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专著深入研究朝鲜半岛拟人传记文学,具较高学术价值,与中文同类作品对比。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专门面向朝鲜半岛寓言拟人传记文学作品的专著,以古代朝鲜志怪、寓言和拟人传记类文学为研究对象,以历史朝代为轴线,对朝鲜半岛三国时期、统一新罗时期、高丽时期、朝鲜时期的相关文学体裁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分写朝鲜内部文学文本特性的基础上,与中国同时期同类文学作品的特色予以对比研究,对于研究朝鲜文学、已经汉朝文学比较都具有参考价值。本书视角新颖、资料丰富、论据充分、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国内外同类研究中具有比较大的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第一章 朝鲜古代寓言志怪史滥觞
  • 第一节 朝鲜三国社会和俗文学
  • 第二节 复杂的思想文化背景
  • 第三节 文学背景和神怪故事
  • 第四节 三国时期的智慧故事传统
  • 第五节 朝鲜三国寓言一瞥
  • 第二章 统一新罗时期的寓言和志怪
  • 第一节 社会思想文化背景
  • 第二节 统一新罗时期的文学
  • 第三节 统一新罗时期的志怪和传奇故事
  • 第四节 《花王戒》的思想与艺术
  • 第五节 类似于寓言的动物故事
  • 第三章 假传体文学的源与流
  • 第一节 传记及传记文学
  • 第二节 “以文为戏”的传统及假传之寓言特征
  • 第三节 “以文为史”的传统及假传的史传特征
  • 第四节 韩愈与唐代假传体文学
  • 第五节 宋代及宋代以后的假传体文学
  • 第四章 朝鲜高丽朝中后期的汉文文学与假传体文学
  • 第一节 高丽朝中后期的社会及思想文化
  • 第二节 高丽朝中后期的汉文文学与“假传”
  • 第三节 高丽时期的传记各体
  • 第四节 朝鲜寓言传统与假传体文学
  • 第五章 高丽假传体文学的思想意蕴
  • 第一节 林椿的“二传”分析
  • 第二节 李奎报的“二传”分析
  • 第三节 高丽佛教僧侣的“假传”
  • 第四节 高丽其他假传体文学作品分析
  • 第六章 高丽假传体文学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高丽假传体文学的登场及其艺术化历程
  • 第二节 高丽假传体文学的创作方法
  • 第三节 高丽假传体文学的艺术分析
  • 第四节 高丽假传体文学的人物形象分析
  • 第七章 高丽假传体文学在朝鲜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第一节 高丽假传体文学对中国相应体裁文学的继承
  • 第二节 高丽假传体文学在朝鲜古代叙事文学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作用
  • 第八章 朝鲜朝社会与假传体文学
  • 第一节 朝鲜朝前期的社会和思想文化政策
  • 第二节 朝鲜朝中期士林与勋旧二派之矛盾与斗争
  • 第三节 朝鲜朝假传体文学之发展
  • 第九章 朝鲜朝前期假传体文学的始兴
  • 第一节 朝鲜朝假传体文学之思想意蕴
  • 第二节 朝鲜朝“天君”系列拟人假传体文学
  • 第三节 黄中允《天君纪》对性与理关系的艺术化
  • 第四节 郑泰齐《天君衍义》对朱子学学理的艺术解构
  • 第十章 朝鲜16—17世纪四色党争之文化性格与文学
  • 第一节 党争的社会背景
  • 第二节 四色党争的复杂过程和本质
  • 第三节 朝鲜16—17世纪四色党争的文化性格
  • 第十一章 朝鲜朝节令植物寓言之人文特色
  • 第一节 《花史》的思想意蕴及其“人物”形象
  • 第二节 《四代纪》的历史文化意蕴
  • 第三节 从《四代春秋》看节令植物寓言小说之文化意蕴
  • 第十二章 朝鲜朝人文寓言之思想与艺术
  • 第一节 托梦游历与觉而叹世的梦游录类人文寓言
  • 第二节 辛辣的讽刺性与寓意的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柳梦寅的人文寓言《虎阱文》
  • 第四节 朝鲜古代杰出的文人寓言小说——《虎叱》
  • 第十三章 动物寓言的思想艺术特色
  • 第一节 “兔鳖传”系列寓言的思想艺术特色
  • 第二节 “鼠狱”系列寓言的思想艺术特色
  • 第三节 “禽鸟”寓言的代表作《莺鸠鹜讼卧渴先生传》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