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十二五”重点建设海底科学观测网

内容简介

“十二五”时期,在我国科技发展急需、具有相对优势和科技突破先兆显现的领域中,综合考虑科学目标、技术基础、科研需求和人才队伍等因素,优先安排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海底科学观测网是国家“十二五”期间建设的科研急需、条件成熟的设施之一。本书利用调研、计量分析等情报研究方法,调研国际上美国、欧盟、英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发达经济体的已有设施及长远发展规划,梳理海底科学观测网的国际发展趋势,从建设和研发投入、国际地位和影响、运行效率和共享水平、科技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等角度提供关于海底科学观测网的分析。

目录

  • 封面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编委会
  • 前言
  • 第1章 加拿大海底科学观测网
  • 1.1 加拿大海底科学观测网发展历史
  • 1.2 加拿大海底科学观测网现状
  • 1.3 正在开展的研究计划
  • 1.3.1 了解人类在东北太平洋引起的变化
  • 1.3.2 东北太平洋和沙利旭海的生命
  • 1.3.3 海底、海洋和大气之间的联系
  • 1.3.4 海底泥沙运动
  • 1.4 海洋观测
  • 1.4.1 海洋观测站
  • 1.4.2 移动平台
  • 1.5 加拿大海底观测技术——智能海洋系统
  • 1.5.1 传感器和仪器
  • 1.5.2 观测设施——硬件系统
  • 1.5.3 数字基础设施——海洋2.0
  • 1.5.4 地震早期预警
  • 1.6 经费规模
  • 1.7 研究团队
  • 1.8 国际合作
  • 1.8.1 ONC运行机制
  • 1.8.2 国际科学咨询委员会
  • 1.9 加拿大海底科学观测网发展规划
  • 1.10 加拿大海底科学观测网成果
  • 1.10.1 数据产品
  • 1.10.2 数据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 1.11 加拿大海底科学观测网研究学科态势分析
  • 1.11.1 发文年代趋势分析
  • 1.11.2 发文国家/地区
  • 1.11.3 主要研究机构及合作网络分析
  • 1.11.4 领域及交叉领域分析
  • 1.11.5 发文主题分析
  • 1.11.6 高被引论文分析
  • 第2章 美国海底科学观测网
  • 2.1 美国海底科学观测网发展历史
  • 2.2 科学目标
  • 2.2.1 IOOS科学目标
  • 2.2.2 OOI科学目标
  • 2.3 科学主题及计划
  • 2.3.1 IOOS科学主题及计划
  • 2.3.2 OOI科学主题及计划
  • 2.4 正在开展的研究计划
  • 2.4.1 IOOS研究计划
  • 2.4.2 OOI研究计划
  • 2.5 美国海底观测技术
  • 2.5.1 美国海底电缆技术
  • 2.5.2 系泊
  • 2.5.3 剖面仪
  • 2.5.4 水下自主航行器
  • 2.5.5 水下滑翔器
  • 2.5.6 新型海底上下运动监测传感器
  • 2.5.7 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管理系统
  • 2.6 投资规模
  • 2.6.1 IOOS投资规模
  • 2.6.2 OOI投资规模
  • 2.7 研究团队
  • 2.7.1 IOOS研究团队
  • 2.7.2 OOI研究团队
  • 2.8 国际合作形式
  • 2.8.1 IOOS国际合作形式
  • 2.8.2 OOI国际合作形式
  • 2.9 美国海底科学观测网发展规划
  • 2.9.1 美国发布《维持沿海系泊网络的国家战略》
  • 2.9.2 2018年OOI预算被削减44%
  • 2.9.3 NSF拆除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OOI系泊阵列
  • 2.9.4 OOI预算削减原因解析
  • 2.10 美国海底科学观测网成果
  • 2.10.1 数据产品
  • 2.10.2 数据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 2.11 经济社会综合效益
  • 2.11.1 IOOS的经济社会综合效益
  • 2.11.2 OOI的经济社会综合效益
  • 2.11.3 其他海底观测网的经济社会综合效益
  • 2.12 OOI研究学科态势分析
  • 2.12.1 发文年代趋势分析
  • 2.12.2 发文国家、机构分析
  • 2.12.3 发文主题分析
  • 第3章 欧洲海底科学观测网
  • 3.1 欧洲海底科学观测网发展历史
  • 3.1.1 ESONET CA——第一步
  • 3.1.2 ESONIM——迈向可持续成本模式
  • 3.1.3 阿伯丁宣言
  • 3.1.4 ESONET NoE——整合之路
  • 3.1.5 EMSO——走向制度建设
  • 3.2 ESONET的目标
  • 3.2.1 科学目标
  • 3.2.2 环境和安全运作目标
  • 3.2.3 技术目标
  • 3.2.4 社会和政治目标
  • 3.2.5 长期治理目标
  • 3.3 主要活动
  • 3.3.1 科学活动
  • 3.3.2 数据基础设施
  • 3.4 欧洲海底科学观测网现状
  • 3.4.1 正在开展的研究计划——示范任务
  • 3.4.2 AOEM——北冰洋ESONET任务
  • 3.4.3 ARCOONE——ESONET中的北极业务海洋学网络
  • 3.4.4 与ESONET NoE目标相关的内容
  • 3.4.5 LIDO——倾听深海环境
  • 3.4.6 LOOME——对泥火山爆发的长期观测
  • 3.4.7 Marmara——马尔马拉海在ESONET内的示范任务
  • 3.4.8 MoMAR——大西洋中脊
  • 3.5 硬件:海底高压光缆、连接节点、高带宽通信、服务器和存储
  • 3.5.1 EMSO海底观测站
  • 3.5.2 电缆基础设施
  • 3.5.3 独立观测站
  • 3.5.4 其他服务和支持性基础设施
  • 3.6 研究团队
  • 3.7 国际合作形式
  • 3.8 欧洲海底科学观测网研究学科态势分析
  • 3.8.1 发文年代趋势分析
  • 3.8.2 发文国家、机构分析
  • 3.8.3 发文主题分析
  • 3.8.4 专利年代分析
  • 3.8.5 专利权人分析
  • 3.8.6 技术主题分析
  • 第4章 日本海底科学观测网
  • 4.1 日本海底科学观测网发展历史
  • 4.2 科学目标
  • 4.2.1 ARENA科学目标
  • 4.2.2 DONET科学目标
  • 4.2.3 S-net科学目标
  • 4.3 科学主题及计划
  • 4.3.1 ARENA科学主题及计划
  • 4.3.2 DONET科学主题及计划
  • 4.3.3 S-net科学主题及计划
  • 4.4 正在开展的研究计划
  • 4.4.1 DONET系统
  • 4.4.2 S-net观测网
  • 4.5 日本海底科学观测技术
  • 4.5.1 DONET系统技术
  • 4.5.2 S-net观测网技术
  • 4.6 投资规模
  • 4.7 研究团队
  • 4.8 国际合作形式
  • 4.9 日本海底科学观测网发展规划
  • 4.10 数据产品
  • 4.11 经济社会综合效益
  • 4.11.1 DONET综合效益
  • 4.11.2 S-net综合效益
  • 封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