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保住、稳住市场主体就能确保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社会大局的总体稳定。

内容简介

本书以市场主体发展为研究主线,在总结我国市场主体不断壮大的历程、梳理我国在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改革举措、测评区域市场主体发展效益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调研问卷、地方营商环境改善案例分析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旨在推动我国市场主体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和增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根基和韧性,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稳健前行。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 第一章市场主体的内涵
  • 第一节 市场主体的概念
  • 第二节 市场主体的特征
  • 一 经济性
  • 二 营利性
  • 三 独立性
  • 四 平等性
  • 五 合法性
  • 第三节 市场主体的分类
  • 一 按照市场主体的所有制性质分类
  • 二 按照市场主体的隶属关系分类
  • 三 按照市场主体的组织形式分类
  • 四 按照市场主体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职能分类
  • 五 按照市场主体的规模分类
  • 第四节 市场主体的行业分类
  • 一 国际标准
  • 二 国内标准
  • 第五节 市场主体与市场的关系
  • 一 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政府管理本位
  • 二 以市场主体为主导的市场——市场主体本位
  • 第二章我国市场主体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7~1977年)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1年)
  •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期(1992~2012年)
  • 第五节 高质量发展跨越期(2013年至今)
  • 第三章我国市场主体商事制度改革进程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
  • 一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
  • 二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7~1977年)
  • 三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1年)
  • 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期(1992~2012年)
  • 五 高质量发展跨越期(2013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制度发展的成效分析
  • 一 注册类型从单一制到多样化,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 二 登记原则从审批制到准则制,赋予各类主体自主选择权
  • 三 法律法规从欠缺到健全,逐步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
  • 四 办理方式上从窗口到智能化,打造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
  • 五 办事成本从较高到基本免费,破除市场准入壁垒
  • 六 监管模式从运动式到常态化,开创市场监管新局面
  • 第四章营商环境评价分析
  • 第一节 营商环境的内涵和评价原则
  • 一 营商环境的内涵
  • 二 营商环境评价的原则
  • 第二节 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评价
  • 一 指标选取
  • 二 指标分类
  • 三 数据的获取
  • 四 评价体系的计算方法
  • 五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的特点
  • 第三节 世界经济论坛的营商环境评价
  • 一 指标选取
  • 二 评价体系的计算方法
  • 三 评价结果
  • 第四节 经济学人智库的营商环境评价
  • 一 指标选取
  • 二 评价结果
  • 第五节 基于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的中国营商环境变化分析
  • 一 总体表现
  • 二 各分项指标分析
  • 第五章市场主体发展效益水平测评分析
  • 第一节 市场主体发展效益水平模型构建
  • 一 指标选取
  • 二 模型构建
  • 三 数据来源
  • 四 数据处理
  • 五 测评结果分类
  • 第二节 区域市场主体发展效益水平测评分析
  • 一 1995年测评分析
  • 二 2000年测评分析
  • 三 2005年测评分析
  • 四 2010年测评分析
  • 五 2012年测评分析
  • 六 2015年测评分析
  • 七 2020年测评分析
  • 八 2022年测评分析
  • 第六章市场主体发展环境调查研究案例分析
  • 第一节 调查问卷之一:新注册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状况
  • 一 调查目的
  • 二 调查问卷设计
  • 三 结果分析
  • 第二节 调查问卷之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实施情况
  • 一 调查目的
  • 二 调查问卷设计
  • 三 结果分析
  • 第三节 调查问卷之三:市场主体发展活跃情况
  • 一 调查目的
  • 二 调查问卷设计
  • 三 结果分析
  • 第四节 调查问卷之四:营商环境及市场主体经营信心
  • 一 调查目的
  • 二 调查问卷设计
  • 三 结果分析
  • 第七章营商环境改善的地方行动
  • 第一节 山东省
  • 第二节 浙江省
  • 第三节 陕西省
  • 第四节 福建省
  • 第五节 四川省
  • 第六节 深圳市
  • 第七节 地方行动的经验启示
  • 第八章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政府部门层面
  • 一 持续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
  • 二 大力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 三 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夯实发展战略支撑
  • 四 全面推进数字化建设,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
  • 五 推进市场主体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创新现代化市场监管机制
  • 六 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营造高水平法治化营商环境
  • 第二节 企业层面
  • 一 健全和完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
  • 二 集聚创新要素强化企业创新能力
  • 三 培育和提升品牌意识和品牌价值观
  • 四 强化风险防控能力做好风险预警
  • 五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 第三节 个体工商户层面
  • 一 支持和鼓励新个体经济发展
  • 二 积极实施“个转企”工程
  • 三 提升个体工商户网络经营能力
  • 四 提高个体工商户知识产权运用能力
  • 五 对个体工商户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执法
  • 六 加强对个体工商户发展的监测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