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期专题:科学普及问题政策研究。

内容简介

本期收录文章《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现实语境与未来走向》《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园区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新高地》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期文章
  • 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 序言
  • 浅析“科学家与科学普及”之若干问题
  • 完善科普法制体系 推进科普法治建设
  • 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现实语境与未来走向
  • 健全应急科普介入机制促进科技保障社会安全
  • 强化科技创新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 中国国家高新区的 30 年建设与新时代发展——纪念国家高新区建设 30 周年
  • 数字经济对中国经济增长和非农就业影响研究——基于投入占用产出模型
  • 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园区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新高地
  • 社会资金促进应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问题研究——以中国科学院为例
  • 着力实现海洋牧场建设的理念、装备、技术、管理现代化
  • 2017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获奖团队
  • 广西环江县科技扶贫研究与示范
  • 弹药安全生产智能工艺装备与预测控制系统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
  • 葡萄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推广
  • 红壤退化与修复长期研究促进东南丘陵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 中国科学院鹰潭红壤生态实验站
  • 中国科学院第 六届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 中国科学院鹰潭红壤生态实验站
  • 国家科学思想库核心媒体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5.0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回顾党百年辉煌历史,高瞻远瞩、举旗定向,让我心潮澎拜、倍感鼓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百年前的中国,温饱问题都得不到解决,现在的中国已实现小康;百年前的中国经济衰败,如今的中国可以在疫情期间实现经济正增长,如今的中国令人瞩目。这百年间的进步,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带领和奋斗。如今,正是推动中国发展的新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当要更加努力奋斗,发扬革命先辈的 “红色 " 精神,扬起时代风帆,去乘风破浪,描绘新中国的新蓝图!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国科学普及领域法律、制度建设的发展脉络、现状与成效

      我国科学普及领域法律、制度建设的发展脉络、现状与成效 20 世纪 90 年代初,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领域对科学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1991 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必须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1994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国家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下简称《科技进步法》)关于 “普及科学技术” 的总要求,制定专项法规和实施细则,加快科普工作立法的步伐,使科普工作尽快走上法治化、制度化的轨道 [2]。通过立法的方式保障科学技术的普及是我国新时期法治建设的一项重大成就,也是一项创举。200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将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纳入法治轨道。《科普法》以 “四科、两能力” 为战略基点;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科普工作的性质、内涵和方式,以及科普组织管理的职能定位,进而明确了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法律义务、责任和保障条件。《科普法》的主要内容为各地方和各部门开展科普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其立法理念和相应制度设计也成为部门科普法治建设和地方制定、修订科普法律法规的重要依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纷纷制定了地方科普条例或实施办法,同时对先期制定的科普条例进行了相应的修订。据统计,25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制定了相应的科普条例,山西省、辽宁省、浙江省、西藏自治区制定了《科普法》实施办法 [3]。《科普法》的颁行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科普法律、制度的建设水平,逐渐形成了以《科技进步法》《科普法》为基础,以部门科普领域立法为支撑,以国务院行政法规、地方性科普法规、规章、相关部门规章为补充的科普法律、制度、政策运行体系。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科学院院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的以战略与决策研究为主的科技智库类期刊,其定位为“国家科学思想库核心媒体”,是中国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点媒体平台。该刊重点刊登两院院士和科学家就我国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出的研究报告,以及对重要前沿及交叉学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的评述。以科学家深厚的科学积累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国家宏观战略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并更广泛、更有效地向社会和公众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