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郑敏:百年现代汉诗的亲历者。

内容简介

本书以“结构-解构之维”为主线,聚焦“中国女性现代性汉诗之母”“九叶派”诗人之一郑敏的诗意人生与诗性写作。

一方面,通过解读郑敏诗歌的主题(孤独与寂寞、不存在的存在、向死而生、历史创伤等)、形式(自由体、十四行体、试验体)和结构-解构思维,探讨郑敏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诗歌转型;

另一方面,切入诗人译诗的跨文化旅行与阐释、结构-解构-重构的循环批评、迪论-道论的中西诗学汇通、东西方超越主义与天地境界等几个方面,辨析郑敏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的诗学重构,并详细考察了其诗歌在海内外的多语种译介与获得的世界声誉。

本书兼论郑敏生平、诗歌与诗学研究,全方位地展示了这位“东方与西方的女儿”如何在漫长的一个世纪中,历经风霜,如茧化蝶,在新诗园地勤勉地深耕与播种,带着诗的语言行走与飞翔。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不灭的生命之光
  • 绪论 郑敏:百年现代汉诗的亲历者
  • 第一章 时间之花:郑敏的生平与诗性写作
  • 第一节 “闷葫芦”之旅(1920~1939)
  • 第二节 爱丽丝的漫游(1939~1955)
  • 第三节 静默后的寻觅(1955~1985)
  • 第四节 迂回中的复归(1985~2022)
  • 第二章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诗歌转型
  • 第一节 40年代现代主义诗歌的形塑
  • 第二节 孤独与寂寞:人类的思想者
  • 第三节 80年代后现代主义诗歌的蜕变
  • 第四节 向死而生:对理想主义的反思
  • 第三章 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的诗学重构
  • 第一节 诗人译诗:跨文化翻译与阐释
  • 第二节 结构-解构-重构的循环批评
  • 第三节 迪论-道论:中西诗学的汇通
  • 第四节 东西方超越主义与天地境界
  • 第四章 郑敏诗歌在海内外的译介与传播
  • 第一节 北美:英语译介与经典化进程
  • 第二节 欧洲:多语种译介与国际声誉
  • 第三节 东亚:日韩语译介与学术研究
  • 第四节 英译《诗人与死》的翻译策略
  • 结语 带着诗的语言行走与飞翔
  • 附录 郑敏年表(1920~2022)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