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61千字
字数
2025-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探究中国教育学科如何在现代大学建制并实现其制度化。
内容简介
全书从“教育学”类目在中国图书分类系统中的变迁、教育学科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制度化过程,以及大学附设教育研究机构的设置历程三个维度,考证历史事实,抓取教育学科建制之初及其发展过程的历史逻辑,勾画制度化的大节奏;通过个案,描写不同时期大节奏中的小侧面。以此呈现教育学科在中国的建制因由、过程、附着其中的历史问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 一 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
- 二 推进民国时期教育学科制度化研究的可能
- 三 本书主要内容
- 第一章 教育学科知识版图的形塑:20世纪上半叶教育学科在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变迁
- 一 新学书目中的“学制”、“学校”与“教育”
- 二 杜威十进分类法传入前国人对“教育”的分类尝试
- 三 清末各地图书馆的教育学科分类实践
- 四 杜威十进分类法影响下的图书分类中的教育学科
- 五 20世纪上半叶图书分类对教育学科知识版图的形塑
- 第二章 民国初年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系科的设置与更易
- 一 高师开办教育科的因缘
- 二 北高师教育专攻科的历史境遇
- 三 武昌高师的教育补修科与教育专修科
- 四 南高师的教育专修科
- 五 北高师的教育研究科
- 六 教育精神的更易:从赫尔巴特到杜威
- 第三章 与争议同行:教育学科在国立大学中的制度变迁
- 一 教育系科在国立大学的设置
- 二 “新教育”地位骤降:无宗旨的“新教育”受到各界批评
- 三 “师范大学制度”及大学中教育学科地位遭到质疑
- 四 《大学组织法》和《大学规程》颁行后的“教育学院”与“教育学系”
- 五 师范学院中的教育学系(1938—1949)
- 六 困扰教育学科制度的问题
- 第四章 教育学科人才培养的制度化:大学教育学系的课程设置变迁
- 一 选科制下的大学教育学系的课程设置问题——以几次调查为例
- 二 20世纪30年代教育部统制下各校大学教育学系的课程调整
- 三 “教育学系必修及选修科目表”的颁行
- 四 20世纪30—40年代教育学系常用教材
- 五 个案:国立北京大学教育学系的历史境遇(1924—1937)
- 第五章 未完成的教育研究机构的制度化
- 一 中央研究院教育研究所:始终未实现的“计划”
- 二 教育部的“中央教育研究所”亦未成立
- 三 20世纪30年代设置的大学教育研究机构
- 四 个案:北平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的历史境遇
- 五 1938年之后的师范研究所、教育研究所及教育学研究所
- 余论 无关“规训”的制度化
- 一 教育学科制度化的动力在培养师资的实践需要
- 二 “教育”还是“教育学”?
- 三 大学教育学系培养目标的“学”与“术”
- 四 “教育纷乱”并未因教育学科制度化而终止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