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16-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县域基础教育研究:中小学布局调整探讨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我国县域基础教育的实证研究和个案调研,在参考借鉴全国基础教育调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与教学点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本书通过对我国县域基础教育的实证研究和个案调研就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与教学点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前言
- 第一章 我国县域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历史沿革
- 一、前布局调整时期
- 二、布局调整的初步探索时期(1978—1986年)
- 三、布局调整的逐步调整时期(1987—2000年)
- 四、布局调整的高潮推进时期(2001—2011年)
- 五、布局调整的理性反思时期(2012年至今)
- 六、我国县域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反思
- 第二章 中国城镇化的范式与表现形态: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政策脉络
- 一、自然状态下的城镇化
- 二、行政主导下的城镇化
- 三、发展主义的反思与新型城镇化
- 第三章 城镇化演进中的中小学布局调整
- 一、自然状态下的城镇化与内驱型布局调整
- 二、行政主导下的城镇化与外驱型布局调整
- 第四章 我国县域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现实呈现
- 一、程序正义、简约治理——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中小学布局调整
- 二、政府统筹、财政保障——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中小学布局调整
- 三、行政推进、目标导向——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中小学布局调整
- 第五章 全球化时代“同形异质”的中小学布局调整
- 一、美国经济沉浮中的中小学布局调整
- 二、英国教育立法驱动下的中小学布局调整
- 三、日本人口结构变化下的中小学布局调整
- 四、我国台湾地区城镇化的阶段性演进与中小学布局调整
- 第六章 从权力本位走向权利本位:国家治理范式、城镇化与县域中小学布局调整
- 一、未“发轫”的城镇化与简约治理:全能主义时代县域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政治意图与宏大叙事
- 二、行政主导的“城镇化”与技术治理:发展主义时代“撤点并校”运动的经济理性与权利缺位
- 三、新型城镇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后“发展主义”时代县域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权利本位与法治规约
- 附录1:布局调整的高潮推进时期部分地方政府发布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文本
- 关于调整中小学布局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意见的通知
- 福建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布局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 关于2005—2007年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规划及实施意见
- 广昌县中小学网点布局调整2004—2006年规划
- 关于顺义区2006—2010年学校布局调整方案的通知
- 关于2004年大足县部分中学布局调整的实施方案
- 关于转发平阳县200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实施意见的通知
- 淄博市淄川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2004—2006年)
- 关于印发2001—2010年上杭县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规划的通知
- 附录2:布局调整的理性反思时期部分地方政府发布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文本
- 关于进一步优化农村中小学校点布局的通知
- 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
- 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
- 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意见
- 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意见的通知
- 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
- 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
- 关于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制定工作的通知
- 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
- 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
- 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
- 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工作的意见
- 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意见
- 关于编制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建设规划(2014—2018年)的通知
- 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
- 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通知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