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结合传世文本和出土文献,探讨早期中国怎样成为中国智慧和思想的源头活水。

内容简介

人们越是面对早期中国的世界观,面对众多子学家们创立的学派和学说,就越能感受到这一时代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创造性,越能感受到这一时代何以能够成为中国哲学、思想和文化的突破时代,何以能够成为中国智慧和思想的源头活水。

在新出土文献与传世文本相互印证的重要契机中,在深度视点和多种维度之下,由宇宙观、天下观和自我模式等构成的早期中国世界观得以立体性呈现。人们从中看到的是解释宇宙和万物起源的各种生成论与演变论,是期望人类和谐共同体和良好秩序的天下体系论,是塑造人成为一个完整的、真实的和充实的自我的人生智慧论。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前言
  • 上篇
  • 第一章 道家的宇宙观和人间观
  • 第一节 出土简帛文献的年代与自然宇宙观
  • 第二节 宇宙的开端、状态和生成过程
  • 第三节 万物的内面性及其活力:“物性”如何可能?
  • 第四节 “道”的“弱作用力”与万物的“自发性”
  • 第五节 自然的连续性:从宇宙到人间
  • 第二章 “自然”概念的源流和特性考论
  • 第一节 现实实体和物的世界:“自然”即万物和自然界
  • 第二节 事物原本或固有的特质:“自然”即人和万物的本性
  • 第三节 本体及其本性:“自然”与“气”、“道”和“佛”
  • 第四节 “自然”和道、理、数及偶然、必然、因缘
  • 第五节 非主使、非人为、非造作:“自然”即“莫为”
  • 第六节 万物的自主活动和自己造就:“自然”即“自成”
  • 第七节 规范、准则和境界:“自然”即“因任”、“自如”和“忘我”
  • 第三章 根源性永恒概念:老子的作为“道”的谓词的“恒”
  • 第一节 “道”之时间性:“道恒”的失忆及唤起
  • 第二节 道永恒和永恒的道:“道恒”和“恒道”
  • 第三节 与道合一:物恒久与道永恒
  • 第四章 早期道家“一”的概念演变余论
  • 第一节 “万物之始”和“执一无为”:《文子》中的“一”
  • 第二节 “有一而有气”和“以一度万”:《鹖冠子》中的“一”
  • 第三节 “造于太一”和“王者执一”:《吕氏春秋》中的“一”
  • 第五章 杨朱的“人本主义”伦理学
  • 第一节 人的权利和生命的价值
  • 第二节 什么是最好的生活、最大的快乐
  • 第三节 克服“殉名”和“殉物”
  • 第六章 “差异性”和“多样性”的世界:庄子的“物之不齐论”
  • 第一节 庄子的“差异性”世界图像
  • 第二节 万物为什么“不齐”:事物“差异性”的根据
  • 第三节 “以差观之”:事物的多样性和视点(“观”)
  • 第七章 “别宥”辨正:以尹文“别形名”学说为中心的检证
  • 第一节 “别宥”诠解之“定说”
  • 第二节 “别”“宥”之义和“别宥”另解
  • 第三节 “别宥”和“别海内”之“名分”
  • 第四节 “接万物”和“别宥”
  • 中篇
  • 第八章 什么最值得学习和知晓:论孔子的“学道”和“知道”
  • 第一节 什么最值得学习:“学道”
  • 第二节 什么最值得知晓:“知道”
  • 第三节 什么是孔子之“道”?
  • 第九章 孔子好《易》和追寻“德义”:以帛书“易传”类文本中的“子曰”之言为中心的考论
  • 第一节 晚年的孔子为什么好《易》?
  • 第二节 《易》的整体特性和“德义”“道义”
  • 第三节 《易》中卦辞的“德义”
  • 第四节 《易》中爻辞的“德义”
  • 第十章 孟子的伦理选择论:从“可欲”到“能”和“为”
  • 第一节 什么是“可欲的”?
  • 第二节 为什么是伦理选择?
  • 第三节 人的相似性和能力:“能”和“为”
  • 第四节 伦理实践和操练:灵修和践形
  • 第十一章 “自我”与“他者”的相与之道:儒家关系伦理的多重图像
  • 第一节 两个语境、文本与相与之道的表达
  • 第二节 “我”与“他”:人应该如何相互对待?
  • 第三节 “智者”的“相知之道”:“认识自己”与“认识他者”
  • 第四节 “仁者”的“相爱之道”:自爱、爱人和被爱
  • 第十二章 权力的正当性基础:早期儒家“民意论”的形态和构成
  • 第一节 权力的起源和目的:从君主“天设说”来看
  • 第二节 权力的运用与“合民意”(“得民心”)
  • 第三节 公众、上天和君王的协同性:从“民意”到“天意”和“君意”
  • 第四节 公众的意愿何在:什么构成了“民意”?
  • 第五节 政治后果承担及反抗权
  • 第十三章 “成就自身”的智慧:儒家的道德自主性和自我反思
  • 第一节 儒家成就自身的智慧:人的道德自主性和自我反思
  • 第二节 道德自主性和施于及勿施
  • 第三节 “反求诸己”和自我检证
  • 第四节 自我反思和无怨论、羞耻感
  • 下篇
  • 第十四章 圣创论的图像和形态:社会起源论的中国版本
  • 第一节 谁是和何以能够成为创建者?
  • 第二节 匮乏、强权和混乱的原初状态
  • 第三节 文明、政府和国家如何被创建?
  • 第四节 可识别性:对比中的“圣创论”
  • 第十五章 世界公正和协同信念:中国“天下主义”精神
  • 第一节 地理空间的广大性:天下和地上
  • 第二节 天下的“公共性”:共有和共享
  • 第三节 天下相爱和平等:从个人到族群
  • 第四节 天下和文化的共同性
  • 第五节 天下主义和“天道”“心同”“理同”
  • 第十六章 “心灵”概念图像的多样性:出土文献中的“心”之诸说
  • 第一节 心灵和意识的二重性:“心不胜心”和“心胜心”
  • 第二节 心志和操习:“心无定志”、“心有志”和“习”
  • 第三节 心的中心性和主动性:“心是谓中”和“心与天两”
  • 第四节 心的主体性和本真性:“心曰唯”、“中心”和“慎独”
  • 第十七章 “明同异”:中国古典语境中的多样性、差异性和共同性话语
  • 第一节 “心同”“理同”:世界中的“共同性”
  • 第二节 “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创造力
  • 第三节 “同异交得”:事物同异关系的互补和相成
  • 第四节 人的偏好和协同:“多元”与“共识”
  • 附录一 出土文献与早期中国思想新视野
  • 附录二 墨子的“互惠主义”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