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后殖民理论进行了深度探讨。

内容简介

在后殖民语境中如何实现跨文化传播是全球化时代文化传播和文化转型的重要课题。本书对此做了原创性的学理探索,从时间、空间、主体、话语等四个视角切入,眼光独到,全面、系统、深入地梳理了西方的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

书中运用大量外文资料,通过四个维度对后殖民理论时间视点(机制论)、空间视点(异化论)、主体视点(杂种论)、话语视点(霸权论)作出深度探讨,多方位地进入并展示后殖民理论的内在理路与言路。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再版序言(一)
  • 再版序言(二)
  • 再版自序
  • 原版序言(一)
  • 原版序言(二)
  • 再版总论
  • 一、新问题意识
  • 二、从殖民到新殖民:资本主义传播体系的历史性、现代性建构
  • 三、全球传播格局:殖民传播的文化逻辑及其后果
  • 绪论
  • 第一节 本项研究之浮现
  • 一、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之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研究基本情况
  • 三、国内对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研究的不足
  • 第二节 在解构中建构
  • 一、解构的是殖民主义以来三重压抑、三重边缘化的人类生存状态
  • 二、在三重回归和三重超越中建构后殖民诗学
  •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一、视点研究方法
  • 二、拟人论的视点选取
  • 第一章 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何谓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
  • 第二节 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源流
  • 一、塞泽尔等发起的“黑人性”运动开启了从文化角度对殖民主义的批判
  • 二、葛兰西话语霸权理论为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奠定了一种分析的基本模式
  • 三、萨义德开创了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研究和批判领域
  • 四、霍米·巴巴、斯皮瓦克等拓展了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的批判视野
  • 第二章 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时间视点:机制论
  • 第一节 历史视野下的东方学(东方主义)
  • 一、“东方学”还是“东方主义”
  • 二、东方学的分期和东方学的机制
  • 第二节 多维视野下的“后殖民时代”
  • 一、全球化时代
  • 二、第二媒介时代
  • 三、后殖民时代
  • 第三章 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空间视点:异化论
  • 第一节 东方不是东方,西方不是西方
  • 一、“东方-西方”二元对立话语成为当今文化冲突的原罪
  • 二、美、加、澳是否为后殖民
  • 第二节 人性第二自然和文化第三空间
  • 第三节 主体第三天性和文化身份第四世界
  • 一、文化的异化
  • 二、主体第三天性和身份的第四世界
  • 第四章 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主体视点:杂种论
  • 第一节 文化的变迁
  • 一、族裔散居和文化身份
  • 二、“馅儿饼”原则与文化的变迁
  • 第二节 第四世界的臣民
  • 一、从他人到他者
  • 二、属下及其“文化杂种性”
  • 第三节 文化的皮影戏
  • 一、殖民地“文化干细胞”的培植
  • 二、文化新殖民主义
  • 第五章 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话语视点:霸权论
  • 第一节 什么是话语
  • 一、话语进入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
  • 二、殖民话语的特性
  • 第二节 话语陷阱
  • 一、二元对立陷阱
  • 二、修辞陷阱
  • 三、普遍性陷阱
  • 第三节 反话语
  • 一、反话语及其几种分支
  • 二、反话语的“文化更新”理想和历史局限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重要人名和术语索引
  • 西文人名英汉对照
  • 再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美国著名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家阿里夫・德里克曾强调指出,在运用后殖民批评理论深入批判之前,迫切需要的是 “追踪后殖民概念的演变历史,尤其是后殖民批评内部的构图”。德里克的强调是很有针对性的,针对的就是对后殖民理论不甚了解而带来的各取所需现象,甚至在不直接引用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原点性论述的情况下谈论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本文在对后殖民理论进行视点研究之前,先要追踪一下 “后殖民” 作为一个学术术语的由来、拼写上存在的争议以及对它进行的多维定义。首先让我们先看一下 “后殖民” 术语的由来。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