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西班牙心理学家,浓缩50年研究成熟佳作。那些未曾释怀的过往与心结、生活的种种境遇,如何影响我们成为今天的自己?

内容简介

人类的心理活动有一个共同之处:我们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活在当下。

我们早年受过的心理创伤有明显的侵犯,如身体虐待;也有隐形创伤,如在要求严苛的环境中长大、毫无预料地被羞辱、一部分性格或需求被完全禁止、情绪被忽视,等等,在成长过程中重复发生并累积起来,逐渐摧毁我们的安全感和自尊心。

曾经压抑的创伤和没能释怀的过往,在相似的情境下会被唤醒,引起强烈的情绪波动。这时我们的行为或话语,很容易伤到我们亲近的人,包括我们的孩子。我们会不自觉地从受害者,变成加害者。

作者指出,人是关系性的存在。他在探讨人类关系复杂性的同时,从深度的自我探索开始,修复内在的依恋模式,进而提高心智化的程度与认知自信,培养共情能力,让我们在当下与未来更好地经营关系。重要的是,你要相信,每个人都有疗愈自己的能力。

目录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 推荐序
  • 引言
  • 第1部分 生命早期的情感联系
  • 第1章 关系:个人成长的核心
  • 第2章 安全感画像
  • 一个互相调节的动态系统
  • 在互动中相互影响的后果
  • 最佳激活范围
  • 异质性调节的后果
  • 互相修复
  • 互相修复的效果
  • 镜像化和(相互)主体性的诞生
  • 应变、共振和标记
  • 镜像化的后果
  • 两个趋同的系统
  • 第3章 从外部到内部:内部关系模式的建立
  • 原型和循环:内部运作模式及其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 第4章 适应期望:依恋风格
  • 第2部分 早期心理创伤、依恋紊乱和重构策略
  • 第5章 受到威胁的安全感的四个维度
  • 第6章 依恋紊乱及其与心理创伤的关系
  • “无解的恐惧”
  • 通往紊乱之路:母婴关系失调的早期表现
  • 第7章 创伤、防卫和传递:有心理创伤的父母的内心世界
  • 成年人未解决的依恋心理状态
  • 父母创伤后的再体验和自我保护的必要性
  • 孩子作为创伤后的唤醒源
  • 外化痛苦
  • 作为自我防御的伤害
  • 第8章 想象中的互动、心智化的事物和不被承认的动态
  • 想象中的互动
  • 父母心智化的失败
  • 不被承认的动态
  • 第9章 不安全和创伤的恶性循环
  • 第10章 早期创伤对成长的影响
  • 调节失败和解离
  • 过度激活和解离
  • 心智化的失败
  • 从孩子到父母:心智化
  • 创伤对身份认同的影响
  • 被遗漏的东西:防御性排除和不完整叙述
  • 从孩子到父母:身份认同
  • 第11章 恢复控制:依恋策略的重构
  • 第12章 创伤传递的不连续性路径
  • 第3部分 加强和修复早期关系:以情感连接为中心的干预原则和技术
  • 第13章 如何加强和修复早期关系
  • 第14章 一个独特的临床环境
  • 以联系为中心的两种干预传统
  • 三个前提
  • 干预时间
  • 亲子关系才是病人
  • 社会排斥和依恋关系
  • 第15章 对父母进行治疗工作的安全环境
  • 从进化到治疗:有关照顾者的关系性工作
  • 互相调节的动态系统
  • 最佳激活范围
  • 减少痛苦,增强信心
  • 调节恐惧,降低危险
  • 提供不同的体验来挑战期望
  • 如何进行正向移情的照顾(如何做一位好外婆)
  • 互相修复
  • 修复的两个举措
  • 镜像化和心智化
  • 治疗师的心智化立场
  • 认可和差异
  • 第16章 以联系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的三种技术方法
  • 将孩子放在心上:重新激活和加强父母心智化
  • 观察和描述
  • 探索关于孩子和关系的不同观点
  • 以强化为中心转变父母的自我表述
  • 指出孩子与照顾者的和谐互动
  • 指出未被充分利用的父母技能
  • 指出孩子的依恋信号
  • 利用美好的回忆进行治疗
  • 为了改变而进行的(自我)理解:对解读的使用
  • 解读的领域或焦点
  • 比准确更重要:解读的相关性
  • 用行动解读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9
1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从“孟母三迁”中还能得到什么?

    《三字经》作为在封建社会后期才普及的教义读物,深深根植于每个中国孩子的脑海深处,在孩子启蒙时期被遍遍诵读的也许是 “人之初,性本善。” 而进入叛逆期后,可能只剩下一句用来杠父母的” 文学经典 “:“子不教,父之过。” 三字经成文于南宋,初版里已精准的概括了关于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的故事,“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而后虽经过明清学者的陆续补充修订,这一故事典故却依然冠于篇首。孟母三迁的故事影响颇为深远,西汉时期的《韩诗外传》中,韩婴作古文《孟母戒子》来教化众人,西汉文学家刘向编纂的《烈女传》中最早出现了 “孟母” 这一专有名词,东汉班昭作《孟母颂》,西晋左芬也曾作《孟母赞》,明朝时期钟化民的《祭孟母文》甚至赞扬道:“子之圣即母之圣。“不管是经久不衰的启蒙读物,还是传扬不止的诗词文章,都足以彰显出孟母的教育方式和效果的高认可度。这种影响发于民间,盛于庙堂,孟母被封建统治者塑造成了符合其需要的教育偶像,并对其屡屡封谥,乾隆二年(1737 年)谥为 “邾国端范宣献夫人” 我们或许不需要对一个已有的” 圣人的母亲 “做什么非议,然而或许我们应该承认,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许许多多不同程度上的” 孟母 “,这种教育模式对于早期孩子依恋关系的形成是否真的起到了那么优良的示范和塑造作用呢?这种强制性的,不稳定的情感关系模式,是否真的能够催生出一个又一个不被影响的” 圣人 “呢?------------------------------- 生命早期依恋关系的塑造会影响到一个人乃至成年后的方方面面,在安全、稳定、互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会展示出更社会化、富有同理心、健康且稳定的身体和思维。这是卡洛斯・皮提亚斯・萨尔瓦集结了近 50 年关于早期亲子关系、依恋理论、精神分析的相关研究后,在《未竟的依恋:理解和疗愈内在的创伤》中给出的主要研究结果,同时也给出了很多关于亲自关系的说明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自身及其所经历的过往,进而可以对未来做出更好的控制和预判。本书的作者身兼多职位,是作者、心理学博士、卡米亚斯大学教授和研究员、《开放精神分析》杂志编辑委员会成员,同时还是一位一直从事 “修复早期依恋关系 “的心理治疗师咨询师,能够在做咨询治疗师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并最后集结成书传授给读者。-------------------------------《未竟的依恋》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题行文逻辑,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阐述了生命早期的情感联系,包含个人成长核心、亲子之间的安全感画像及其关系模式的建立和早期亲自可以互相适应的动态系统。其次讲述了早期安全感受到威胁之后的心理创伤、心理创伤的代际传递以及这种代际传递对亲子关系造成的恶性循环、在关系形成早期受到的创伤对于后续成长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环节作者指出: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恶性循环,是因为亲代无法从自己所经受的创伤中自我修复,大部分父母也不知道自己也会作为曾经关系的受害者出现,而正是这种创伤经历才导致他们无法形成与孩子的良性互动,故父母能修复自我,才是减缓对孩子不良影响的关键步骤。最后作者提出了自己作为治疗师的建议,通过分析临床状况,提供了具体、精确的 “以联系为中心的” 三种治疗方法。--------------------------------01 婴儿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
    ” 亲子关系是一个动态的互动调节系统。“早期的婴儿会通过自己的反应与母亲互动,母亲通过自己的异质性调节能力,使婴儿反应中积极的部分放大,缓解情绪中消极的部分,好的互动可以使这种状态达到平衡。在早期的亲子关系中,这种平衡提供了两种形象的作用形式,其一,母亲给了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使得孩子能够在体会到消极、恐惧、脆弱时寻求母亲的帮助;其二,是避风港之外,还能作为一种安全的象征,让孩子可以勇敢地探索周遭的世界。这两者同时具备的早期依恋关系可以称为健康的、稳定的、良性的。02 持续性亲密,间歇性发疯
    “在无事发生时,两者亲子互动的质量可与拥有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亲子互动相媲美,但当孩子传递出痛苦、害怕、愤怒或不安的状态信号时,这种平静的调节系统就会被打破。换句话说,这些母亲并不是一直都处在心理创伤中,而是在应该为孩子发挥避风港的作用时,才尤其处于这种状态。” 在早期的依恋关系中,除了安全型、焦虑矛盾型和回避型亲子关系外,还存在一种矛盾的状态,即,照顾者对孩子而言既是威胁的来源(孩子会恐惧、屏蔽、逃离照顾者),也是唯一可能的安全感来源(依恋关系的初期的可触及面本身被限制),这种状态会造成孩子的依恋紊乱,此类孩子无法发展出系统化的方式处理与外界的关系,一边期待依恋,一边又拒绝。父母在碰到孩子有消极反应时的应激状态,这种时候会让父母想起自己曾经遭受过的心理创伤。在成长中逐渐被累积,无论显性或是隐性,没有被释怀和抚慰的伤口都会逐渐侵蚀客体的安全感和自尊,使得再次遇到相同的场景时,引起父母剧烈的感情波动,也就是父母在孩子寻求帮助时会突然异常地伤害孩子的原因。03 亲子关系的复制粘贴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面临人际关系中出现困难的情况时,有心理创伤的孩子会倾向于使用…… 他们已经加工和理解并根植于内心的对关系的认识来处理问题。从长远来看,这些脚本也可能被继续使用在他们与自己的孩子的关系中。” 一个蛮经常出现的指责是:” 你怎么跟你妈 / 爸一模一样?“另一个蛮经常出现的告诫是:“你看看他爸 / 妈什么样,以后他就是什么样。” 还有一个蛮经常出现的玩笑是:“以后咱俩的关系,早晚会跟现在我和你姥姥 / 姥爷 / 爷爷 / 奶奶一样!” 但以上却都有可能是事实,因为遭受过心理创伤的亲代在面对困惑和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倾向于使用他们自己的内在逻辑和认知来处理问题,而每当问题得到解决后,就会继续强化这种心理认知。极少数人会因为受过苦而尽力避免让孩子再遭受相同的问题,于是会出现另一种形式的过分关照。这样的相处模式其实可以归纳为一种 “因为没见过好的所以只能用错的 “的思维逻辑,也就进一步造成了创伤的代际传递形成家庭内部逻辑闭环的恶性循环。04 亲子关系的修复 “修复联系包括帮助父母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 治疗师鼓励照顾者用新的方式叙述和评价自己,并在新的方式出现后努力强化、使用。” 作者在临床治疗时会引导父母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自我,读完这本书后,我相信每一对父母都可以反思并且试图重新建立安全的关系,有意识的强化自我并且摆脱过去的心理创伤,同时可以更加了解自己每一次对孩子破防的动机。再次面对孩子的时候父母也不仅仅作为 “一个幼儿的父母”,还可以跳出来,剥离自身对于过去创伤的被动,告诉自己,“我曾经遭受过这样的创伤,这是我的问题,我的孩子没有站在原来施害者的角度攻击我,我在这段关系里也并不是一个被苛责和拷问的受害者形象,我可以找到我和这个新生命的平衡。” 了解自己恼怒的原因,有时候比接受和摆烂,更有效。结语回到开头的孟母,或许对于小孟子来说,能够回家后跟母亲袒露自己不想学习的消极想法,以及能放心探索外在世界,可以一定程度上说明早起双方的动态关系状态良好,但幼儿与周遭世界建立的平衡和联系被打断和阻隔,这种随时会抽离的不安全感和不稳定性有可能会造成幼儿对于避风港的质疑和不信任,甚至一直重复还会触发消极心理的解离状态。这种对幼儿施加的消极作用,很可能是来自于母亲早期经历的心理创伤。心理创伤的代际传递可能会形成新的恶性循环。我无意指责孟母这样较为粗暴的方式忽略了与孩子早起的互动性,我们必须要承认,每个时代的人都具有其特定的局限性。但读过这本书之后,对于现今存在的一个个 “孟母” 们,是否应该去思考,如何与孩子在幼年时期建立更加良性的互动环境?能够有张有弛的面对孩子对自己所做出的反应,即使那个反应也许并不是你所喜欢的、期待的。不提供过多过分的保护,给孩子留一片可以自己 “探索” 的空间,同时能够及时对他的失落和脆弱做出反应,成为一个可以依靠的坚实的后盾。除此之外,这本书更重要的也是在告诉我们,其实我们在面对孩子的消极反应时,所做出的沮丧、崩溃、愤怒,也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一段时间内太累、又或是 “我没有能力当好一个好的爸爸 / 妈妈。” 的自我苛责。其实一切都是有据可循的。只有找到自己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做出另孩子惊吓、令自己失望的原因(或许因为自己早期也曾经被这样对待过),积极地面对这样表现的自我,不再去逃避曾经那个也受过伤害的自己,才会更好的解决自己与孩子的问题。一切都不是不可改变的,也不是不可宽恕的,接纳自己,坦诚面对自己的问题,才能好好善待他人,何况那个人还是自己的孩子。与此同时,还有不可忽视的一点在于,在发现自己碰到问题的时候,寻求外部专业从业者的帮助也是一条不可多得的途径,为人父母并不是专业人士,能够在分身乏术的生活中反思自己的问题实属不易,但专业治疗或许也是减少精神内耗的一种方式。本书作者援引温尼科特对于 “足够好的母亲” 的定义:“她们可能会在孩子的问题上犯下可控范围内的失误,但这些失误也让她们逐渐成为成熟的母亲。”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有曾经从未发觉的心理创伤,并努力了解自我,并对此做出改变,毕竟亲子关系和社会关系,都是动态平衡,良性循环形成后,得到治愈也就是时间问题了。就像作者在引言开头引用的那句莱昂纳德・科恩的名句:“以避难者的身份,全心向爱。”

      2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未竟的依恋》:难以想象,父母的情绪状态对孩子影响有多大

      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 “静止实验”。他先让一个妈妈和孩子互动,孩子非常开心,并积极回应妈妈。然后,让妈妈再换作没有表情的脸,孩子察觉妈妈的变化后,想要引起妈妈的注意,仍然没有获得反馈,无论孩子怎样做,妈妈都一直面无表情。实验最后,孩子情绪崩溃,开始大哭。由此得出结论:孩子从婴儿时期就会有情感需求,在与妈妈互动的过程中,他也渴望得到妈妈的积极回应。在情感关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孩子会表现出积极、快乐的精神状态。反之,在父母的消极、回避、冷漠的回应中,则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形成依恋紊乱。感情关系是人类成为真正的人的重要一环,那些生命早期安全感相对较高的亲子关系是婴儿的身体和思维健康发育的基础。然而,安全感是什么?作为父母,要如何建立及发展一个不成熟、依赖性强的孩子和一个成年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与安全感呢?西班牙心理学博士卡洛斯・皮提亚斯・萨尔瓦在《未竟的依恋:理解和疗愈内在的创伤》(以下简称:《未竟的依恋》)中给出了答案。卡洛斯,心理学博士,在马德里卡米亚斯大学担任教师和研究员,并一直负责 “第一联盟:修复早期的依恋关系” 这一专注于弱势家庭以及幼儿园和学前学校建立联系的干扰项目。他最了不起的地方是,能把项目本身与很多有关家庭和孩子的临床治疗工作结合,从而拥有得天独厚的观察视角,也使其知识结构更丰富、真实。在《未竟的依恋》中,卡洛斯告诉我们,成年人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在健康的情感状态下长大,并对自己和周遭的环境有基本的信任,以及忽视和伤害对儿童心理情感培养会产生什么影响。儿童在这种有威胁性的人际环境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求得生存,最后还提出了以修复有心理创伤的成年人和儿童之间的关系为重点的心理治疗方法。01 以安全感为标志的生命早期的情感关系
      婴儿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父母仅仅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是不够的,还要带他真正融入这个世界。他哭着要人抱,当妈妈离开时又会用眼神一直盯着妈妈,当他自己具有活动能力的时候,就从眼神追踪演变成行动上的跟随。因此,婴儿不仅与生俱来有与人他人建立联系的愿望,还被赋予一些确保联系能被建立并得到维持的技能。“感情关系是人类成为真正的人的重要一环” 妈妈和孩子之间的语言、表情、行为上的交流,一种动态的互动,都可以被定义为 “安全” 的要素。妈妈和孩子的行为不仅是两个人的叠加,在他们的互动中需要一种运行着的 “互相调节的动态系统”,它时刻都在变化,因互动双方而发生变化,这其实就是 “相互调节”,因为互动的双方都在试图改变另一方的行为并对对方产生影响。妈妈能根据婴儿的行为、表情等状态不断变化的需求,调整孩子的情绪状态,并将孩子的情绪处于一种 “最佳激活范围” 达到平衡状态。因此,早期的情感关系不仅要妈妈和婴儿保持互动的调节状态,还要求妈妈对孩子的不同情绪状态做出反应。“依恋关系中的重要任务(照顾者)使婴儿在生命早期能够在越来越长的时间里保持敏感、警觉的状态,从而获得更多、更强烈的外部刺激,敢于尝试新技能。” 然而,妈妈对孩子的情感状态做出的改善和努力,并不会每次都得到及时回应。研究表明,在稳固的依恋关系中,妈妈和孩子的互动调解一致状态的比例大概在 30%。另一方面,妈妈比孩子更具有调解能力,也更有能力进行重新调整。因此,亲子关系在情感互动过程中如果出现断裂,想要重新达成一致,还需要妈妈通过动态调解,帮孩子恢复到平衡状态,实现 “互动修复”。当孩子感到过度刺激和不舒服时,妈妈使用一些修复措施,比如指出孩子的不适感(宝贝,你累了,你不开心了)与孩子共情,同时对自己的语气和面部表情进行调整,表达与孩子内心相似的体验,即镜像化。父母和孩子的互动过程中的镜像化,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被父母看到、认可并接受。父母的行为可以让孩子产生愉悦感。孩子发现自己能够引起父母和自己相似的情感经验,这种掌控感可以抵消消极状态的影响,有助于孩子的情感调解和安全感的增加。具有安全感的孩子对周围世界都有一种 “基本信任”,让他产生一种 “有能力” 的感觉,也是他日后自信的原动力,更是儿童身体和思维健康发育的基础。02 依恋紊乱、早期心理创伤对成长的影响
      卡洛斯在《未竟的依恋》中列举了一个妈妈和孩子互动的案例,是早期关系的心理创伤中安全感方面出现的失误行为。两岁半的男孩在地板上玩耍,玩玩具的声音很吵,而且在屋里走来走去,时不时会挡住妈妈的视线。妈妈很生气抢走了男孩手里的玩具,男孩开始哭,妈妈生气地说:你不让我看电视,你也别玩玩具,不要哭了。男孩不仅没有停止,反而哭得声音更大,躺在地上又踢又叫。妈妈更生气了,不仅打了男孩耳光,还抓住男孩肩膀,摇晃他,让他不要哭。在这次亲子互动中,妈妈和孩子都释放信号想要改变对方,但是都没能成功。妈妈想要安静地看电视,让儿子不要哭。男孩发出越来越恐惧的信号也没有能让妈妈的愤怒变成保护自己的情感状态。母子之间没有形成一个相互调节的动态系统。儿童应对创伤会有两种反应模式:过度激活和解离。过度激活,是人类集体的报警反映,存在于生理系统和心理系统中,让儿童准备好逃避危险。人在过度激活状态下,心率增加,瞳孔扩大。主观上恐慌、哭泣进行求助等,这些状态对儿童来说,心理创伤的危险情况无法避免。孩子在试图获得帮助的行为或者表达的情感需求往往会刺激到对方,最后受到更严重的伤害。因为,孩子的痛苦会重新激活父母的情绪以及内心深处没有解决的心理创伤有关的记忆,这些父母就会忽视或攻击这些信号的发出者保护自己。结果孩子就会陷入无法解决的恐惧中,进而引发第二种反应模式 “解离”。在依恋关系中经历的创伤导致孩子的警觉系统和疼痛系统异常活跃,一旦这种痛苦得不到释放,孩子的身体就会进入解离。解离,是一种防御性状态,往往被用作一种慢性的自我保护策略,导致儿童的认知 - 情感能力逐渐恶化,出现内部分裂。解离是指暂时失去与外部现实和主观体验的联系,是一种 “代谢性停滞”,减少关于疼痛和恐惧的主观感受。书中列举了一个小男孩长期被继父毒打,后来男孩形成了一种慢性麻醉,再被打时感觉不到疼痛。在心理层面上停滞,对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感知、思考或情感受到严重限制,恐惧减少;在行为上,从过度激活到消极状态,变得顺从、退缩,处于迷茫和麻痹的状态。如果在有心理创伤的情况下,解离被反复、长期使用,就会对心理发展产生毁灭性的影响。03 以情感连接为中心的修复原则重构亲子关系


      心智化父母对孩子的伤害,往往是父母难以结合实际去检测和理解孩子的感觉、想法和需求,而且难以把孩子放在心上。因此,加强父母对子女的心智化,是以联系为中心的常见干预措施之一。很多父母认为孩子的行为没有内部依据,很难发现孩子的内部需求,认为孩子的行为就是 “纯” 行为,难以认识到心理状态会对养育孩子产生影响。因此父母对孩子的伤害就是,用自己的行为(控制或惩罚)来回应孩子的行为。孩子的行为或身体语言,比如耸肩、哭泣、用眼神寻找父母等都是孩子内心情感状态发生变化时释放的信号,父母一定要去捕捉孩子内心正在发生的事情的信号。一个孩子去陌生的地方见到陌生的人,可能会局促不安,躲在父母身后不敢跟陌生人交流。父母就需要把孩子的外部表现和内心世界连接起来,把对孩子的描述纳入孩子的心理状态,孩子局促不安的行为可能是太害羞、太紧张。因此,孩子的很多行为都能在内心深处找到依据,不是凭空出现的,重视孩子的心理状态,而不是仅仅对孩子的外在表现进行笼统、恶意的解读。卡洛斯在《未竟的依恋》中说,父母不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解读,而是要对发生的事情进行描述。用描述性的语言表达孩子可能想到或感觉到的东西。孩子能够和有同理心的父母进行互动、调整情绪,更有助于孩子培养安全的体验。以强化为中心以强化为中心的干预理念旨在通过一个新的、不同的、能够传递出照顾者和孩子善良形象的工具化视角,即治疗师的视角,激活父母自我形象的变化。解读解读的作用,可以帮助父母把孩子的要求和父母曾经被过度要求的经历分开,这样父母作为父母的体验才能赋予新的意义。其重要性在于调动病人积极进行自我观察和自我反思,使父母以更宽广的视角看待与孩子的关系,并使父母在育儿时间中拥有更多的决定权。父母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尤其是在婴幼儿时期,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稳定的依恋关系,孩子就会感到惊慌和恐惧。早期的依恋关系对孩子来说是其获取外界安全认知的重要来源。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如果能从镜子里看到自己是受欢迎的,这便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礼物。卡洛斯的《未竟的依恋》通过对人类早期安全感画像,以广阔的视角描述了父母要做哪些事情才能让孩子在一个健康的情绪状态下长大,并拥有相信自己、相信周边环境的能力。并告诉我们生命早期的情感连接如何影响我们日后的关系模式?为人父母如何加强和修复早期关系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原生家庭?如果你曾经有过心理创伤又或者想给孩子一个更安全的家庭环境,都可以把这本书拿来读一读。人的一生是不断收集自我的过程,每个人都有重整身心,打开心结,疗愈自我,经营好关系的能力。愿你读罢本书,能获得自信,收获洒脱而又丰富的人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遗传”的创伤:自卑的母亲,焦虑的父亲等等,会投射到婴儿身上

        作为曾经的情感咨询师,可以把来咨询我的客户大致可以分成几个类型:有的爱的太多,把对方吓跑了;有的爱的太少,把对方气走了;还有的节奏完全不对等,一个爱了,一个还没爱,等到另一个爱了,这个已经不爱了。虽然形形色色的客户来咨询,给我印象极为深刻的,是一个叫红衣(化名)的男孩子。男孩小时候遭到过严重的校园霸凌,内心受到过严重的创伤。那段日子,虽然他一直希望能有一个保护者出现,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与关爱,然而幼小的他得到的,只有更深刻的绝望。这段经历给男孩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害,以至于他一直希望生命中有一个存在,温柔强大,事无巨细。当然,他没有遇到,当他进入到亲密关系的时候,自己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这样一个存在。但过往的创伤,导致他无法灵活的调整为最佳水平来应对来自伴侣的各种需求和情绪。然而我们可以在中间看到的一个事情是,男孩子是把原来受伤的自己投射到了女孩子的身上,他看到了自己的创伤,但正因为如此,他无法看到伴侣的内心,导致了最后的分手。除了关系方面的分析,有一个点是很值得我们关注的,早期的创伤会导致人们在亲密关系中失败。这是我一直没有综合去理解的一个议题,直到我遇见了《未竟的依恋:理解和疗愈内在的创伤》,这是由西班牙著名心理学家卡洛斯・皮提亚斯・萨尔瓦所著,针对依恋关系的影响和干预做了翔实严谨的论述。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围绕关系为核心论述了生命早期的情感联系是如何影响人日后的发展的,不良的情感联系是如何制造伤害的以及如何干预和治愈。生命早期的情感联系,感性世界内核的基础。这一时期形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便成为后期的安全感和对世界的信任感,这也与一个人的自信水平有直接关系。早期不良的情感联系,会导致直接而影响持久的心理创伤,以至于依恋的紊乱。当然我们是可以依靠自己对与这些情绪的觉知,改善自己以及改善下一代的情感联系。本书的最后,是对于咨询师的相关建议,针对此类的情况该如何运用专业的技巧去进行干预和治疗。1、这是一本治愈之书。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观点,改善情绪的第一步是去认识这个情绪。这本书似乎能够让我们看到在生命之初婴儿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安全感和与这世界的联系,与此同时,那些深埋在心里的隐痛是如何一步步产生的,以及如何影响我们日后的生活的。那些没来由的情绪是从哪里来的,看完这本书之后,似乎把这些过程一幕幕展现在眼前,当我们认识了这些东西之后,当我们濒临崩溃的边缘,理性的元素便会将我们拉回现实以避免我们在这没来由的情绪中沦陷下去。2、这本书让我们溯源到创伤本身的源头。当我们面临来自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时,即便这些伤害可能已经过去了很多年,这余震还是会影响我们方方面面。当我看完这本书后,似乎也能够理解带给我们伤害的父母了。因为他们本身有来自更年长一辈的伤害,在面对抚养我们这个艰巨的任务时,这些伤害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效应。当我们理解,父母也是 broken 的时候,我便释然了。那些情绪,那些愤怒源自更深层次的恐惧和不安。3、对抚养下一代有指导意义。这本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我们识别了自己的创伤,识别了这些创伤的原因,当我们面对下一代的抚养时,看着那张稚嫩的小脸,想给他最好的时候,你也能够直到自己该怎么样能够提供一个更好的情感环境来滋养自己的孩子们。当我读完这本《未竟的依恋:理解和疗愈内在的创伤》时,我有一种久违的宽广感受。因为懂得了自己,也因为懂得了别人。理解了创伤,便治愈了创伤。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