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6千字
字数
1990-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文集共收入廖承志同志著作264篇,其中包括各种文、电168篇,书信56封,诗词40首。收入文集的著作,大部分是过去未曾公开发表过的。
内容简介
廖承志同志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优秀领导人。他出身革命家庭,从青少年时期起,就在孙中山、宋庆龄和父母亲廖仲恺、何香凝的教育影响下,投身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民族民主革命,参加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并在火和血的斗争洗礼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的道路。邓颖超同志曾亲笔题词:廖承志同志在中国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也经历严峻的考验,他始终是一个革命的乐观主义者。斗志不衰,工作不懈,是一个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坚定的伟大战士。
本书的编辑人员从收集到的大量文稿中,挑选出一部分在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工作领域有代表性的著作,编成这部文集。在文集的选辑中,力图反映出廖承志同志在工运、军事、统战、新闻、宣传、文艺、青年、侨务、外事、世界和平运动、中日友好以及港澳工作等方面的建树。
目录
- 版权信息
- 我的缧绁生涯(一九六九年六月二十一日)
- 中泰友好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一九七二年九月一日)
- 发展中日友好关系必须反对“一中一台”的政策(一九七二年九月十七日)
- 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中日两国人民长期共同奋斗的结果(一九七二年十月十六日)
- 在东京各界欢迎大会上的讲话 (一九七三年四月)
- 在日中友协(正统)全国大会上的讲话 (一九七三年四月二十一日)
- 在“日中友好议员联盟”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一九七三年四月二十四日)
- 欢迎池田大作先生访华(一九七四年五月三十一日)
- 周恩来和万隆会议(一九七七年一月)
- 努力搞好港澳地区的出版工作(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十三日)
- 落实党的侨务政策(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二十日)
- 批判所谓“海外关系”问题的反动谬论(一九七八年一月四日)
- 发展香港爱国电影事业(一九七八年一月三十一日)
- 爱国不分先后(一九七八年三月三日)
- 教诲铭心头 恩情重如山(一九七八年三月十一日)
- 关于外语教学的三点建议(一九七八年三月十三日)
- 在经亨颐先生骨灰安放仪式上的讲话(一九七八年四月十二日)
- 《司徒乔画集》再版序 (一九七八年五月三日)
- 在接待安置被越南驱赶回国难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九七八年五月八日)
- 做好安置归侨和旅游接待工作 (一九七八年六月六日)
- 办好暨南大学(一九七八年六月九日)
- 香港出版工作要从香港的实际出发 (一九七八年八月十九日)
- 饮水不忘掘井人(一九七八年八月二十八日)
- 在庆祝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招待会上的讲话 (一九七八年九月一日)
- 加紧培养外语人才(一九七八年九月二十七日)
- 在邓小平会见旅日华侨代表茶会上的讲话 (一九七八年十月二十五日)
- 认真落实党的侨务政策,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 全国侨务会议、第二次全国归侨代表大会闭幕词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 我的母亲和她的画(一九七九年一月二十五日)
- 统一祖国的历史巨流势不可挡(一九七九年二月二十八日)
- 悼念方方同志(一九七九年三月二十八日)
- 在上海会见归侨代表时的讲话 (一九七九年五月四日)
- 访问日本的收获(一九七九年五月二十一日)
- 中日友好之船访日代表团访日报告(一九七九年六月)
- 中岛健藏永垂不朽 (一九七九年六月二十七日)
- 忆徐冰同志 (一九七九年八月十日)
- 关于赴美进行心脏手术向党中央书记处的请示报告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
- 《中国风光》画册前言 (一九八○年二月四日)
- 欢迎鉴真和尚的真容回国(一九八○年四月)
- 不要用朴素的阶级感情代替党的政策 (一九八○年十二月十日)
- 深切怀念大平正芳先生 (一九八○年十二月十一日)
- 认真做好华裔专家的工作(一九八一年一月二十二日)
- 关于红中社和新华社一些情况的回忆 (一九八一年二月二十六日)
- 我的吊唁(一九八一年五月三十一日)
- 新时期港澳新闻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九八一年九月四日)
- 为实现祖国大统一而努力(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 加强对华侨历史的研究(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九日)
- 坚持“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 把我国的足球运动搞上去(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 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九八二年一月五日)
- 一定要落实台胞的政策 (一九八二年五月六日)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故居”揭幕典礼大会上的讲话 (一九八二年五月二十九日)
- 我的回忆(一九八二年五月二十九日)
- 对张文彬同志的评价问题(一九八二年六月四日)
- 我的童年(一九八二年七月十九日)
- 致蒋经国信(一九八二年七月二十四日)
- 《我在日本的青春》序 (一九八二年八月)
- 港人治港 繁荣香港(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二十日)
- 团结奋斗 振兴中华(一九八三年一月三日)
- 我们一定要收回香港(一九八三年一月十二日)
- 尊重和照顾归侨、侨眷知识分子(一九八三年四月二十八日)
- 《东江纵队史》序言 (一九八三年六月一日)
- ·书信·
- ·诗词·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始建于1921年9月1日,重建于1950年12月1日,是党和国家政治读物出版社,也是我国第一家著名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出版社。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的“人民出版社”社名,成为国家和各省级人民出版社最为显著的形象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