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杂志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59千字
字数
2025-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期封面文章《朝向太空,朝向未来,朝向硅基时代的人与艺术》《论坛时代的文学》《世纪之交的诗江湖——诗歌与时代的相遇》等。
内容简介
生发自《十月》的《北京文艺评论》,带着80年代文学黄金年代的精神标识,将为新时代文艺和首都文艺评论事业贡献新质生产力。
《北京文艺评论》将致力于世界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文艺批评,推动批评理论与方法论更新,促进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批评理论话语建设。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朝向太空,朝向未来,朝向硅基时代的人与艺术
- 论坛时代的文学
- 世纪之交的诗江湖——诗歌与时代的相遇
- 回望论坛时代的写作
- 来自论坛的馈赠
- “黑锅”里的微光:小议论坛时代的遗产
- “地方”何以成为有效的认知工具——来自“新京派”的启示
- 新京派散文的变调
- “西窗”以外的风景:从京派到新京派
- 在京派、京味儿与新北京作家群之“后”——关于“新京派”发展和研究的几个问题
- 当“轻阅读”接住历史的重量——《长安的荔枝》的书写范式新变
- 荔枝三重物性的叠合与绽放——以电影《长安的荔枝》为例
- “荔枝”的跨媒介旅行:论剧版《长安的荔枝》的改编策略
- “通俗”何以“经典”?
- 江湖与赛博朋克:金庸与吉布森政治哲学的一种比较
- 当嬉皮士转身为侠女——三毛的“前世”“今生”
- 重勘“《幻城》现象”:媒介转型与代际寓言
- 存在之谜:侦探推理叙事的浪漫与现实
- 我偏爱读推理的荒谬,胜过……——一首献给侦探推理小说的散文诗
- 从舶来到“扎根”——呼延云《鬼笑石》与中国推理小说的本土化实践
- 中西推理游戏流变史论
- 三三小说的一个叙事场域
- 中国学派的文本解读学——在《孙绍振文集》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 《巨鲸歌唱》:为了写作的写作
- 惟诗而已:杨牧论
- 纯诗札记
- 艺术的衍化与人工智能——如何安放变局之中的焦虑
- 人工智能为何无法创作艺术?
- 特德·姜对人工智能艺术的看法是错的
- 伟大的自动写作机还是特德·姜的误会:再辨人工智能与艺术
- 人工智能的(无)能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十月
《十月》创刊于197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创办的首家大型文学期刊,以刊登中篇小说为主,兼顾其他文学体裁作品。 《十月》秉承现实主义传统,以关注生活的深广度、沉稳大气的品格、坚实的内容、多样的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厚爱,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大批脍炙人口的佳作从这里走向社会,经时间的淘洗成为文学经典;众多作者通过这座桥梁与读者产生共鸣,成为一代名家。 创刊以来,《十月》坚持正确的办刊导向,紧扣时代脉搏和文学律动,坚持关注现实、关注人生的办刊理念,坚持精品战略,注重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关注名家亦发掘新人,重点推出具备强烈时代感和高度艺术性的精品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