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06千字
字数
2019-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力图建立完整的犯罪概念的但书理论,使之成为犯罪概念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容简介
在司法实践中,没有国家会对轻微危害行为一律给予刑罚制裁。不处罚轻微危害行为,意味着需要确定犯罪成立的量度,是为犯罪定量。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为犯罪定量确定了法律依据,具有出罪与入罪双重功能。作为但书理论根据的社会危害性理论,是主观判断与客观判断、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有机统一。在构建犯罪构成论体系时,应当包含体现犯罪量度的要件。但书规定对界定排除犯罪性行为是否过当,对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的处罚范围以及既遂犯的处罚类型,以及对共同犯罪中的共谋共犯、帮助犯与教唆犯的处罚范畴等,均具有直接影响。以但书为依据,在具体犯罪的定量上应坚持立法定量与司法自由裁量并行原则。适应但书定量需要,应对我国刑法中的罪刑体系加以改革及完善。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序
- 绪论
- 第一章 《刑法》第13条但书概述
- 第一节 但书的含义
- 一、但书含义的解读
- 二、但书与前段规定的关系
- 第二节 但书的功能
- 一、有关但书功能的理论争议
- 二、但书的出罪功能与入罪功能
- 第三节 但书的适用
- 一、但书适用的可塑性
- 二、定罪情节的适用方法
- 三、但书中“情节”之具体运用
- 第四节 但书与域外理论中相关概念之比较
- 一、但书与社会相当性
- 二、但书与社会常规
- 第二章 但书与社会危害性理论
- 第一节 但书是社会危害性理论的立法化
- 一、社会危害性理论及其争议
- 二、传统理论的法律渊源及其内在缺陷
- 三、但书的理论依据新论
- 第二节 社会危害性的基本属性
- 一、社会危害性具有客观性
- 二、社会危害性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有机统一
- 第三节 社会危害性理论与罪刑法定原则
- 第四节 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
- 一、通说及其遭遇的挑战
- 二、社会危害性中心论与刑事违法性中心论
- 三、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的辩证统一
- 四、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在定罪中的地位
- 第五节 社会危害性与法益侵害
- 第三章 但书与犯罪构成论体系
- 第一节 犯罪构成论体系的立法依据
- 一、犯罪构成论体系的构建必须以但书为基础
- 二、但书与德、日犯罪论体系之间的冲突
- 第二节 但书与犯罪构成要件体系
- 一、犯罪构成要件需要体现但书规定
- 二、犯罪构成量度要件或要素
- 三、犯罪量度要件的本质
- 四、犯罪量度要件的评价内容
- 第四章 但书与排斥犯罪性事由的限度
- 第一节 但书与正当防卫的限度
- 一、但书与一般正当防卫的限度
- 二、但书与特殊正当防卫的限度
- 第二节 但书与紧急避险的限度
- 一、但书视野下通说等的缺陷与不足
- 二、但书与紧急避险限度的界定
- 三、生命无价与损害生命权无限度
- 第五章 但书与犯罪停止形态的处罚范围
- 第一节 但书与预备犯的处罚范围
- 一、预备犯概述
- 二、预备犯的处罚根据
- 三、但书与预备犯的处罚范围
- 四、但书与预备行为实行化的处罚范围
- 第二节 但书与未遂犯的处罚范围
- 一、未遂犯概述
- 二、但书与未遂犯的处罚范围
- 三、手段不能犯与迷信犯的界限
- 第三节 但书与中止犯的处罚范围
- 一、中止犯概述
- 二、中止犯的法律性质
- 三、但书与中止犯处罚范围
- 第四节 但书与犯罪既遂形态
- 一、犯罪既遂形态概述
- 二、但书与犯罪既遂形态的范畴
- 第六章 但书与共同犯罪的处罚范围
- 第一节 但书与共谋未实行的处罚范围
- 一、共谋未实行的含义
- 二、不纯正的共谋不作为的处罚范围
- 第二节 但书与中立帮助行为的处罚范围
- 一、中立帮助行为概述
- 二、中立帮助行为的含义、属性及与其他相关行为的关系
- 三、但书是确定中立帮助行为处罚范围的基本依据
- 四、中立帮助行为类型化及其可罚与不可罚类型
- 五、我国刑法中的相关规定及其适用
- 第三节 但书与独立教唆犯的处罚范围
- 一、独立教唆犯概述
- 二、独立教唆犯的性质
- 三、但书视野下独立教唆犯的处罚范围
- 第七章 但书与刑法分则定罪模式
- 第一节 犯罪定罪模式概述
- 一、犯罪定量模式与不定量模式
- 二、学界有关立法定量的存废之争
- 三、司法定量、建立轻罪处理机制及其评价
- 第二节 但书不属于立法定量
- 一、但书在个罪定罪中的价值与功能
- 二、但书在性质上不属于立法定量
- 三、立法定量的规范形式
- 第三节 但书视野下的定罪双轨制
- 一、我国刑法分则中个罪定罪的缺陷与不足
- 二、但书视野下的定罪双轨制之提倡
- 第四节 定罪双轨制的规范模式
- 一、定罪双轨制下个罪罪状之设计
- 二、定罪双轨制下司法自由裁量权的技术制衡
- 第八章 我国罪刑体系的改革及完善
- 第一节 我国犯罪轻重体系的改革及完善
- 一、犯罪体系概述
- 二、但书与犯罪轻重体系的关系
- 三、我国犯罪轻重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我国刑罚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 一、我国刑罚体系的形成与特征
- 二、我国现行刑罚体系的主要缺陷与不足
- 三、我国刑罚体系改革的基本方向
- 四、我国刑罚体系的完善
-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