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1千字
字数
2015-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预算管理,税制改革,调整政府财政关系。
内容简介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税体制改革是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本书在分析我国当前财税体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面向我国当前经济转型与政府治理改革的全局,从深化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和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等多个方面讨论了我国未来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并就如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等提出了相应的方案设计。既有有理性、深刻、中肯的分析认识,又有建设性的方案与政策建议。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2020: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抉择
- 绪论 促进包容性增长、支撑全面改革的财政体制变革的背景与思路
- 一、中国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新阶段、新挑战和无可回避的全面改革
- (一)“现代国家治理”理念下继续推进经济社会转轨的时代要求
- (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财税改革支撑全面改革的现实需要
- 二、以包容性增长联结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哲理思考和道路选择
- (一)高屋建瓴统观全局的战略思维与“中国抉择”
- (二)“政府万能”幻觉终归虚妄,“福利赶超”过程难在戒急
- (三)财税服务全局的理性大前提:“真正让市场充分起作用”
- 三、公共财政对全面改革的支撑:回顾与展望
- (一)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里程碑意义和历史性贡献
- (二)分税制财政体制内洽于市场经济
- (三)完整、准确地理解分税制所应澄清的几个重要认识
- (四)公共财政的提出与公共财政制度建设
- (五)在全面改革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与要领
- (六)公共财政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奠定良好基础
- 四、分税制的国际实践与中国借鉴
- (一)美国分税制的基本情况
- (二)德国分税制的基本情况
- (三)日本分税制的基本情况
- (四)市场经济国家分税制的启示
- 第一篇 问题导向:中国财税体制面临的突出问题
- 一、我国目前分税制财政体制有待理顺的问题
- (一)事权与支出责任方面的问题
- (二)政府间收入及税制方面的问题
- (三)转移支付体系方面的问题
- (四)省以下财政体制方面的问题
- 二、政策优化、绩效提升所需的管理制度支撑不足问题
- (一)全口径预算问题
- (二)绩效管理与问责机制问题
- (三)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问题
- (四)审计与监督制度不完善问题
- 三、财政的可持续性相关问题
- (一)经济减速带来财政收入增速回落
- (二)“刘易斯拐点”出现,人口红利消失
- (三)基础设施投资空间仍可观,社会性支出压力增加
- (四)财政风险的积累
- 四、改革的阻力、障碍因素分析
- (一)观念认识上的固化
- (二)法律上的制约和缺失
- (三)路径依赖所产生的约束
- (四)既得利益者的阻力
- 第二篇 目标引领: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与路径
- 一、总体思路
- 二、基本目标
- (一)明确界定政府职能职责与财政职能
- (二)完善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三)结合税制改革,合理划分税基
- (四)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 (五)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
- 三、路径
- (一)以政府扁平化改革为框架
- (二)以合理调整事权为匹配逻辑
- (三)以地方税体系建设带动税制改革和政府间收入划分改革
- (四)以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体现事权优先原则
- (五)以建立现代公共预算管理制度为基础性支撑
- (六)以举债权和产权管理为重要组成要素
- 第三篇 务实操作:构建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代财税体制
- 一、形成科学规范的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
- (一)明确界定政府职能和职责范围,科学划分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
- (二)从转变发展方式需要出发,完善政府间收入划分
- (三)进一步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
- (四)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基层财力保障机制
- 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健全政府预算管理体系
- (一)继续深化全口径预算管理改革
- (二)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 (三)大力推进预算公开,建立透明预算制度
- (四)清理规范挂钩机制,优化财政资金配置结构
- (五)进一步完善国库支付制度和国库现金管理制度
- (六)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 (七)加快财政收支信息化系统建设
- 三、深入推进税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地方税体系
- (一)深化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路线图
- (二)增强税制累进性,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
- (三)减少税制扭曲,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 (四)完善地方税体系,增强地方政府收入能力
- (五)实施税收征管改革,提高征管效率
- (六)推进税制改革的配套改革措施
- 四、进一步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
- (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 (二)优化财政支出方式,完善支出定额标准体系
- (三)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考评
- (四)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 五、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 (一)建立地方政府债务控制机制
- (二)建立、健全地方债务管理制度体系
- (三)完善国债运行及国债余额管理制度
- 第四篇 风险防控和配套联动
- 一、财政风险的基本状况评价
- (一)地方债大幅增长,风险总体可控
- (二)地方政府性债务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三)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治本思路
- 二、财政风险防范体系的框架与要领
- (一)加快完善体制,消解地方不当举债的发生机制
- (二)治存量、控增量,建立阳光化地方债分类管理制度
- (三)以打造地方政府规范化的阳光融资体系为基本要领推进制度建设
- (四)建立健全“中央规制+市场约束”的地方债务风险管控机制
- 三、财税与其他改革协调推进
- (一)价税财改革联动
- (二)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
- (三)利用大数据建立完备的财税信息数据系统
- (四)积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五)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建立良性循环的土地财政模式
- (六)加快金融改革,与财税改革配套联动
- (七)建立应对国际财政政策协调的机制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浙江大学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创立于1984年5月,是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的国家一级出版社,承浙大几代学人“求是”“创新”精神,为一个拥有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和数字等各类出版资质,出版范围涵盖理工农医和人文社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年出版新书1500种以上的综合性出版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