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98千字
字数
2012-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网络舆论形成研究:实证与案例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以实证和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网络舆论形成的机制,包括其起源、形成、发展、调控等。书中内容翔实,印证丰富。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网络舆论研究现状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与贡献
- 第二章 传统舆论与网络舆论
- 第一节 舆论观念的兴起和定义
- 第二节 网络舆论的定义及特点
- 第三节 网络舆论发展过程中凸显的新问题
- 第三章 网络舆论事件的兴起
- 第一节 选择的时间标准和事件标准
- 第二节 2003—2006年间的网络舆论事件
- 第三节 2007年的网络舆论事件
- 第四节 2008年的网络舆论事件
- 第五节 2009年以来的网络舆论事件
- 第四章 网络舆论形成过程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视角
- 一、理性主义的研究视角
- 二、心理学的研究视角
- 三、社会学研究的视角
- 四、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视角
- 第二节 戴维森和保尔的理论
- 一、戴维森的十阶段理论
- 二、保尔的三阶段理论
- 第三节 过程分析
- 一、议题出现期
- 二、议题存活期
- 三、网络舆论聚合期
- 1.“沉默的螺旋”理论
- 四、网络舆论消散期
- 第五章 理论假设与模型建立
-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检验方法
- 一、方法一:对孤立的恐惧检验方法
- 二、方法二:对准统计官能的检验
- 三、方法三:对发表意见意愿的检验
- 四、方法四:意见公开表达的检验
- 第二节 影响个人意见表达的新增变量
- 一、议题兴趣
- 二、公民意识
- 三、网络功效感
- 四、表达风险感
- 4.表达风险感
- 第三节 理论假设和理论模型
- 一、议题的选择
- 二、理论假设和理论模型的提出
- 1.基础理论模型
- 2.修正理论模型
- 三、方案设计与研究方法
- 1. 调查方法
- 2.检验模型——结构方程式模型
- 第六章 网络舆论形成机制结果
- 第一节 样本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基础理论模型假设检验结果
- 第三节 修正理论模型假设检验结果
- 第四节 不足之处与未来发展方向
- 结语
- 附录 社会问题认知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