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改变一战历史进程的关键性战役,开启东欧反犹浪潮、种族灭绝和民族冲突的潘多拉魔盒。

内容简介

普热梅希尔要塞位于波兰东南边陲,毗邻乌克兰,历来被战争与民族冲突所困。一战前期,俄军包围普热梅希尔要塞,希望快速拿下要塞、进军中欧,然而在奥匈帝国孱弱守军的抵抗之下,围攻意外地坚守六个月之久。

这是一场影响一战进程的重要战役,也是高烈度的围城之战。在恐惧支配下,普热梅希尔城陷入疯狂、猜忌、暴力、放纵之中。

本书通过细致描绘要塞的日常细节,以及军队、民众的心理状态,再现了战争对社会与人性的巨大破坏力。腐朽无能的帝国统治、纸上谈兵的主帅和他昏庸的军令、胆小怯弱的军官和未经训练就被拉去送死的可怜士兵,以及挣扎在后方的无辜市民,构成了一幅混乱而残酷的战争图景,终拖垮了奥匈和沙俄两个古老帝国。

这座要塞是中东欧民族矛盾的炼狱,也是反犹主义的中心地带。一战结束后,由这场战役生发出的民族矛盾越演越烈,终演变成20世纪人类的悲剧,并开启了中东欧反犹浪潮和民族冲突的序幕。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溃不成军
  • 第二章 “英雄豪杰”
  • 第三章 暴风速攻
  • 第四章 阻碍重重
  • 第五章 孤助无援
  • 第六章 饥肠辘辘
  • 第七章 最后一战
  • 终章 深入黑暗
  • 附录一 1914年奥匈帝国军队的组织架构
  • 附录二 1914年俄国军队的组织架构
  • 注释
  • 参考文献
  • 索引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尽显战争的荒谬与残酷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东线战场中,一场不为我们熟知,却相当重要的战役。普热梅希尔作为加利西亚省的重要据点,在奥匈帝国初期作战不利的情况下,必然会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奥匈军无力解围,俄军用二线部队围城迫守军粮尽而降,然而不久又被德军收复。战事中凸显出奥匈帝国军事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但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这场战事激化了早已存在而并不突出的民族矛盾,俄奥两国对当地 “不友好民族” 均采取了敌视态度,并以逮捕甚至驱逐等方式开展种族清洗,而最大的受害者莫过于对双方都 “不算友好” 的犹太人。一战虽然结束,民族冲突却一发不可收拾,最终演变成二战中的一幕幕惨剧,直到战后波兰采取 “净化” 措施,才最终将这片多民族混居的土地转变为一个纯粹的波兰城市。民族冲突和矛盾也被 “解决” 了。阅读历史的过程既是对过去的镜鉴与检视,也是对当下与自我的感知和体认。正如《卫报》所评论的,“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故事,它抵制了任何将战争的死亡和暴力纳入救赎叙事的企图。它回顾了一场从未真正结束的战争,这场战争蔓延成一连串的暴力,其负面影响至今仍与我们同在。” 普热梅希尔之围提供了太多的历史参照,人类也应从中吸取教训,避免历史悲剧卷土重来。然而可悲的,就在与普热梅希尔接壤的乌克兰,正发生着似乎看不到尽头的俄乌战争,许多民众颠沛流离,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先不论熟是熟非,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吸取任何教训。

      1
      1

    出版方

    广东人民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创建于1951年。是一家老牌的综合性出版机构,主要出版五个板块的图书,即:以党史和政治理论为主的政治读物,教材和教辅读物,原创的学术著作,文化普及读物和实用的财经、医学图书。建社57年来,出版图书1万余种,印数7亿多册,有500余种图书荣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奖励。为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出贡献。 1997年至2002年,连获国家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图书奖。一大批重点书和双效书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受到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多次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中国“良好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