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36千字
字数
2025-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系统剖析通义千问QwQ-32B开源大模型的技术原理与工程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12章,内容包括通义千问QwQ-32B模型架构精解、数据管线与数据对齐、智能体架构与性能调优、模型推理加速与高效部署、模型的多模态能力、模型微调与领域自适应技术、复杂任务的语义推理与规划、系统对话能力增强与上下文处理、模型可控性与响应约束技术;
随后以企业级自动化知识助手、大规模企业RAG检索生成实战等为工程案例,呈现出QwQ-32B在复杂商业场景中的构建路径与部署规范。同时,围绕企业级定制、多模型版本管理等内容,提供从模型到系统、从研发到交付的完整解决方案。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1章 通义千问QwQ-32B模型架构精解
- 1.1 QwQ-32B模型简介及Transformer架构原理基础
- 1.1.1 通义千问QwQ-32B模型简介
- 1.1.2 为什么要有QwQ-32B
- 1.1.3 何为Transformer
- 1.1.4 基于RoPE的旋转位置编码优化
- 1.1.5 SwiGLU激活函数的高维表示
- 1.1.6 Decoder-only架构的Token并行路径
- 1.1.7 层归一化的前置设计实现
- 1.1.8 DropPath与残差融合策略
- 1.2 多专家路由机制在大模型中的微粒化配置
- 1.2.1 Experts参数隔离与Token稀疏激活
- 1.2.2 Top-2 Gating机制的动态路径选择
- 1.2.3 路由器梯度问题与正则优化
- 1.2.4 ECF动态调节
- 1.3 高效注意力机制的重构
- 1.3.1 FlashAttention-2的流水线优化
- 1.3.2 KV Cache压缩与解码时动态管理
- 1.3.3 查询位置关联哈希索引加速
- 1.3.4 稀疏注意力vs线性注意力
- 1.4 模型压缩与结构稀疏性优化
- 1.4.1 LoRA在QwQ-32B中的精调集成
- 1.4.2 QLoRA的量化与适配策略
- 1.4.3 分层剪枝与权重重要性评估
- 1.4.4 模型蒸馏下的学生-教师协同框架
- 1.5 参数初始化与训练稳定性控制
- 1.5.1 Fan-in vs Fan-out初始化策略对比
- 1.5.2 DeepNorm正则化机制在深层网络中的稳定性
- 1.5.3 Pre-LN与Post-LN在梯度传播中的角色
- 1.5.4 Embedding漂移与Clip策略
- 1.5.5 AGC的阈值搜索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数据管线与数据对齐
- 2.1 多模态数据混合构建
- 2.1.1 文本数据去重与语料覆盖率分析
- 2.1.2 中英对齐与语义映射规则
- 2.1.3 多轮对话上下文归一化
- 2.1.4 专业领域语料强化覆盖
- 2.2 高质量指令微调样本构造
- 2.2.1 Alpaca格式与多样化指令改写
- 2.2.2 复杂推理链构建
- 2.2.3 增强型Few-Shot样本自动生成器
- 2.2.4 伪标签生成与验证机制
- 2.2.5 对抗样本注入
- 2.3 强化学习对齐:RLAIF与RLEIF融合机制
- 2.3.1 人类偏好数据采样分布
- 2.3.2 奖励模型训练的对比损失构造
- 2.3.3 蒸馏引导的强化微调管线
- 2.3.4 自监督奖励信号抽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智能体架构与性能调优
- 3.1 智能体系统架构剖析
- 3.1.1 多模块协同调度引擎
- 3.1.2 Agent核心接口封装与协议设计
- 3.1.3 工具调用的上下文注入机制
- 3.1.4 状态感知与事件驱动模型
- 3.2 工具调用与函数推理
- 3.2.1 OpenFunction格式的接口定义
- 3.2.2 函数调用路径追踪与推理反射机制
- 3.2.3 多函数调用调度队列设计
- 3.2.4 函数选择条件与Prompt动态拼接
- 3.2.5 工具调用错误恢复与重试策略
- 3.3 多智能体协同对话系统
- 3.3.1 基于角色的智能体定义与策略注入
- 3.3.2 LLM中嵌套Agent交互协议
- 3.3.3 任务分解
- 3.3.4 中央调度Agent与子Agent路由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模型推理加速与高效部署
- 4.1 模型量化精度与性能平衡
- 4.1.1 SmoothQuant与PTQ策略比较
- 4.1.2 INT4/INT8量化矩阵逼近误差评估
- 4.1.3 基于LLM.int8的低秩补偿机制
- 4.2 编译优化与图融合技术
- 4.2.1 ONNX图优化Pass链设计
- 4.2.2 TensorRT融合策略与层缓存分配
- 4.2.3 FlashAttention图内核替换技巧
- 4.3 分布式推理系统设计
- 4.3.1 Zero-Inference策略与激活稀疏管理
- 4.3.2 Pipeline Parallel与Token Interleaving
- 4.3.3 DeepSpeed Inference引擎集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模型的多模态能力
- 5.1 图文融合建模机制
- 5.1.1 CLIP预训练编码器嵌入集成
- 5.1.2 图文Token混合输入结构设计
- 5.1.3 图像Patch映射到语义空间优化
- 5.1.4 VisionEncoder解耦与Prompt Bridge注入
- 5.2 语音输入与处理扩展
- 5.2.1 Whisper语音识别模型集成路径
- 5.2.2 语音指令向文本对齐机制
- 5.2.3 文本-to-语音模型适配
- 5.3 视频/多帧信息建模技术
- 5.3.1 Video-LLaMA框架结构适配
- 5.3.2 多帧关键帧提取与时间编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模型微调与领域自适应技术
- 6.1 参数高效微调技术全景
- 6.1.1 LoRA结构插入位置策略
- 6.1.2 QLoRA量化+低秩协同机制
- 6.2 基于QLoRA的资源敏感型训练
- 6.2.1 4-bit量化配置与ACT-ordering优化
- 6.2.2 NF4量化与相对缩放因子的融合
- 6.3 多任务指令微调机制
- 6.3.1 Instruction Template通用抽象
- 6.3.2 多任务样本采样概率建模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复杂任务的语义推理与规划
- 7.1 多步推理路径建模
- 7.1.1 CoT Prompt自动插入引擎
- 7.1.2 推理路径中的中间验证
- 7.1.3 多阶段Token选择
- 7.1.4 漏推/误推样本分析与回滚机制
- 7.2 数学与符号推理能力增强
- 7.2.1 MathInstruct微调语料构建
- 7.2.2 算式格式标准化解析模块
- 7.2.3 SymPy交互接口集成
- 7.3 工具辅助规划任务
- 7.3.1 Toolformer任务自动合成框架
- 7.3.2 函数调用时机预测模型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系统对话能力增强与上下文处理
- 8.1 多轮上下文记忆机制
- 8.1.1 Sliding Window策略
- 8.1.2 Memory Retrieval+Generation一体化
- 8.2 长上下文支持机制
- 8.2.1 ALiBi vs RoPE 长程位置编码策略
- 8.2.2 Sliding Attention窗口动态缩放机制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模型可控性与响应约束技术
- 9.1 响应长度与格式控制机制
- 9.1.1 结构化格式约束Template自动注入
- 9.1.2 响应Token数量动态预测器
- 9.1.3 Decoding阶段格式追踪解码器
- 9.2 指令遵循度优化
- 9.2.1 Instruction Following Score学习目标
- 9.2.2 Prompt模板结构剖析与重写引擎
- 9.2.3 Multi-turn Instruction Tracking模块
- 9.3 可控情绪与语气表达
- 9.3.1 语气Prompt标签与模型响应一致性训练
- 9.3.2 风格Embedding注入机制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商业级多智能体系统:企业级自动化知识助手
- 10.1 项目背景与系统需求分析
- 10.1.1 多角色多Agent并发架构目标
- 10.1.2 企业知识密集型任务特性解析
- 10.1.3 用户意图多样性与任务转移场景
- 10.1.4 跨部门接口接入与权限控制约束
- 10.1.5 部署规模、响应延迟与SLA指标
- 10.2 多智能体分工协同设计
- 10.2.1 CEO、法务、销售、技术等角色Agent建模
- 10.2.2 思维链传递与中介Agent设计模式
- 10.2.3 工具调用调度中心与任务流引擎
- 10.2.4 子任务分解器与上下文派发机制
- 10.2.5 Response Stitching模块与多Agent响应合成
- 10.3 工具集成与函数调用自动化
- 10.3.1 企业内网API函数文档解析自动生成调用描述
- 10.3.2 JSON Schema函数注册与工具动态注入机制
- 10.3.3 多数据源交叉查询:SQL+Elasticsearch+GraphQL融合
- 10.3.4 工具调用链追踪与结果缓存优化
- 10.3.5 函数调用错误恢复与信任打分机制
- 10.4 上下文记忆与任务链持久化
- 10.4.1 KV存储与向量检索混合型短期记忆系统
- 10.4.2 Long-Term Task Memory格式化设计(任务+状态+用户偏好)
- 10.5 本章小结
- 第11章 千亿级知识系统:QwQ-32B驱动的大规模企业RAG检索生成实战
- 11.1 场景建模:法律+财务+人力资源文档千亿级知识系统
- 11.1.1 法律法规+合同条款+财税规章语料特点
- 11.1.2 非结构化、时效性强、多版本内容
- 11.1.3 多语言、法律术语、编号引用关系建模
- 11.2 文档预处理与Embedding策略
- 11.2.1 分层段落切割:标题、条款、说明块粒度控制
- 11.2.2 编号结构映射与多粒度索引绑定
- 11.2.3 多语种知识混合Embedding训练方案(BGE+LaBSE+Qwen)
- 11.3 检索-生成(RAG)管线工程
- 11.3.1 基于Faiss/Weaviate/Elasticsearch的异构Retriever融合
- 11.3.2 Hybrid Retrieval方案:关键词召回+向量筛选
- 11.3.3 Retrieval-Augmented Prompt动态生成器设计
- 11.3.4 千亿级知识系统:RAG检索生成实战
- 11.4 本章小结
- 第12章 开源协作与企业级定制交付实战
- 12.1 项目初始化与版本控制规范
- 12.1.1 多模型版本组织:Base/INT4/LoRA等多变体管理
- 12.1.2 Huggingface Hub+Git LFS大模型文件协同策略
- 12.2 企业定制需求工程流程与交付机制
- 12.2.1 场景调研与Prompt标准建立工作坊机制
- 12.2.2 Triton+vLLM+FastAPI统一服务框架与交付机制
- 12.2.3 定制交付实战
- 12.3 本章小结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