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6G潜在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

内容简介

随着5G商用部署的稳步推进,6G的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目前业界已经对6G的场景与需求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初步达成共识,认为6G将实现数字孪生、智能泛在的愿景,在峰值速率、时延、连接密度、可靠性、频谱效率和定位能力等方面将远超5G,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

全书共10章。第1章介绍了6G研究的概况,包括发展愿景、驱动力、垂直服务与各国研究现状,第2章介绍了6G用例与性能指标,第3章介绍了6G通信的频谱,第4章介绍了6G面临的挑战与潜在关键技术,第5章介绍了编码、调制与波形,第6~10章介绍了空间资源利用技术,包括OAM、RIS、MIMO、Cell-Free与全息技术。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前言
  • 第1章 概述
  • 1.1 历史回顾
  • 1.1.1 从蒸汽时代到互联网时代
  • 1.1.2 1G到5G的发展
  • 1.2 6G发展驱动力
  • 1.2.1 5G的限制
  • 1.2.2 宏观驱动力
  • 1.3 6G总体愿景
  • 1.4 6G未来垂直服务
  • 1.4.1 面向2030年的工业4.0+的服务
  • 1.4.2 面向2030年的移动运输服务
  • 1.4.3 面向2030年的电子健康服务
  • 1.4.4 面向2030年的金融服务
  • 1.5 全球6G研究进展
  • 1.5.1 6G标准化组织
  • 1.5.2 各国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2章 6G用例与指标
  • 2.1 6G服务的演进
  • 2.2 6G用例
  • 2.2.1 全息通信
  • 2.2.2 沉浸式XR
  • 2.2.3 触觉网络
  • 2.2.4 数字孪生
  • 2.2.5 工业4.0+
  • 2.2.6 互联机器人自主系统
  • 2.2.7 智能运输系统
  • 2.2.8 无人机技术
  • 2.2.9 新型智慧城市群
  • 2.2.10 智能医疗
  • 2.2.11 无线脑机交互
  • 2.2.12 全球连接和集成网络
  • 2.3 6G的指标
  • 2.3.1 数据传输速率
  • 2.3.2 超低延迟
  • 2.3.3 极高的可靠性
  • 2.3.4 定位能力
  • 2.3.5 覆盖能力
  • 2.3.6 频谱效率
  • 2.3.7 能量效率
  • 2.3.8 计算性能
  • 2.3.9 安全能力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6G全频谱通信
  • 3.1 移动通信频谱的演变
  • 3.1.1 从1G到5G:移动通信频谱发展
  • 3.1.2 全频谱通信驱动力
  • 3.2 6G频谱定义与特点
  • 3.2.1 6G频谱定义
  • 3.2.2 不同频段的特点
  • 3.3 6G频谱新用例
  • 3.3.1 长距离回程
  • 3.3.2 传感网络
  • 3.3.3 联合雷达通信应用
  • 3.3.4 自动汽车驾驶
  • 3.3.5 智能建筑与智能城市
  • 3.3.6 无线认知
  • 3.3.7 精确定位
  • 3.4 6G频谱面临的挑战
  • 3.4.1 无线电硬件
  • 3.4.2 多频段共存
  • 3.4.3 传播损耗
  • 3.4.4 频谱管理
  • 参考文献
  • 第4章 6G面临的主要挑战与使能技术
  • 4.1 6G面临的主要挑战
  • 4.1.1 高精度信道建模
  • 4.1.2 极致性能传输
  • 4.1.3 网络全覆盖
  • 4.1.4 网络异构约束
  • 4.1.5 海量数据通信
  • 4.1.6 新频谱利用
  • 4.1.7 联合管理
  • 4.1.8 低功耗绿色通信
  • 4.1.9 数据与通信安全
  • 4.1.10 终端能力
  • 4.2 6G关键使能技术
  • 4.2.1 基础传输技术
  • 4.2.2 空间资源利用技术
  • 4.2.3 频谱利用技术
  • 4.2.4 人工智能辅助的通信
  • 4.2.5 应用层技术
  • 参考文献
  • 第5章 编码、调制与波形
  • 5.1 编码
  • 5.1.1 Polar码
  • 5.1.2 Turbo码
  • 5.1.3 LDPC码
  • 5.1.4 Spinal码
  • 5.1.5 物理层网络编码
  • 5.1.6 算法及有关方案
  • 5.2 调制
  • 5.2.1 6G中的调制
  • 5.2.2 索引调制
  • 5.2.3 OTFS技术
  • 5.2.4 高阶APSK调制
  • 5.2.5 过零调制及连续相位调制
  • 5.2.6 信号整形
  • 5.2.7 降低PAPR
  • 5.3 波形设计
  • 5.3.1 多载波波形
  • 5.3.2 单载波波形
  • 5.4 FTN传输技术
  • 5.4.1 FTN传输技术的原理
  • 5.4.2 6G中的FTN
  • 参考文献
  • 第6章 OAM
  • 6.1 OAM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发展
  • 6.1.1 OAM理论基础
  • 6.1.2 OAM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发展
  • 6.2 OAM波束的产生
  • 6.2.1 常规OAM产生方法
  • 6.2.2 超表面技术
  • 6.2.3 其他生成方法
  • 6.3 OAM的接收
  • 6.3.1 单点接收法
  • 6.3.2 全空域共轴接收法
  • 6.3.3 部分接收法
  • 6.3.4 其他接收方法
  • 6.4 基于UCA的OAM通信系统
  • 6.4.1 模型简介
  • 6.4.2 信道模型
  • 6.4.3 通信系统性能分析
  • 6.4.4 非理想条件分析
  • 6.5 基于OAM的多模传输与多径传输
  • 6.5.1 多模态OAM复用
  • 6.5.2 OAM信道的多径效应
  • 6.6 OAM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 6.6.1 OAM与MIMO结合
  • 6.6.2 OAM与OFDM结合
  • 6.7 OAM技术面临的挑战
  • 6.7.1 非对准情况下OAM的传输
  • 6.7.2 OAM发散角的抑制或消除
  • 6.7.3 OAM-MIMO的天线拓扑研究
  • 6.7.4 OAM模态选择
  • 6.7.5 OAM应用场景的选择
  • 6.8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智能超表面
  • 7.1 智能超表面简介
  • 7.1.1 智能超表面基本原理
  • 7.1.2 相关概念和名词含义
  • 7.2 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 7.2.1 技术的起源和发展
  • 7.2.2 研究项目情况
  • 7.2.3 智能超表面各方面研究现状
  • 7.2.4 研究意义
  • 7.3 智能超表面的分类
  • 7.3.1 按照功能划分
  • 7.3.2 按照调控划分
  • 7.3.3 按照响应参数划分
  • 7.4 6G中有前景的应用
  • 7.4.1 辅助通信
  • 7.4.2 节约成本
  • 7.4.3 非通信用途
  • 7.4.4 应用实例
  • 7.5 智能超表面的硬件实现
  • 7.5.1 基本硬件结构
  • 7.5.2 信息超材料
  • 7.5.3 可调电磁单元的实现
  • 7.5.4 控制单元的实现
  • 7.5.5 面临的挑战及方向
  • 7.6 智能超表面辅助通信
  • 7.6.1 信道模型
  • 7.6.2 理论性能分析
  • 7.6.3 关键算法
  • 7.7 RIS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 7.7.1 RIS与NOMA结合
  • 7.7.2 RIS与UAV结合
  • 7.7.3 RIS与FD结合
  • 7.7.4 RIS与THz结合
  • 7.7.5 RIS与AI结合
  • 7.7.6 智能超表面与无线电能传输结合
  • 7.7.7 智能超表面与定位和传感技术的结合
  • 参考文献
  • 第8章 MIMO
  • 8.1 超大规模MIMO
  • 8.1.1 背景
  • 8.1.2 硬件与架构问题
  • 8.1.3 工作模式
  • 8.1.4 一比特量化预编码
  • 8.1.5 面临的挑战
  • 8.2 超大规模波束成形
  • 8.3 超密集MIMO
  • 8.3.1 背景
  • 8.3.2 分离技术
  • 8.3.3 MIMO天线的解耦
  • 8.4 透镜MIMO
  • 8.4.1 背景
  • 8.4.2 使用透镜阵列的波束空间
  • 参考文献
  • 第9章 无蜂窝大规模MIMO
  • 9.1 背景
  • 9.2 系统模型
  • 9.2.1 上行链路训练
  • 9.2.2 下行链路有效载荷数据传输
  • 9.2.3 上行链路有效载荷数据传输
  • 9.3 性能分析
  • 9.3.1 Large-M分析
  • 9.3.2 有限M的可达速率
  • 9.4 导频分配方案
  • 9.4.1 效用式
  • 9.4.2 可扩展式
  • 9.5 DCC选择
  • 9.6 性能比较
  • 9.6.1 大规模的衰落模型
  • 9.6.2 参数和设置
  • 9.6.3 结果和讨论
  • 9.7 优势
  • 9.8 研究挑战
  • 9.8.1 实用的以用户为中心
  • 9.8.2 可扩展的功率控制
  • 9.8.3 高级分布式SP
  • 9.8.4 低成本组件
  • 9.8.5 前程信令的量化
  • 9.8.6 AP的同步
  • 参考文献
  • 第10章 全息技术
  • 10.1 全息通信
  • 10.1.1 全息型通信
  • 10.1.2 基于全息通信的扩展现实
  • 10.2 6G无线网络的全息MIMO表面
  • 10.2.1 HMIMOS设计模型
  • 10.2.2 功能、特征和通信应用程序
  • 10.2.3 设计挑战与机遇
  • 10.2.4 结论
  • 10.3 全息MIMO信道的自由度
  • 10.4 有源相控阵
  • 10.5 全息波束成形
  • 10.6 全息光束形成与相控阵比较
  • 10.6.1 性能比较
  • 10.6.2 成本比较
  • 10.6.3 功率比较
  • 10.6.4 尺寸和重量比较
  • 10.6.5 总结
  • 10.7 全息无线电
  • 10.7.1 全息无线电的实现
  • 10.7.2 全息无线电的信号处理
  • 10.8 全息广播
  • 10.9 全息定位
  • 10.9.1 全息定位的基本极限
  • 10.9.2 审查的算法
  • 10.9.3 未来方向
  • 10.10 关键基础设施
  • 参考文献
  • 反侵权盗版声明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