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解决从人眼观感到相机呈现照片的转变问题。

内容简介

决定照片成败的真正因素,在于摄影美学。相机与人眼是不同的,它只会忠实地记录眼前的场景,而不能像眼睛那样过滤掉纷繁杂乱的干扰元素,只关注最精彩的部分,即人眼具有提炼的功能,天生具有构图能力。

本书共11章,循序渐进地介绍了构图的想法、选择与审美,恰当的拍摄时间,照片丰富的层次,加减的艺术,照片的画质,合适的后期处理等内容;并对对比较重要的林木、水景、草原、夜景、人像等题材进行了经验总结,帮助广大读者尽快拍摄出漂亮的摄影作品。

目录

  • 封面
  • 版权页
  • 前言
  • 目录
  • 第1章 构图的想法、选择与审美
  • 1.1 完整与不完整的构图
  • 1.2 线条的重叠与展示
  • 1.3 平面的重合与错位
  • 1.4 利用前景去创作
  • 1.5 二次构图的重要性
  • 1.6 构图的想法
  • 1.7 从无序到有序
  • 1.8 从无形到有形
  • 1.9 选择能融入情感的场景
  • 1.10 有法而无定法
  • 1.11 选择
  • 第2章 恰当的拍摄时间
  • 2.1 归根结底是光线
  • 2.2 拍摄案例分析
  • 2.3 不要局限于光线
  • 第3章 丰富的层次
  • 3.1 景别层次
  • 3.2 深度理解影调层次
  • 3.3 配色的艺术
  • 第4章 加减的艺术
  • 4.1 为何要做减法
  • 4.2 减法始终存在
  • 4.3 摄影中的五大减法
  • 4.4 同时做好加与减
  • 4.5 加法的艺术
  • 第5章 照片的画质
  • 5.1 系统和操作的稳定性
  • 5.2 低感光度和高感光度
  • 5.3 对焦
  • 5.4 相机自身设置与合理的后期处理
  • 第6章 合理的后期处理思路
  • 6.1 全局控制:影调、色调与细节的优化
  • 6.2 兴趣点的强化:直接调整
  • 6.3 兴趣点的强化:抠图与局部优化
  • 6.4 帮助相机合成
  • 6.5 堆栈合成
  • 6.6 景物合成
  • 6.7 优化与创意
  • 第7章 林木之美
  • 7.1 寻找兴趣点
  • 7.2 寻找缝隙
  • 7.3 合理的搭配
  • 7.4 色彩和纹理
  • 7.5 光影效果
  • 7.6 特别的林木
  • 第8章 水景摄影
  • 8.1 慢门与快门拍摄水面
  • 8.2 动人的线条
  • 8.3 湿润的小空间
  • 8.4 大面积水域的拍摄
  • 8.5 倒影
  • 8.6 瀑布与溪流
  • 第9章 草原
  • 9.1 什么时候去草原
  • 9.2 控制天际线的位置
  • 9.3 多用黄金构图
  • 9.4 抓住变幻莫测的天气
  • 9.5 善用长焦
  • 第10章 “爬楼”与星空
  • 10.1 “爬楼”
  • 10.2 星空摄影
  • 10.3 堆栈与延时
  • 第11章 人像写真的通用技法
  • 11.1 掌控焦段与人像画面
  • 11.2 突出人物
  • 11.3 让相机与模特的眼睛齐平
  • 11.4 画面完整才好看
  • 11.5 控制线条让画面更具活力
  • 反侵权盗版声明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