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这套书通俗易懂、涵盖五种书体,适合初学者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书法知识丛书——行书基础知识》是《书法知识丛书》的其中一本。《书法知识丛书》着眼书法基础知识的普及而精心策划的一套图文并茂、简洁易懂的知识性丛书。通过介绍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五种书体的生成发展,并对每个历史时期的风格演变,依次叙述,以供书法爱好者与初学者置身源头,顺流而下,驰骋观赏。对书法的发展演化历程,可以窥其大要,理解文字源流与书法艺术的概貌,从而引起研究书法史的兴趣,促进书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另外每册对每种书体进行用笔原理和基本点画进行分析总结,对每种书体的结构与章法特点做了精要概括。本丛书兼顾书法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五种书体的知识与技法,希望对书法爱好者与初学者带来有益的帮助。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第一章行书的发展历史与历代名家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东晋时期
- (一)具中和之美
- (二)合自然之美
- (三)有变化之美
- (四)富刚柔之美
- 第二节 唐代时期
- 第三节 宋代时期
- 第四节 元代时期
- 第五节 明代时期
- 第六节 清代近现代时期
- 第七节 历史的启示
- 第二章笔法
- 第一节 发笔和收笔
- 一、发笔
- 二、收笔
- 第二节 中段与转换
- 一、中段
- 二、转换
- 第三节 行书的韵律
- 一、初学行书宜缓笔以定其形势
- 二、贵在于轻重徐疾的对比中求统一
- 三、行书当以沉着为本
- 四、行书贵在动中寓静
- 第四节 行书用笔特点
- 一、中侧互用
- 二、肥瘦相宜,骨肉相称
- 三、点画互代
- 第五节 基本点画的写法
- 一、点法
- 二、横画
- 三、竖画
- 五、挑法
- 六、捺法
- 七、钩法
- 第六节 行书用笔的质感
- 一、力度是使点画富有质感的重要标志之一
- 二、力在行书中有虚实、刚柔之分
- 三、涩笔是使行书点画富有质感的重要标志之二
- 第三章行书的墨法
- 一、写行书用墨要宁胆毋窘
- 二、谈谈行书中的渴笔
- 三、行书用墨既要富有变化,又要出于自然
- 四、谈谈浓墨和淡墨的使用问题
- 五、用墨的一般常识
- 第四章谈谈行气
- 一、得势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 二、行书贯气十八法
- 第五章行书的结构
- 一、奇正相错
- 二、疏密得宜
- 三、参差自然
- 四、随机变化
- 五、裹束照应
- 六、偏旁省代
- 第六章章法
- 一、行书章法布局的三种构成形式
- 二、行书的章法要变而贯
- 三、平衡对称、多样统一、对比照应是构成行书布局的基本规律
- 四、署款和钤印
- 第七章行书的创作方法
- 一、初学行书应如何入手
- 二、谈谈碑帖的临摹方法
- 三、学习行书要经过三段功夫
- 四、谈谈创作方法
- 第八章意境与风格
- 一、意境与风格必须以理法为基础,以功力为前提
- 二、立意是形成风格的基本条件
- 三、立意是创作前的艺术构思
- 四、师承和技巧是产生意境的重要因素
- 五、谈谈几种审美境界
- 六、风格的多样性及局限性
- 七、风格的相对稳定性和可变性
出版方
上海书画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成立于1960年,是艺术出版领域最具品牌价值的现代化出版传媒机构之一,长期以来致力于以中国书画艺术为核心的专业出版方向,坚持品牌战略,走精品路线,以优秀文化为底蕴,以学术出版为高地,建构起以专业图书和大众普及图书互为支撑,以教材、期刊为两翼的出版架构。拥有一支专业化的团队,曾多次举行国际学术研讨会,多项图书列入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级图书奖和专业内最高奖,在读者中拥有广泛影响。现在每年出版图书六百余种,其中如《中国书画全书》《中国书法史绎》《中国文人画史》《海派代表书法家系列作品集》《海派绘画大系》《藏传佛教艺术发展史》《锦绣文章》《怀袖雅物》《董其昌全集》《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吴昌硕全集》《上海博物馆藏珍本碑帖丛刊》《中国书画基本丛书》《中国砖铭全集》等大型出版项目,《中国碑帖名品》《中国绘画名品》《中国篆刻名品》《简帛书法大系》等系列专业图书,《中国画学著作考录》《中国书法大字典》《中国书法大事年表》《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碑帖综录》《上海图书馆善本碑帖综录》等专业工具书,均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声誉。《书法》《书法研究》《书与画》《艺术当代》《公共艺术》等专业期刊依托知识性、学术性和多样化的活动,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形象。完整的出版业态和多层次的出版格局,使出版社拥有了丰富的资源和平台联动效应。2016年成为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授牌的“书法研究出版中心”,2017年荣获国家出版政府奖先进单位。出版社将秉承传统,以“艺术重塑人生”为理念,以“有美必臻”为工作精神,以“聿修、敏求、团结、超越”为企业文化追求,继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