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这是一本关于写字的“离经叛道”的书,提笔即可操演。

内容简介

大多数人都想把字写好,但从写字到博大精深的书法,层层精神包裹早已让人望而生畏。写好字真的这么难?其实,大众最想了解的不过是写字有什么规律和诀窍。

本书即抛开一切繁文缛节的约束,另辟蹊径,正本清源,明白地告诉你:书写不过就是个工具,掌握就行。

摒弃“书法教材”的老套,帮助读者顺利完成一条从怀疑到吸引、到尝试,再到接受和认可的汉字形象认识之道。提笔即可操演的汉字造型规律,靠量化做向导,让写字更简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语
  • 知道篇
  • 造型有规律,形态本相近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平行并等距,原则易把控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空白须类同,笔画皆服从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偏旁相搭配,形体不固定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空白这概念,意思有几重
  • (二十六)
  • (二十七)
  • (二十八)
  • (二十九)
  • 个头有大小,相处也和谐
  • (三十)
  • (三十一)
  • (三十二)
  • (三十三)
  • (三十四)
  • (三十五)
  • (三十六)
  • 汉字有主笔,突出有规律
  • (三十七)
  • (三十八)
  • (三十九)
  • (四十)
  • (四十一)
  • (四十二)
  • (四十三)
  • (四十四)
  • (四十五)
  • 空白管笔画,各体都有份
  • (四十六)
  • (四十七)
  • 规律有特征,简明又普适
  • (四十八)
  • (四十九)
  • 做到篇
  • 目标够得着,进取讲实际
  • (五十)
  • (五十一)
  • (五十二)
  • (五十三)
  • (五十四)
  • 但求一般好,指导要具体
  • (五十五)
  • (五十六)
  • (五十七)
  • (五十八)
  • 临帖有讲究,更要做习题
  • (五十九)
  • (六十)
  • 师生要互动,问答举实例
  • (六十一)
  • (六十二)
  • (六十三)
  • 模仿借坐标,落笔有根据
  • (六十四)
  • (六十五)
  • (六十六)
  • 各类练习题,训练有目的
  • (六十七)
  • (六十八)
  • (六十九)
  • (七十)
  • 规律重运用,综合作考察
  • (七十一)
  • (七十二)
  • (七十三)
  • (七十四)
  • 几方作判断,多头得帮助
  • (七十五)
  • (七十六)
  • (七十七)
  • 通识篇
  • 超越黄自元,又遇新问题
  • (七十八)
  • (七十九)
  • (八十)
  • (八十一)
  • 书法建学科,理论是根基
  • (八十二)
  • 规律须简明,量化易执行
  • (八十三)
  • (八十四)
  • 概念有特指,表达须理性
  • (八十五)
  • (八十六)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4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学了这一招,你也可以分辨出好字了

    《写字那点事儿》是一本关于书写的教课书。如果你想了解书法的一些东西,出门左转,他还有个亲戚叫《书法这点事儿》得到电子书也有。《写字》这本书作者的文风很是轻松幽默,将作者的所学所得向你娓娓道来,看这本书就好像前面站着一位老师,在跟你上课,讲的都是朴实的大白话,有时候书中的插图也似乎是网上随手搜了一张甩上来,上面还留有水印 logo😂这本书回答了三个问题问题一:我们评价一个字好不好关键要看什么?一个字好看与否的基因是它的结构,而不是大家认为的笔画或者说笔法。作者认为所有字的造型都由一个 "幽灵" 管着,只要逮住它,那么就能把字写对写好。这个幽灵就是字内的 "空白"。其实我们在看到一个字的时候,往往会注意到它黑色的笔画部分,而自然地忽略掉字内部空白的地方。而作者提出的字内的 "空白论" 就是决定一个字写得好坏的关键,推广开来如果要让通篇文字和谐,那么就要确保每个字的字内空白的类同。怎么做到让字的空白类同呢?作者提出三种武器:笔画平行等距,撇捺走向,突出主笔。问题二:如何练习书写?前面说了这本书是一本教课书,所以书中写了很多类似课堂教学的方法,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临帖,但临帖不是光抄,而是要有比较意识,解析功夫,捕捉能力,思考习惯,把书写当成一项工程去研究,掰开来揉碎了,按照上面提到的评价字好坏的标准,看看自己写的字和帖上的字内空白是否类同。如果不一致就用笔画平行,撇捺走向,突出主笔的三个武器来调整。题外话:作者提出对于初学练字的小朋友来说,临摹黑体字是掌握基本功的一个好的选择,理由就是黑体字的笔画遵循的就是等距平行。其实网上也有建议练书法从隶书篆书开始,而不是从楷书开始,估计也是这个道理。在得到锦囊中也看到练字建议大家从控笔和平行等距的基本功开始改善。问题三:写好字的规律是什么?对于怎么写出一个好字的问题,古代未总结,现代缺研究,大家只能跟着感觉走,没有标准可言,这本书的作者就希望在这个课题上给出一个 "立法",从而可以升华和推展,这也就是作者希望将 "空白论" 引入进来,希望将感觉的东西变成理论,并可以用来指导的一个理论。我也是一个写字的入门者,平时写字拎出来看单字觉得还可以,但通篇一看就觉得怎么看都觉得别扭。估计这就是空白不类同造成的吧。读了这本书让我一下子有了顿悟,这就是踩着巨人脚印的好处,少走弯路。这是我 2021 年的第 4 篇书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提高日常书写,不要错过的好书!

      我刚开始读文时,发现其引用的理论很先进和严谨,感觉言语犀利,是个严厉热血的中青年老师。没想到作者年近八十岁了。确实有足够的书法和书写的教学经验,本书有详细的图例,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日常书写水平。可以说随便摘出一句话来,就是教案。对书法培训的老师也很有帮助,我感觉相见恨晚。透过现象看本质,“字体” 和 “书体” 的区别?作者苦口婆心强调字形结构的重要性,“主笔唯一”、“空白” 等等。书写和书法是不同的两条路,本书是讲《写字那点事》,作者还有一本《书法这点事》也超棒!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洞察

        看了《写字那点事》,我仿佛得了强迫症,每每见到一个字,就套用 "空白类同" 来看这个字写得好不好… 小时候的书法书,在封面上写着个王義之的大大的 "永" 字,用所谓 “永” 字的八个笔画来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老师也强调,要怎么样握笔,怎么样运笔,怎么样写蚕头燕尾,怎么样练习偏傍部首,怎么样了解构字规则,还要背一大堆的口诀,撑握一大堆理论,看了就让人头痛恶心… 而,《写字那点事》却给出了另一个看法,写好一手好字并非是如大家以为的难搞事。仅仅需明白:                      "空白类同" 就四个字那点规律。以往人们对写字的研究都集中到了字的笔画与结构之上,注重的是我们眼睛看得到的东西。当穿过表象看实质,把角度从字体实的笔画转到虚的空白时,一切都截然相反了。根据 "格式塔原理",人的视觉效果不但只会注意到看得见的东西,而且人还会自动脑补那些空白看不见的东西 (空白背景),甚至是看不见的比看得见的更为重要。在人对汉字的审美上,空白背景对人的影响更为重要,即前面提到的 "空白类同"。始终关注 "空白类同" 这个原理就是写好字的本质原因。"空白类同" 是写好字背后的 "幽灵",当掌握了这本质原因,以前的种种问题都将迎刃而解。用这个方法,简单、粗暴、有效,可量化,可重复,可操作。到此,以往的书法书上讲的奇技淫巧都就不攻自破。(当然,有些人是真诚的胡说八道)《写字那点事》对我的启示:     抓住本质 (essence)、提纲挈领有用的东西多是简单的,我们总是多少有 "简单恐惧症"。反过来,对那些所谓高深的、花里胡哨的东西,要多留个心。回顾我们生活与周遭,我们大多时候都被表象所迷惑,无法洞察真相。所以,要经常问自己:这个是真的吗?哪个更重要? 直至找出哪个最重要 (真相)… 引用电影《教父》的一句话: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26条书评

        出版方

        广东人民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创建于1951年。是一家老牌的综合性出版机构,主要出版五个板块的图书,即:以党史和政治理论为主的政治读物,教材和教辅读物,原创的学术著作,文化普及读物和实用的财经、医学图书。建社57年来,出版图书1万余种,印数7亿多册,有500余种图书荣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奖励。为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出贡献。 1997年至2002年,连获国家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图书奖。一大批重点书和双效书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受到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多次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中国“良好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