赐吐蕃将书
- 赐吐蕃宰相尚结赞书
- 赐尚结赞第二书
- 赐尚结赞第三书
- 答宰臣请停大礼表
- 答百寮请停大礼表
- 答百寮请停大礼第二表
- 答百寮请停大礼第三表
- 答百寮贺利州连理木表
- 答宰臣请复御膳表
- 答百寮请复御膳表
- 蝗虫避正殿降免囚徒德音
- 册淑妃王氏为皇后文
- 册嘉诚公主文
- 册蜀王妃文
- 册杞王妃文
- 赐李纳王武俊等铁券文
- 赐安西管内黄姓纛官铁券文
- 策问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
- 策问识洞韬略堪任将帅科
- 卷四百六十五
- 陆贽六
- 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
- 卷四百六十六
- 陆贽七
- 论裴延龄奸蠹书
- 卷四百六十七
- 陆贽八
- 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
- 论关中事宜状
- 论叙迁幸之由状
- 卷四百六十八
- 陆贽九
- 奉天论奏当今所切务状
- 奉天论前所答奏未施行状
- 奉天请数对群臣兼许令论事状
出版方
浙江人民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是一家综合性社科类出版社,主要出版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历史类图书。 作为一家优秀的地方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理念,坚持以多出优秀作品为中心任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2006年,被授予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3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近年来,浙江人民出版社以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引领,出版了《之江新语》《红船精神问答》《心无百姓莫为官》《读懂“八八战略”》《中国模范生》《东方启动点》《人民公开课》《中华传世藏书》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其中,5种图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7种图书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国家图书奖),12种图书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图书奖)。2010年至今,共15种图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之江新语》多语种翻译工程取得初步成效,多种图书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 在“思想引领时代、知识服务用户”价值观引领下,浙江人民出版社坚持专业立社,突出专业特色,加强产品线建设,着力打造时政、财经、文史三大板块特色品牌,出版了《之江新语》《大数据时代》等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超级畅销书,《5G时代: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大变革》《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最好的告别》《上帝的手术刀》《星际穿越》等图书在全国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