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9千字
                       字数
                        2021-0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突出了秦农业发展的重点、特征和对后世的影响,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农业发展历史的本来面貌。
内容简介
本书从农业、水利、畜牧业等方面入手,厘清秦部族农业水牧的发展过程,并提出“跨类型农业转移”这一创新点,把对农业的认识与国家政策的制定相联系。
全书共分11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农业生产环境变迁、农业政策与农官、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农田水利建设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秦史与秦文化研究丛书”编辑出版委员会
 - 总序
 - 秦农业历史研究忆旧 (代序)
 - 绪论
 - 第一章 早秦农业
 - 第一节 益职山泽与驯育草木鸟兽
 - 第二节 益烈山泽与刀耕火种
 - 第三节 玄鸟图腾与物候学萌芽
 - 第四节 佐禹平治水土与伯益凿井
 - 第五节 稻作、半农半牧与旱作农业的经历与适应
 - 第六节 款塞内附与襄公始国
 - 第二章 初秦农业
 - 第一节 受赐岐、丰与关中逐戎
 - 第二节 周秦农业的对接与继承
 - 第三节 秦霸西戎与富国强兵
 - 第四节 霸政调整
 - 第五节 初租禾
 - 第六节 农业的发展与进步
 - 第三章 中秦农业
 - 第一节 为户籍相伍
 - 第二节 推广县制与初行为市
 - 第三节 商鞅变法
 - 第四节 关中东西部农业的均衡发展
 - 第五节 巴蜀农区的开发
 - 第六节 秦对中原农区的占有与经营
 - 第七节 秦农田水利工程与技术的进步
 - 第八节 秦富天下十倍
 - 第四章 盛秦农业
 - 第一节 中国农业的整体发展
 - 第二节 《吕氏春秋·上农》四篇与中国农学哲理化趋势
 - 第三节 农业管理制度与政策建设
 - 第四节 周边地区的农牧业开发
 - 第五节 铁犁牛耕
 - 第六节 秦急政对农业的摧残与破坏
 - 第七节 秦农业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 附录
 - 中国南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异同的农史观察
 
                        展开全部
                        
出版方
西北大学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电子出版社)成立于1983年,2008年增设西北大学电子出版社,均由西北大学主办,陕西省教育厅主管。西北大学出版社是我国西部地区成立最早的全国重点综合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