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在人生的力竭之处求助于哲学,“回归自我”即是最终的救赎。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两次哲学之旅的故事:一次发生在约翰·卡格的青年时期,19岁的他只身前往阿尔卑斯山,在群山间寻找尼采写下名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灵感之源;另一次则发生在17年后,人到中年的卡格已经为人夫、为人父,在截然不同的心境之下携妻女重上阿尔卑斯山,再度与尼采的困境与救赎相遇。

何为“超人”?如何“成为你自己”?这是尼采哲学中两个极为关键的命题,而本书作者卡格认为,这两个问题在某个层面上可以合二为一。“超人”是对平凡自我的超越,但实际上也正在“自我”之中;“自我”并非一个被动存在于某处等待我们去发现的事物,而是一个在不断积极变化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的形象。

攀登尼采,是攀登尼采走过的崎岖山峰,是攀登尼采哲学中的精奥之处,也是在攀登的姿态里叩响与尼采理想的共鸣,在人生无可避免的坠落处,找到那条回归自我的“超人”之路。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母山
  • 第一部分
  • 旅程的开始
  • 长久的伴侣
  • 末等人
  • 永恒轮回
  • 第二部分
  • 恋爱中的查拉图斯特拉
  • 在山中
  • 论谱系
  • 颓废与厌恶
  • 深渊大酒店
  • 第三部分
  • 瞧,这个人
  • 荒原狼
  • 成为你自己
  • 尾声 清晨的火光
  • 尼采生平与著作年表
  • 参考文献和延伸阅读
  • 译名对照表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精彩

    年輕哲學教授以親身追訪經歷解讀對話經典,輕鬆易讀而且深入淺出。『尼采在《偶像的黃昏》中這樣告訴他的讀者:“一切真正偉大的思想,都是在步行中成形的。” 而年輕的哲學學生自然會做出這樣簡單的推論:行走得越多越好。阿爾卑斯山間大多數難走的小路實際上根本不是路,只是由地上的溝痕和石塊的位置畫出來的一些似有還無的痕跡。在這裏,一個人可以意識到步行活動的隱藏本質 —— 往哪里走、怎麼走,都完全由你自己決定。“每個走在自己路上的靈魂都步伐堅定,” 愛默生在他的演講稿《智性的自然史》中這樣寫道,“而其他那些看不清自己道路的靈魂都對這一點感到震驚。” 這其中有種可怕的自由,而站穩自己的腳跟是很困難的,我漸漸發現了這一點。不過一旦你開始了徒步旅行,徹底停下來就變得極為困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与尼采同行

      这本书被翻译为攀登尼采,但我一度觉得要与尼采一起跌入深渊了。尼采和存在主义都让我觉得看的越多好像离深渊就更近,但好在作者最后把我拉了回来,这本书作为尼采思想入门很不错,对我的启发也很多。很高兴认识这本书。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