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主要涵盖北京大学教授王义遒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论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的教育随笔集,分为“未名笔谈”“挑骨头篇”“贺序评文”“怀师忆友”“人生感悟”等编,内容包括北京大学名师逸事、高等教育改革之道、高校教师从教治学经验,以及作者的历史感怀及人生感悟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一、未名笔谈
  • 教学方法改革,义不在题中
  • 群众路线过时了吗?
  • 季老走了
  • 双星陨落,大师何不复来?
  • 大学不可设置“本科生院”
  • 错觉
  • 首任北大“校长”就职演说的简言宏旨
  • 也谈“精致化”
  • 人才,人才!
  • 区分“小众”与“大众”——关于“网络语言”讨论的一点意见
  • 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谦逊与正直
  • 二、挑骨头篇
  • “挑骨头篇”序
  • 北京!
  • 给民以生路!
  • 功德碑欤?耻辱柱欤?!
  • 城市需要什么样的形象?
  • 三、贺序评文
  • 在数学系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在宁波中学一百一十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
  • 志存高远,行始足下——写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创办十周年之际
  • 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纪念西南联合大学成立八十周年
  • 伟人的遗产后世享用不完——读梁柱教授《蔡元培教育思想评析》有感
  • 奇葩是怎样绽放出来的?——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图史》
  • 构建世界一流大学,我们最缺什么?
  • 吴翼鉴:《补遗与续编》
  • 《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序
  • 新任研究生导师需要什么样的建议?
  • 品味大学教学名师的魅力——读《教学的魅力——北大名师访谈录》有感
  • 大学怎样发掘和实现人的潜能?——读《印度理工学院的精英们》
  • 探索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路——《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序
  • 文化的内涵与本质
  • 育人,就是育人——杨承运《燕园学思》序
  • “人文·天下悦读文库”序
  • 《大学之所以为大——高等教育纵横谈》序
  • 《〈庄子内篇〉精读》序
  • 高等教育追求什么样的终极目标?——《高等教育理念》的启示
  • 《我的大学文化观》序
  •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科学出版社“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系列教材”总序
  • 永不可再的历史,永不可灭的精神——读《告别未名湖——北大老五届行迹(第三集)》
  • 卓越不是少数人的专利——美国教育家肯·贝恩对话中国大学生
  • 《燎原》重新打印前言
  • 一个亟待正本清源的概念——科学——读吴国盛教授新书《什么是科学》随感
  • 《非洲岁月》序
  • 明道行道:大学守正开新的要诀——读陈浩新著《问道大学》
  • 一片痴心在教育,满腔衷情寄正义——《丁兰文集》序
  • 一本既有纪念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好书——《子恺遗墨——丰子恺〈宇宙风〉插图原稿》读后
  • 四、怀师忆友
  • 真是读书人
  • 不能走啊,幼于先生!
  • 特立独行,此非时也——忆王楚
  • 湖边的智慧长者
  • 点滴映光辉——虞福春先生点滴散记
  • 对老沈的思念
  • 仁者,仁之先生
  • 怀念堂弟王义述
  • 跟丁石孙校长办北大
  • 两截人生一线牵——怀念汪永铨同志
  • 一流大学要为国家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力——纪念叶企孙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 《北京大学国际地质科学学术研讨会文集》序
  • 五、人生感悟
  • 在纪念“刘氏三杰”首场活动上的讲话
  • 曾经的幻想
  • 忆慈城黄山
  • 宁波解放前后在效实
  • 忆崇本学堂
  • 1951年:我那会儿高考
  • 八十感言
  • 再访俄罗斯
  • 褒水连城的记忆——纪念“653”(北京大学汉中分校)五十周年
  • 我的父亲王仁锺和上代
  • 七十年前黄山生活点滴
  • 啊,专业,专业思想!
  • 英姿勃发的一年
  • 清明返乡扫墓与同学聚会记
  • 慈湖中学三七市分部的点滴回忆
  • 效实中学生活点滴
  • 重阳节思故乡
  • CALIS体系的创建经历
  • 昌平园的沉思——二十年、四十年、五十年、六十年纪念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