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类型
7.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38千字
字数
2011-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20多位可视化专家包括艺术家、设计师、评论家、科学家、分析师、统计学家等,共同展示了可视化所能实现的功能以及如何使用它来改变世界。
内容简介
可视化是数据描述的图形表示,旨在一目了然地揭示数据中的复杂信息。可视化的典型如纽约地铁图和人脑图。成功的可视化的美丽之处既在于其艺术设计,也在于其通过对细节的优雅展示,能够有效地产生对数据的洞察和新的理解。
在《数据可视化之美》中,20多位可视化专家包括艺术家、设计师、评论家、科学家、分析师、统计学家等,展示了他们如何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内开展项目。他们共同展示了可视化所能实现的功能以及如何使用它来改变世界。在《数据可视化之美》中,你将:
通过简单的可视化实践探索讲故事的重要性。
了解颜色如何传达我们尚未充分意识到而大脑已经识别出的信息。
发现我们购买的书籍和我们的交际圈如何揭示内心的自我。
通过对民航交通的可视化探索识别航空旅行的混乱的一种方法。
揭秘研究人员如何调查未知问题,包括从最初的草图到发表的论文。
目录
- 版权信息
- O'Reilly Media,Inc.介绍
- 业界评论
- 译者序
- 前言
- 本书的组织方式
- 本书使用的体例
- 使用本书的样例代码
- 联系方式
- 致谢
- 第1章 论美
- 何为美
- 新颖
- 充实
- 高效
- 美感
- 学习经典
- 元素周期表
- 伦敦地铁图
- 其他地铁图和周期表仅仅是弱仿制品
- 如何实现美丽
- 走出默认风格
- 使可视化信息更充实
- 预期的信息
- 使可视化变得高效
- 充分利用美感
- 付诸实践
- 结束语
- 第2章 曾经的堆叠时间序列 ——讲述故事在信息可视化中的重要性
- 问题+可视化数据+场景=故事
- 创建有效的可视化的步骤
- 制定问题
- 收集数据
- 应用一种可视化展现方式
- 位置
- 可视化创建实践
- 数据任务
- 对数据排序:技术版
- 制定问题
- 应用可视化展现方式
- 构建可视化
- 结束语
- 第3章 Wordle
- Wordle的起源
- 解剖标签云
- 填充二维空间
- Wordle如何工作
- 文本分析
- 布局
- Wordle是优秀的信息可视化吗
- 单词大小调整太初级
- 颜色毫无意义
- 字体是使人充满遐想的
- 字数计数不够具体
- 如何真正使用Wordle
- 为传统的信息可视化使用Wordle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第4章 色彩:数据可视化的“灰姑娘”
- 为什么在数据图像中使用色彩
- 使用多种绘图符号
- 在画布上使用小的多重图形
- 给数据增添色彩
- 为什么要使用颜色
- 如果色彩是三维的,可以用它进行三维编码吗
- 亮度作为恢复局部密度的方法
- 展望未来:关于动画
- 方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和补充阅读
- 第5章 信息映射:重新设计纽约地铁图
- 需要更好的工具
- 回忆在伦敦
- 纽约之“殇”
- 好的工具衍生更好的工具
- 尺寸只是一个因素
- 从回顾到展望
- 纽约独特的复杂性
- 地理即关系
- 囊括基本点
- 去除混乱
- 对地铁线着色
- 砍掉“鸡毛蒜皮”的东西
- 实践尝试
- 用户只是平凡人
- 由小区组成的城市
- 一种尺寸并不适合所有场合
- 结束语
- 第6章 飞行模式:深入探索
- 技术和数据
- 色彩
- 动向
- 异常和错误
- 结束语
- 致谢
- 第7章 你的选择揭示你是谁:社会模式的挖掘和可视化
- 早期社交图
- Amazon的书籍购买数据的社交图
- 确定特定书籍关联的网络
- 把结果付诸实践
- 政治书籍的社交网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第8章 美国参议院社交图(1991~2009)的可视化
- 创建可视化
- 收集原始数据
- 计算投票亲和性矩阵
- 使用GraphViz对数据可视化
- 产生的故事
- 什么使它美丽
- 什么使它丑陋
- 标签
- 旋转定向
- 党派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第9章 鸟瞰图:搜索和发现
- 可视化技术
- YELLOWPAGES.COM
- 查询日志
- 分类相似度
- 可视化作为分析的基础
- 可视化
- 这种可视化技术的优缺点
- Netflix奖项
- 偏好相似性
- 标签化
- 进一步研究
- 创建自己的可视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第10章 从社交网络可视化的混杂之中寻找美丽的感悟
- 社交网络可视化
- 谁想要对社交网络进行可视化
- SocialAction的设计
- 案例研究:从混乱到美丽
- 参议院表决的社交网络
- 恐怖分子的社交网络
- 参考文献
- 第11章 美丽的历史:对维基百科可视化
- 描述分组编辑
- 数据
- 历史流:对编辑历史进行可视化
- 编辑年份
- 著作权
- 作者个人
- 历史流的实际作用
- 对结果进行沟通
- 染色图:一次对一个人进行可视化
- 显示所有数据
- 我们所看到的
- 分析数据
- 结束语
- 第12章 把表转换成树:把并行集发展成意义深远的项目
- 分类数据
- 并行集
- 可视化重设计
- 新的数据模型
- 数据库模型
- 树结构增长
- 现实世界中的并行集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第13章 “X by Y”的设计:奥地利电子艺术节档案的信息美学探索
- 简介和概念
- 了解数据形势
- 探索数据
- 初次可视化草图
- 可视化原则
- 最终产品
- 所有的提交作品
- 按是否获奖划分
- 按作品类别划分
- 按国籍划分
- 按年份划分
- 按年份和类别划分
- 展览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第14章 矩阵探秘
- 越多越好吗
- 把数据库看做网络
- 可见的数据模型定义
- 网络维度
- 矩阵“缩小镜”
- 减少复杂性
- 矩阵操作进阶
- 改善后的矩阵
- 数据规模扩大
- 深层次应用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第15章 1994年:基于《纽约时报》上的文章搜索API的数据探索
- 获取数据:文章搜索API
- 管理数据:使用Processing编程语言
- 三个简单的步骤
- 维度搜索
- 连接
- 结束语
- 第16章 《纽约时报》的一天
- 收集一些数据
- 数据清洗
- Python、Map/Reduce和Hadoop
- 可视化的第一步
- Processing
- 基础层地图
- 刚刚处理的数据哪去了
- 场景1,步骤1
- 没有具体比例
- 没有考虑时间
- 定时拍摄
- 场景1,步骤2
- 让我们运行一下,看看会发生什么
- 可视化的第二步
- 重新回到比例问题
- 进一步处理数据
- 新的数据格式
- 可视化比例和其他可视化优化
- 使定时拍摄能够正常工作
- 半自动化
- 渲染定时拍摄视频的数据计算
- 生成的视频有什么用
- 结束语
- 致谢
- 第17章 深入揭秘复杂系统
- 多模式“竞技场”
- 创造性思维的路线图
- 美丽和对称
- 计算方法
- 作为过滤器来解释
- 项目探讨
- Allobrain
- 人工自然
- 氢键
- 氢原子
- 纺织氢原子
- 电子自旋的连贯旋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第18章 解剖可视化:真正的黄金标准
- 背景
- 对法医工作的影响
- 虚拟尸检流程
- 数据采集
- 可视化:图像分析
- 客观记录
- 虚拟尸检的优势和不足
- 虚拟尸检的未来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和扩展阅读
- 第19章 动画可视化:机遇和缺点
- 动画原则
- 科学可视化中的动画
- 从卡通中学习
- 动画的负面效应
- GapMinder和动画散点图
- 太多点吗
- 测试动画散点图
- 用动画进行的探索效率更低
- 动画准确率更低
- 展现不是探索
- 动画类型
- 动态数据,动画中心重定位
- 动画的分类
- 用DynaVis制作的舞台动画
- 动画原则
- 结束语:是否采用动画
- 扩展阅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第20章 带索引的可视化
- 可视化:是一头“大象”
- 可视化:是一门艺术
- 可视化:是一种商务
- 可视化:是永恒的
- 可视化:此时此刻
- 可视化:是编码的
- 可视化:是清晰的
- 可视化:是可学习的
- 可视化:是一个流行语
- 可视化:是一个机遇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