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海洋安全大师成果汇编,西方8位战略大师全面解析。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西方海洋强国发展史上具有世界级影响的海洋安全大师的成果,全面系统地介绍其海洋安全方面的理论,是国内第一本全面介绍西方海洋安全大师的著作。本书总结了8位英国、美国、前苏联、越南等国的海洋战略大师的思想方法、学术成果,对海洋战略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和分析。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科洛姆兄弟 具有全球视野的海防先人
  • 一、 科洛姆兄弟的学术生涯与学术道路
  • (一)同要塞主义针锋相对和激烈抗争
  • (二)思想方法、情调风格和学术成果
  • 二、 科洛姆兄弟海洋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小科洛姆海洋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 (二)大科洛姆海洋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三、 科洛姆兄弟海洋战略思想的理论贡献与实践影响
  • (一)小科洛姆海洋战略思想的理论贡献与实践影响
  • (二)大科洛姆海洋战略思想的理论贡献与实践影响
  • 科贝特 制海权理论先驱
  • 一、 科贝特生平与主要著作
  • (一)科贝特生平简介
  • (二)学术背景及主要著作简介
  • 二、 科贝特的战争理论
  • (一)科贝特战争理论概述
  • (二)战略防御与进攻
  • (三)无限战争与有限战争
  • 三、 科贝特的海洋战争理论
  • (一)海洋战争的理论目标——控制海上交通线
  • (二)海战中的集中兵力和分散兵力
  • 四、 科贝特的制海权理论
  • (一)制海权及制海权理论的历史发展
  • (二)科贝特的制海权理论
  • 五、 科贝特战略思想评析
  • (一)科贝特的战争观
  • (二)科贝特与马汉思想的比较
  • (三)科贝特与克劳塞维茨思想的比较
  • 六、 科贝特海洋战略思想的历史影响
  • (一)科贝特与二战后的美国海洋战略
  • (二)科贝特与美国的太空战略
  • 马汉 海权论鼻祖
  • 一、 海权的实质及制约因素
  • (一)海权的实质
  • (二)生产、海运和殖民地:发展海权的三大环节
  • (三)影响海权发展的六大要素
  • 二、 海军战略:海军的建设和运用
  • (一)海军战略的四个要素
  • (二)海军基地与海军舰队
  • (三)海战的攻防性质
  • 三、 海权论的地位及其影响
  • 四、 海权论的启示及其局限性
  • 莱曼 打造600艘舰艇海军的总设计师
  • 一、 莱曼早年丰富的经历
  • (一)父亲热爱海军的影响
  • (二)同外交政策研究会的结缘
  • (三)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锤炼
  • (四)在越战中的经历
  • (五)在军备控制与裁军署的收获
  • 二、 引领美国海上战略的制定
  • (一)倡导恢复美国的海上优势
  • (二)提出海上战略的八项原则
  • (三)领导海上战略的制定
  • 三、 建设600艘舰艇的海军
  • (一)600艘舰艇计划的提出
  • (二)600艘舰艇海军的需求分析
  • (三)“600艘舰艇海军”在行动
  • 四、 海上战略的评述
  • (一)美国海军战略理论史上新的里程碑
  • (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理论利器
  • (三)美国赢得冷战胜利的助推剂
  • (四)美国海军战略地位的极大提高
  • (五)海上战略的不足
  • 戈尔什科夫 “红色马汉”
  • 一、 “红色马汉”——戈尔什科夫的传奇人生
  • (一)少年得志,初露锋芒
  • (二)卫国将星,屡立功勋
  • (三)平步青云,临危受命
  • (四)韬光养晦,巧妙周旋
  • (五)卧薪尝胆,发奋图强
  • (六)巅峰岁月,无上荣光
  • (七)盛极而衰,黯然离别
  • (八)一代传奇,名垂青史
  • 二、 戈尔什科夫的两本主要著作
  • (一)《战争年代与和平时期的海军》和《国家海上威力》主要观点摘编
  • (二)《战争年代与和平时期的海军》和《国家海上威力》述评
  • 三、 戈尔什科夫的“核海军制胜论”
  • (一)“核海军制胜论”在海军战略运用方面的两个基本观点
  • (二)“核海军制胜论”在海军建设方面的两个基本观点
  • (三)“核海军制胜论”给我们的启示
  • 四、 戈尔什科夫对苏联海军战略使用问题的认识
  • (一)苏联海军战略使用的概念
  • (二)冷战时期戈尔什科夫的海军战略使用方针
  • (三)戈尔什科夫的海军战略使用原则
  • 五、 戈尔什科夫与苏联海军的建设
  •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海军的发展
  • (二)戈尔什科夫与苏联海军的建设
  • (三)戈尔什科夫之后的苏联海军
  • 卡斯泰 低调辉煌的海洋战略大师
  • 一、 家庭背景与成长历程
  • (一)并不显赫的家世
  • (二)家教严厉的优秀毕业生
  • (三)女王的接见与德皇的“预言”
  • (四)从雅典到耶路撒冷——思想的萌芽
  • (五)东南亚之行及第一部著作
  • (六)危险的日本人与印度支那
  • (七)职业生涯的第一次波澜
  • 二、 理论界崭露头角
  • (一)海军建设与运用问题的讨论
  • (二)18世纪的海军军事思想
  • (三)勒旁特战役及其现实意义
  • (四)联合打击力量——海军战术问题的研究
  • (五)战列舰论证方案
  •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遗憾
  • (一)参加地中海战事
  • (二)夺控达达尼尔海峡:“卡斯泰计划”与实际战况
  • (三)派往位于希腊塞萨洛尼基港的法国远东部队司令部
  • (四)担任“牛郎星”号巡洋舰舰长
  • (五)从海军部工作到地中海海军航空兵巡逻大队任职
  • 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思考
  • (一)潜艇战之总结
  • (二)与李勋爵之争
  • (三)参谋部之若干问题
  • (四)“让·巴赫”号战列舰
  • (五)海军参谋部的工作
  • 五、 未实现的抱负
  • (一)权力顶峰的止步
  • (二)组建高级国防学院
  • (三)与达尔朗的格格不入
  • (四)北方舰队司令
  • (五)告别军界
  • (六)最后的日子
  • 六、 战略理论
  • (一)技术因素是海军战略发展的推动因素
  • (二)战略的制约因素与战略机动
  • (三)战略的原则与手段
  • (四)制海是对海上重要交通线之控制
  • (五)殖民扩张——军事与政治的关系
  • (六)骚动理论及历史观
  • 佐藤铁太郎 不合时局的日本海权思想创始者
  • 一、 佐藤铁太郎的生平
  • 二、 佐藤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一)佐藤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 (二)佐藤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 (三)佐藤理论的鹊起
  • 三、 佐藤理论的代表作——《帝国国防论》
  • (一)与陆军扩军论唱反调的军备论
  • (二)确定军备水平时需要调查的事项
  • (三)关于“国防三线”
  • (四)如何确定作为国防主干的海军实力
  • 四、 传世之作与海战秘籍
  • (一)“自强将命”与日本国防
  • (二)陆军与海军对人口的影响
  • (三)对周边国家的应对方针
  • (四)海战秘籍《海军战理学》
  • 五、 佐藤理论的堙没与复活
  • (一)理论家的悲剧宿命
  • (二)佐藤理论遭遇的围攻
  • (三)战后日本对佐藤理论的悄悄继承
  • (四)冷战后佐藤战略理论的复活
  • 潘尼迦 印度海权思想奠基人
  • 一、 潘尼迦海权思想的历史背景
  • (一)“达·伽马时代”的到来
  • (二)“大象和鲸鱼的冲突”
  • (三)西方统治对亚洲的影响及其撤离
  • (四)地理因素和民族意志对印度历史的影响
  • 二、 潘尼迦关于印度洋之于印度命运的历史解析
  • (一)“印度洋上的印度时代”——印度海洋传统之命题
  • (二)“印度洋支配了印度”——列强逐鹿印度洋之命题
  • (三)“大不列颠的内湖”——印度自由丧失之命题
  • 三、 潘尼迦关于印度安全的海权理论解读
  • (一)印度洋之于印度的重要意义
  • (二)新兴力量进入印度洋的危害
  • (三)对马汉理论的批判式运用
  • 四、 潘尼迦对印度成长为海权国家的期许
  • (一)印度成为海权国家的基本要素
  • (二)对印度防御政策忽视海洋倾向的批判
  • (三)建设印度海军的构想
  • (四)潘尼迦的海权思想与印度独立后的海洋安全战略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南京大学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是南京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机构,自1984年成立之日起,就秉承“学术立社、品牌兴社”的出版理念,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出版宗旨,坚持以精品出版为“魂”、学术出版为“本”的经营思路,形成了自身在高品位学术专著、高校精品教材、传统思想文化出版、国外学术名著译介等方面的出版特色,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出版高地,中华民国史出版重镇,国外学术前沿重要译介平台。迄今出版的万余种图书中,多种图书获得了包括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在内的各类图书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