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新世纪文学底层叙事研究,揭露话语覆盖,开辟精神空间。

内容简介

底层叙事是新世纪文学的重要景观,本书以新世纪以来小说叙事中的都市底层书写为研究对象进行细读,通过人物形象分析、文学理论研究,梳理当代中国都市社会底层群体自我意识产生、发展、演变的轨迹,从而揭露各种强势言说对底层社会的话语覆盖,为都市底层群体精神空间开辟新的门户。本课题不仅限于文学艺术作品的解读,更重要的是将其提升到文学理论层面,探讨这一群体的精神权利自觉和自我意识表达的发生过程。对底层叙事意识的革新、叙事内容的深化、叙事伦理的建构进行研究,将对我国新世纪文学创作产生现实指导意义。作为第一手资料的底层叙事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对民生的关注度。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 上编 底层文学相关的基本问题
  • 第一章 底层文学的兴起
  • 第一节 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中的“底层”
  • 第二节 西方理论对底层文学的阐释及底层文学引起的理论讨论
  • 第二章 底层文学的特征及评价
  • 第一节 “讲”述底层故事
  • 第二节 底层人物形象分析
  • 第三节 底层文学的历史性反思与评价
  • 第三章 底层的边缘性与主体性
  • 第一节 底层身份自我确认的矛盾
  • 第二节 底层的弱势言说
  • 下编 底层文学作家作品分析
  • 第一章 底层视域与底层图景的展开
  • 第一节 星星之火
  • 第二节 冰山一角
  • 第三节 多重旋律
  • 第二章 小说
  • 第一节 曹征路
  • 第二节 王祥夫的底层小说
  • 第三章 诗歌
  • 第一节 郑小琼与打工诗歌
  • 第二节 余秀华:底层书写的权力
  • 第四章 “非虚构”作品
  • 第一节 梁鸿与《中国在梁庄》
  • 第二节 体验的现场
  • 第五章 当代作家底层意识的凸显
  • 第一节 贾平凹
  • 第二节 王安忆
  • 第三节 刘震云
  • 第四节 刘庆邦
  • 第五节 孙惠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