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技术在意想不到的方向推动着战争,而战争也把技术推入新的惊人可能性。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阐释了技术与战争之间相互作用的模式,介绍了历史上改变战争走向的诸多重大发明,比如筑墙、战车、迅捷灵活的战列舰、火药,最后是飞机、火箭、潜艇、简易爆炸装置和核武器。进入21世纪后,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在不断改变着战争,同时也产生了无数的技术创新,但即便是现在,最新、最好的技术也不能确保胜利。

在计算机、无人机和机器人系统的时代,罗兰提醒我们,尽管军事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变革,但其背后遵循的原则和模式并未改变。

本书充满了战斗的戏剧性描述和军事心理学的深刻洞见,透过战争技术的万花筒向我们展现了不一样的人类历史。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致谢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陆战
  • 史前作战
  • 古代作战
  • 第一联合作战范式
  • 新亚述帝国
  • 古典作战
  • 中世纪作战
  • 火药革命
  • 第三章 海战、空战、太空战和近现代作战
  • 海战
  • 空战
  • 太空战
  • 近现代作战
  • 总体战
  • 第四章 技术变革
  • 研发
  • 军民两用技术
  • 军事革命
  • 结语
  • 术语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9
1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1. 技术是改变作战的最大变量,从石器时代到核能时代,物质文明的每一次跃迁都在重塑战争的面貌,但历史从不屈从于简单的技术决定论,而是人类选择与物质革命共舞的复杂叙事。就像蒙古人用复合弓横扫欧洲,结果欧洲人转头用火炮轰塌城墙,但光有火炮没脑子也白搭,清朝的洋枪队不照样被义和团拿大刀砍懵?2. 核武器最讽刺的地方是什么?造出它能瞬间灭掉全世界,结果人人怕到不敢动手。核武器就像武侠小说里的七伤拳,先伤己再伤人,谁都知道一拳下去对手会死,但自己也得搭上半条命,结果各大门派只能天天摆架势,谁都不敢真动手。3. 军火商和将军们天天喊着造更牛的武器,结果砸钱造出来的铁疙瘩,有些还没用上就过时了。军备竞赛就像追新款手机,去年砸钱造的战列舰 Plus 还没开进太平洋,今年航母 Pro 就上市了,等你好不容易攒够钱买五代机,人家已经开始玩卫星激光炮了,艾森豪威尔说的吞金兽就是这么吃垮国家的。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是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翻译出版社之一,多年来致力于外国文学、人文社科、英语教育等领域的图书出版,有丰富的选题开发经验和精干的作译者与编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