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16千字
                       字数
                        2018-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位儿童教育博士的育儿手记。
内容简介
教养,对于每一位父母来说,其实也是一种修行,一个重遇我们内心的焦虑、恐惧等各种负性体验的过程。有觉性的教养,会让我们更主动地清理那些被负性经验左右的心智模式,在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完善自己。自以为是的教养,会让我们成为负性经验的牵线木偶,愚弄了孩子,又不免自取其辱。也许,教养过程中的每一件事本身,都是小事,但自身的成长这件事,却是大事。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文前辅文
 - 修订自序
 - 第一章 端正教养观,给孩子科学的爱
 - 教养应是一个轻松的旅程
 - 孩子,最好还是自己带
 - 教养,不必强求观念的统一
 - 教养不需要绝对民主
 - 别把孩子养得太乖
 - 放手,不仅关乎孩子的生存能力
 - 爱孩子,就要舍得用他
 - 第二章 尊重与接纳,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 陪孩子经历成长痛——“家长开放日”的尴尬
 - 尊重孩子的所有权
 - 接纳孩子的负性情绪
 - 给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
 - 给孩子做他自己的机会
 - 为什么我很少写女儿的缺点或错误?
 - 第三章 了解孩子,让爱更美好
 - 孩子吃手背后的“真相”
 - “尿娃娃”不懂脏
 - 黏人不是坏习惯
 - 宝宝咬人为哪般
 - 尊重孩子的自言自语
 - 理性看待孩子的“小气”
 - 不可忽视的秩序感
 - 孩子嘴硬,事出有因
 - “贪心不足”背后的心理真相
 - 孩子说谎那些事儿
 - 莫把“审美”当“臭美”
 - 孩子传达烦恼的N种方式
 - 第四章 爱子有方,学无止境
 - 让宝贝快乐成长的“秘密”
 - 敏感期如何把握自由的度?
 - 赞美的误区及应该秉持的原则
 - 惩罚可以有,方法很重要
 - 别用“收回爱”威慑孩子
 - 有时候,闭嘴才是更好的陪伴
 - 给予的智慧
 - 帮孩子克服心理的恐惧
 - 为什么唠叨很难产生教育效果?
 - 慎选伙伴父母有责
 - 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 支持孩子兴趣,不怕“半途而废”!
 - 学会向孩子示弱
 - 今天,你“照镜子”了吗?
 - 第五章 “细节”里的“大爱”
 - 不可忽视的“再见”环节
 - 可以不分享
 - 做个“馋”妈妈
 - 孩子,你做的事不是你——帮孩子勇敢地面对批评
 - 不为别人的错误负责
 - 给孩子创造宣泄的机会
 - 做个“大惊小怪”的妈妈
 - 本领给你自由
 - 给孩子一个美好的“雨天”
 - 爱你的人也会犯错误
 - 第六章 爱孩子,也是父母的修行
 - 育儿先育己
 - 孩子“问题”,父母“制造”
 - 不对孩子乱发脾气
 - 教养何以应是一场修行
 - 欣赏的力量
 - 摆平内心的恐惧
 - 做内心强大的父母
 - 正确面对内心的控制欲
 - 附录
 - 附一:桐桐妈育儿观
 - 附二:说说我的“育儿经”
 - 附三:写给女儿的人生忠告
 - 附四:陪你这样成长
 - 附五:无意培养“天才”
 - 附六:接受《健康准妈妈》的采访
 - 附七:接受《亲子》采访
 - 附八:接受《亲子-Of mom》采访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