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03千字
字数
2020-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针对风环境从街区分类、模拟实测到设计策略的数字化控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内容简介
全书以滨海山地城市为例,以街区形态为研究对象,在建立城市街区风环境分析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结合使用参数化软件内的建筑性能模拟插件和多目标优化插件,首先依托参数化软件自带算法,依照需求和规范等已有条件生成空间原型;然后以建筑性能模拟工具为核心,构建风环境模拟的算法框架;最后以多目标优化工具为核心,完成多目标优化过程。
本书旨在探索一种在设计初期时,能够高效地对城市街区的空间风环境进行优化的形态设计方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界定及相关概念
- 一、微气候
- 二、城市风环境
- 三、街区
- 四、参数化设计
- 五、算法与进化算法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现状
- 一、城市街区形态
- 二、城市风环境
- 三、参数化设计与算法寻优
- 四、小结
- 第四节 本书框架
- 第二章 城市街区风环境评价与形态生成方法架构
- 第一节 性能化设计概述
- 一、性能化设计
- 二、多目标性能优化过程要素
- 三、多目标优化问题
- 四、多目标进化算法
- 五、基于风环境的街区形态优化方法
- 第二节 城市街区形态特征分类方法
- 一、城市街区形态指标计算方法及分类原则
- 二、相关工具
- 第三节 城市街区风环境评价
- 一、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 二、相关工具
- 第四节 街区形态生成——逻辑、形态
- 一、参数化模型的原理
- 二、街区形态控制参数与形态生成
- 第五节 多目标优化——寻优
- 一、多目标进化算法目标项的确定
- 二、相关工具
- 三、多目标进化算法与插件的检验与选择
- 第六节 针对街区风环境的多目标性能优化方法框架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形态数据的获取及街区分类
- 第一节 案例城市概况
- 第二节 城市街区数据获取与处理
- 一、基于OSM数据平台的城市街区信息提取与处理
- 二、基于地理空间数据云的城市DEM数据获取
- 三、街区基础数据整合与计算处理
- 第三节 青岛东岸城区街区指标与分布情况分析
- 一、分析方法
- 二、形态指标分析
- 第四节 基于街区形态特征的代表城市片区选取
- 一、院落型——以中山路片区为代表的小尺度、高密度、中低强度城市历史风貌街区
- 二、柱、点型——以香港中路片区为代表的中小尺度、中密度、中高强度城市金融商业街区
- 三、条型——以浮山后片区为代表的大尺度、低密度、中低强度城市居住建筑街区
- 第五节 三个代表片区的指标分布验证与形态特征总结
- 一、街区指标分布情况
- 二、青岛东岸城区街区形态与分布特征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片区风环境数值模拟与评价
- 第一节 模拟区域的界定
- 第二节 边界条件确定
- 一、气象数据的获取
- 二、数据范围的确定
- 三、边界条件的计算
- 第三节 基于参数化软件平台的风环境模拟流程
- 一、前处理
- 二、模拟运算
- 三、后处理
- 第四节 模拟结果分析
- 一、中山路片区
- 二、香港中路片区
- 三、浮山后片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街区风环境评价与多目标形态优化设计平台搭建及验证
- 第一节 方法基本逻辑构建
- 第二节 形态生成模块
- 一、模块基本工作流程
- 二、参数输入
- 三、形态生成
- 第三节 风环境评价模块
- 一、模块基本工作流程
- 二、参数输入
- 三、风环境模拟
- 第四节 性能优化模块
- 一、模块基本工作流程
- 二、算法寻优
- 三、优化评价方法
- 第五节 街区风环境优化平台验证
- 一、案例街区选取
- 二、相关参数设置
- 三、优化结果分析
- 第六节 应用价值与指导意义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A 青岛东岸城区各代表片区街区形态指标
- 附录B 2009—2018年风玫瑰图
- 附录C 青岛东岸城区各代表片区风环境模拟数据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0年12月,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出版社,教育部教材出版中心之一;1995年被原新闻出版署批准为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2003年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电子音像出版社,同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具有网络出版权的出版单位之一,从此拥有了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等四大媒介的正式出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