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以先秦诸子思想为标的,比较详细地厘析了其中所孕育、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内容简介

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之所以能够被孕育、滋生,并茁壮成长起来,是因为它有自己深厚的哲学根基和肥沃的哲学土壤,因此本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哲学底蕴也进行了探索和发掘,考察了其形而上的本体论维度。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绪论
  • 一 中华民族
  • 二 中华民族精神
  • 三 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之灵魂
  • 四 中国古代形而上学(本体论)概略
  • 第一章 儒家的心性论与中华民族的伦常之道
  • 一 中国封建社会与儒学
  • 二 儒学中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 三 儒家伦常之道的伦理学本体论
  • 四 儒家心性形而上学的得与失
  • 第二章 道家的“道德”论与中华民族的立世之道
  • 一 儒道互补与中华士子的立世方略
  • 二 道家“道德”思想述略
  • 三 道家思想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 四 道家的“道德”形而上学初论
  • 第三章 兵家的“诡道”论与中华民族的谋略之道
  • 一 兵家述略
  • 二 兵家思想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 三 试论“诡道”的军事艺术
  • 第四章 墨家的“兼爱”“尚力”论与中华民族的侠义、勤俭之道
  • 一 墨家及其思想概论
  • 二 墨家思想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 三 附论:农家的“神农之言”与中华民族的稼穑之道
  • 第五章 法家的法治论与中华民族的治国之道
  • 一 法家概说
  • 二 法家思想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 三 法家法本体概论
  • 第六章 名家的名言思想与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
  • 一 名家思想概述
  • 二 名言观念与思维方式
  • 第七章 《易》的“阴阳”论与中华民族“燮理阴阳”之道
  • 一 《易经》的“□”“□”观念和思想
  • 二 《易传》的“阴阳”之道
  • 三 “阴阳”之赜与思想方法
  • 第八章 庄玄禅的生命体悟与中华民族的生活之道
  • 一 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逍遥”自由
  • 二 嵇康、阮籍对生命的感悟
  • 三 禅宗的“自性”或“自心”本体
  • 四 庄禅互补与中华民族的生活之道
  • 结束语 中华古学向何处去?
  • 一 中国古代的形而上学或本体论思想
  • 二 中国古代情境反思的思维方式
  • 三 中国古代的“字”
  • 四 中华古学向何处去?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