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62千字
字数
2024-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张少康文集(十卷本)》的第四卷。
内容简介
本卷收入《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研究》《司空图及其诗论研究》两种专著。
《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研究》系统研究了刘勰生平、思想和《文心雕龙》的文学理论,包括对其书体例结构、文学本体论(文之枢纽)、文体论(论文叙笔)、创作论(割情析采)、批评论(披文入情)、研究方法论(唯务折衷)等多方面的论述,亦阐发了《文心雕龙》与中国文化传统之关系。
《司空图及其诗论研究》从诗歌创作、诗学思想等多个方面研究了唐代著名诗人和诗论家司空图,并集中探讨了《二十四诗品》的真伪问题和相关学术争议。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四卷说明
- 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研究
- 前言
- 第一章 刘勰的家世、生平和思想
- 第一节 关于刘勰的籍贯和家族谱系
- 第二节 关于刘勰父亲刘尚及其任越骑校尉和去世的时间
- 第三节 关于刘勰的生年和入定林寺的时间与原因
- 第四节 关于刘勰入梁后的仕宦情况
- 第五节 关于刘勰的卒年
- 第六节 关于刘勰的思想和著作
- 第二章 刘勰的文学观念和《文心雕龙》的体例
- 第一节 《文心雕龙》广义的“文”和狭义的“文”
- 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体例和结构
- 第三章 文之枢纽
- 第一节 《文心雕龙》的原道论
- 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征圣、宗经论
- 第三节 《文心雕龙》的正纬、辨骚论
- 第四章 论文叙笔
- 第一节 《文心雕龙》的文体论
- 第二节 有韵之文和无韵之笔
- 第三节 原始以表末
- 第四节 释名以章义
- 第五节 选文以定篇
- 第六节 敷理以举统
- 第七节 《文心雕龙》和《昭明文选》文体分类比较
- 第五章 割情析采
- 第一节 《文心雕龙》的神思论
- 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体性论
- 第三节 《文心雕龙》的风骨论
- 第四节 《文心雕龙》的通变论
- 第五节 《文心雕龙》的情采论
- 第六节 《文心雕龙》的文术论(上)
- 第七节 《文心雕龙》的文术论(下)
- 第八节 《文心雕龙》的隐秀论
- 第六章 披文入情
- 第一节 《文心雕龙》的时序论
- 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物色论
- 第三节 《文心雕龙》的才略论
- 第四节 《文心雕龙》的知音论
- 第七章 唯务折衷
- 第一节 《文心雕龙》和佛教哲学的方法论
- 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折衷”论
- 第八章 《文心雕龙》和中国文化传统
- 第一节 《文心雕龙》和天人合一思想
- 第二节 《文心雕龙》和古典美学
- 后记
- 司空图及其诗论研究
- 前言
- 第一章 司空图的生平和思想
- 1. 由家居读书至咸通十年中进士(869年以前)
- 2. 由咸通十年中进士到广明元年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869—880年)
- 3. 由广明元年逃归王官谷到龙纪元年移居华阴(880—889年)
- 4. 从龙纪元年到天复三年返回王官谷的寓居华下时期(889—903年)
- 5. 从天复三年回王官谷到开平二年他去世(903—908年)
- 第二章 司空图的诗歌创作
- 1. 司空图诗歌创作的特色
- 2. 司空图的诗歌意象与《二十四诗品》的比较
- 第三章 司空图的诗论著作及其诗学思想
- 1. 《与王驾评诗书》
- 2. 《与极浦书》
- 3. 《与李生论诗书》
- 4. 《诗赋》
- 5. 《题柳柳州集后》
- 第四章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析论
- 1. 《二十四诗品》绎意
- 2. 《二十四诗品》的文艺美学思想
- 第五章 《二十四诗品》的真伪问题辨析
- 1. 关于《二十四诗品》真伪问题的争论
- 2. 我所写的三篇讨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真伪问题的文章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