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55千字
字数
2017-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洱海流域特色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内容简介
该书在对城镇化、生态文明及其关联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洱海流域特色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历程,探讨区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机制创新、模式创建和制度保障等推动、促进特色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通过理论和实践研究,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将生态文明贯穿其中的任何一项经济社会实践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作为一项复杂的经济社会实践活动,城镇化要以生态理念文明为指导,自始至终坚持生态行为文明,并以生态制度文明作为保障。正确处理好农村土地利用、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与特色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能有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录
- 封面
- 扉页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与特色城镇化
- 第一节 城镇化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
- 第三节 特色城镇化
- 第二章 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融合发展
- 第一节 生态文明
- 第二节 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的关联性分析
- 第三节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融合发展
- 第三章 洱海流域概况与生态文明建设
- 第一节 洱海流域概况
- 第二节 洱海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历程
- 第三节 洱海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
- 第四节 洱海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条件
- 第五节 洱海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
- 第四章 银桥镇城镇化历程与区域特征
- 第一节 城镇化历程
- 第二节 区域特征与特色城镇化
- 第三节 推进特色城镇化的有利条件
- 第四节 特色城镇化的制约因素
- 第五章 新农村建设、特色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 第一节 宅基地供需平衡
- 第二节 空心村整治
- 第三节 古村落保护与传承
- 第六章 产业发展、特色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 第一节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 第二节 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建设
- 第三节 旅游资源与旅游服务业发展
- 第四节 外部性视角的产业融合发展
- 第七章 机制创新、特色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 第一节 乡财县管体制下的乡镇财政运行机制
- 第二节 生活垃圾资源化开发的财政扶持机制
- 第三节 生态补偿机制
- 第八章 社会管理、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 第一节 殡葬管理改革
- 第二节 网格化管理
- 第三节 自然村村民自治模式
- 第九章 制度保障、特色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 第一节 生态文明理念教育制度
- 第二节 土地利用与管理制度
- 第三节 生活文明制度
- 第十章 特色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绩效
- 第一节 生态效益
- 第二节 经济效益
- 第三节 社会效益
- 第四节 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测算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